Gomez-Mejia和Balkin(1992)最早探讨了高校绩效工资制度。芝加哥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球28个主要国家中,中国高校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排名垫底。张航等(2012)对某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学科研人员的调查分析发现,高校对于青年教学科研人员的奖励项目比例高但是形式单一、多样的薪酬分配方式比例低,他们提出应增加奖励项目,细分现有岗位津贴层级,合理拉开不同层次青年教学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提高多样化的薪酬分配方式比例,以激励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做出业绩。
李培根(2010)和熊丙奇(2011)认为,现行高校薪酬制度设计有其内在缺陷:鼓励科研的薪酬导向导致功利学术蔓延,致使教师们忙于创收。目前,我国高校薪酬制度设计的主要依据是2006年人事部、财政部推出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最大的特点是改变了高校人员的薪酬结构,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山鸣峰 等,2007)。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体系,是2006年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由于2006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主导价值取向是向高层次人才倾斜,使得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结构表现为陡峭型,内部收入差距较大(马君,山鸣峰,2013)。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大多采用平缓型薪酬结构,即不受个人绩效调控的薪酬模式,内部收入差距小(Heatheretal.,2012)。马君(2013)认为,目前我国高校薪酬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总体薪酬水平偏低;不同学科之间、不同资历教师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固定收入和弹性收入比例倒挂。(www.daowen.com)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知识员工的薪酬管理方面,包括:如何构建知识型员工薪酬体系(袁莉,马莉,2006;方阳春,姚先国,2007;赵书松,2012);如何通过薪酬绩效激励员工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行为(杨丽,2009;Llorens,Stazyk,2011;张娴初,王迎春,2012;张勇 等,2014)。目前,对国内高校科研人员薪酬体系的研究较少,大部分对高校科研人员薪酬的研究集中在对现有薪酬体系的分析(山鸣峰 等,2007;张航 等,2012)和国内外比较(Schomburg,Teichler,2011;柯文进,姜金秋,2014;刘娅,2017)等方面。而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激励要素是什么尚不明确,是否和企业知识员工创新激励要素相同,以及如何制定相应的薪酬模型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