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

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金融发展理论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逐渐代替了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极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的核心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利率政策、金融发展政策和信贷政策。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基础的传统金融发展理论中,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是外生的。

脱贫攻坚与数字普惠金融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农村金融理论开始由货币信用向金融转变,研究视角也从纯理性研究转向了实证研究,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转变,以金融发展理论为核心展开研究。金融发展理论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发展理论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逐渐代替了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主要理论前提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完全相反:它首先认为农村居民及贫困阶层是有储蓄能力的[32]。对各类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的研究表明,只要提供存款的机会,即使贫困地区的小农户也可以储蓄相当大规模的存款,由此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其次赞同麦金农(Ronard I.Mckinnon)和肖(Edward S.Shaw)的金融压抑理论,认为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运用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资金拥有较多的机会成本,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是理所当然的。农村金融市场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极力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市场的扭曲,特别强调利率的市场化。该理论认为,利息补贴应对补贴信贷活动的一系列缺陷负责,而利率自由化可以使农村金融中介机构能够补偿其经营成本。这样就可以要求它们像金融实体那样运行,承担适当的利润限额;利率自由化也可以鼓励金融中介机构有效地动员农村储蓄,这将使它们更加不依赖于外部的资金来源,同时使它们有责任去管理自己的资金。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的核心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利率政策、金融发展政策和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是指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干预,让市场供需决定利率水平,通过市场化的利率来真实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认为,市场化的农业贷款利率能够弥补农村金融机构的营运成本,可以有效动员农村储蓄而不过度依赖外部资金,同时,增加了农村金融中介对借款者的投资及还款能力有效监督的动力,还可以减少发放人情贷款和随意的决断。事实研究也表明,资金的成本并非借款者唯一考虑的因素,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是借款者考虑的主要因素,比如简化的申请程序和快速的支付方式等都将提高资金需求者借款的积极性。此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让实际利率维持较高水平,从而刺激储蓄和投资的增长;金融发展政策是指消除金融体系中的垄断,降低市场准入机制,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各类金融中介竞争,提高整个经济中资金配置效率和可贷资金数量;信贷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取消政府的指导性贷款,国家不对信贷资金的流动加以干预,将信贷配给政策转换为通过市场机制配置信贷资源。(www.daowen.com)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的政策含义基本符合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具有积极效果,但是金融市场化理论跟其他理论一样,有其自身的缺陷性。事实上,即使是贫困用户,也有储蓄需求,许多亚洲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存在储蓄机会和激励机制,大多数贫困者会进行储蓄。同时,通过利率自由化能否使小农户充分地得到正式金融市场的贷款,仍然是一个问题。自由化的利率可能会减少对信贷的总需求,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农户获得资金的状况,但高成本和缺少担保品,可能仍会使它们不能借到所期望的资金,所以,仍然需要政府的介入以照顾小农户的利益。Ahmed和Dale(1987)对低收入国家的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对于放款人和借款人来说都很高,而这些高昂的交易成本并没有使农村金融市场达到令人满意的效率水平[33]。因此,在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有适当的体制结构来管理信贷计划的话,对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市场的介入仍然是有道理的。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基础的传统金融发展理论中,金融中介体和金融市场是外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理论开始将金融发展置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形成了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对农村金融做出了更加精致的研究,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也受其影响,向农村内生金融理论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