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网金融促进支付模式创新

互联网金融促进支付模式创新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历史,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第一次出现的支付交易行为拉开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序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各国中央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票据与银行卡迅速兴起,成为了现金支付的有益补充,并与现金一同构成了传统支付体系的根基。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现金交易是一种较为低级的支付结算方式。

互联网金融促进支付模式创新

纵观历史,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第一次出现的支付交易行为拉开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序幕。从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到后来出现的贝壳珍珠金银币等,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对支付关系有了更高的要求,便捷的纸币逐渐成为支付的主要手段。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各国中央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支付清算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票据与银行卡迅速兴起,成为了现金支付的有益补充,并与现金一同构成了传统支付体系的根基。

(一)现金支付方式

1.现金的概念

广义概念上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符合现金定义的票证,而所谓符合现金定义的票证,一般是指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等票证;狭义层面上的现金仅指库存现金,包括人民币金和外币现金等。

现金支付是现代生活中人们非常熟悉的支付方式。现金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且现金的发行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在我国,中央政府通过立法等方式授予了中央银行货币发行与国库经理等职权。纸币区别于货币,其仅作为一种较为通行的货币形式,扮演着货币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角色,本身并没有被赋予价值尺度的职能。因此,现金公信力的核心在于其价值根植于国家信用。

2.现金的运作流程

“平等”是现金交易的核心原则,是撮合交易、获得认可、实现双赢的根本保障。买卖双方的信息均不需要向对方透露,包括交易双方的身份、诚信情况、交易目的等信息,因为现金本身是有效的,其价值是由发行机构加以保证的,而非由买卖的具体参与者认定。此外,便捷、高效、灵活等诸多优势也赋予了现金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可能性。同时,现金交易的流程较为简单一买方让出现金,获得商品或者服务;卖方出让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获得现金。由此可以看出,买卖双方交易目的可以通过现金与商品(或服务)的交换在短时间内实现。

当然,我们也需要重视现金交易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例如现金无法迎合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交易需求;大量现金的实时交易,不仅带来了便捷性的下降,更增加了交易的安全风险,增大了交易的额外成本。事实上,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现金交易是一种较为低级的支付结算方式。所以,人们希望通过提升支付效率创新支付手段等方式发展更加有效、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的交易支付工具。

(二)票据支付方式

1.票据的概念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法签发的、由自己或者要求他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价证券,即某些可以在部分交易结算支付过程中代替现金流通的有价证券或相关凭证的集合。广义层面上,票据是有价证券或者相关凭证的集合,包含有债券股票、国库券等;但从狭义的角度解读,票据实现了债权与信用的完美结合,社会信用与个人信用的逐渐完善奠定了债权转移的基础。遵从票据权利义务关系的界定,金钱实现了矢量流动,抹平债权债务,即出票人基于《票据法》的规定,承诺自己或委托他人无条件支付票据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在我国,票据即汇票,笼统意义上包含有银行汇票、商业汇票、支票、本票(即银行本票)等。

2.票据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票据的核心与本质即为债权物化。古罗马法最早定义了债的概念,东罗马帝国时期,基于债权的相对性原理,债权已经逐渐脱离了物权的束缚,可以在不同的自然人之间进行转移。

至16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时期。数千年的农业经济社会所决定的生产关系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开始有了新的需要;大航海时代的历史契机加上欧洲人长期以来的探索冒险精神,极大地开阔了世界的认知范围,在为欧洲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文化、经济、社会的交流。此时的欧洲,刚刚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洗礼,摆脱了教会对社会窒息般的控制与束缚,正式步入近代历史。随之而来的便是贸易与商业的日益繁华兴旺。经济学家称这一时期为“商业革命时期”。

在工商业活力被迅速释放的大背景下,金融业迅速崛起。票据,尤其是汇票在这一时期出现,并且有了较大的发展。此外,票据的转让、贴现定义了经济的信用化。票据的广泛应用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政府组建清算银行,完善国家经济的支付清算职能。

相比之下,中国的票据拥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票据出现在唐朝,这一时期出现的“帖”“书帖”“飞钱”等标志着我国票据历史的开端;北宋时期,为解决大额交易中金属货币存在的安全性低、运输成本高等难题,商人发明了“交子”和“会子”,第一次定义了本票;明末清初,票号(票庄、汇兑庄)伴随着市场交易的需求应运而生;清末民初,现代意义上的票据制度与票据理念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开始进入中国,我国的票据发展也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从中外汇票的产生历程可以看出,汇票产生的直接原因都是金属货币的短缺;而深层次根源都是信用,尤其是商业信用的发展。1929年,在综合借鉴参考了海牙国际会议的《统一票据规则》以及西方国家成熟的票据法规、理念以及操作方式的基础上,中华民国政府制定了我国历史上首部真正意义层面上的票据法规——《票据立法原则》。1949年之后,计划经济体制、金融领域的政策性管制以及决策层缺乏在支付领域的成熟经验等都严重制约了我国票据的发展,以至于在管制放松后,我国商业银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理不清票据的发展方向,政府部门也对票据业务的监管细则等问题左右为难、踌躇不前。转折出现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逐渐占据主流,经济形态与市场形态日益多元化,票据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同时,配套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特别是199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为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扫清了障碍。(www.daowen.com)

