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保险行业也不例外,由此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