3.票据的运作流程

票据市场按照运作主体和具体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三级市场等三部分。

第一部分:一级市场,票据的发行市场(即承兑市场)。一级市场作为票据诞生的源头,不仅实现了票据的融资功能,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确定了票据的权利义务关系——给付对价关系或其他资金关系等。

第二部分:二级市场,票据的流通市场(即贴现市场)。古罗马法关于债权物化的阐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债权与物权的分离,债权可以脱离物权的束缚,实现市场化的自由流通,这为现代票据的流通交易做了法理上的注脚。二级市场的本质在于为票据提供了一个可以交易流转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票据当事人、投资机构、中介机构等参与其中。同时,货币政策央行干预、政府愿景、市场反馈、经济状况等因素都影响着票据二级市场。

第三部分:三级市场,票据的再贴现市场。商业银行会因其业务运作策略、发展目标、头寸情况以及流动性要求等诸多因素到央行再贴现窗口申请再贴现。在这里,央行在票据三级市场上的操作,一方面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缓解市场上可能存在的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票据的再贴现利率是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实现对货币政策的微观政策修正与宏观预期引导。

(三)银行卡支付方式

1.银行卡的概念

关于银行卡的定义,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金融领域的深入发展以及配套计算机技术、网络科技的突飞猛进,银行卡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能,其角色定位愈发广泛;此外,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现代产业发展与演变理论的影响下,“一站式服务”“体验式服务”等理念深入人心,银行卡与其他诸多领域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朗。所以,业界一直没有给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定义。这里,本文认为,广义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或专业发卡公司(发卡机构)向社会发行的具有信用透支、消费结算、转账支付、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凭证和支付工具。狭义的银行卡是特指由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银行卡既可由发卡机构独立发行,也可与其他机构或团体联合发行。到目前为止,银行卡支付是日常生产生活中最主要的支付方式。

银行卡主要分为信用卡借记卡两种。其中,信用卡主要分为两大类: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划分的标准是以是否需要向发卡银行预先交存备用金。其中,贷记卡允许持卡人透支消费,并在规定时间内补足金额。贷记卡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具有信用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准贷记卡不同于贷记卡之处就在于持卡人须先向发卡银行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借记卡按功能不同分为转账卡(含储蓄卡)、专用卡,与信用卡相比,借记卡并不具备透支功能。

2.我国银行卡业务的现状分析

2002年,以中国银联成立为标志,在政策利好的持续刺激以及产业各方的共同促进下,中国银行卡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辐射进一步深化,产业融合态势日趋明朗。同时,伴随着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支付环境的不断完善,居民新的消费习惯逐渐形成,银行卡在国民经济、社会民生中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2003年到2017年的14年间,中国银行卡产业在起点低、实力弱的基础上实现了包括发卡、受理、自主品牌创建、境外市场开拓、支付技术创新等在内的全方位、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最具潜力的新兴银行卡大国。

3.银行卡业务的运作流程

银行卡业务,即依托于银行卡业务平台,银行可以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诸如短期借贷、透支消费、结算、清算、支付等多个种类的服务,其中主要部分是由参与机构(这里是发卡银行和收单银行)在银行卡组织(例如中国银联、VISA、万事达等)提供的平台上向消费者和商户提供。因此,消费者、发卡银行、商户、收单银行以及银行卡组织都是银行卡产业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协同合作、创新进取,银行卡市场的运作网络日趋完善。进一步说,商户和收单银行组成了收单市场;发卡市场则由消费者和发卡银行组成,它们共同构成了银行卡市场的运作网络。

发卡机构和消费者构成了发卡市场。发卡机构在仔细核算收益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鼓励消费者使用银行卡消费,参与市场竞争,抢夺市场份额。而消费者则基于银行卡带来的安全、便捷等因素选择银行卡消费。银行卡组织的关键职能在于建立、运营、维护并进一步扩大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凭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信息传递、意见反馈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为会员提供信息交换、清算和结算、品牌搭建、风险控制等服务。收单机构和商户构成了收单市场。收单机构和商户达成合作关系:商户受理消费者刷卡消费,收单机构向商户提供相关设备,并负责设备维护以及承诺付款等。

从资金流方面来看,首先是消费者从开户银行获得银行卡,然后消费者在相关商户刷卡消费,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发卡机构将剩余资金支付给收单机构;接下来,收单机构将收到的资金扣除相应费用后,将剩余资金支付给商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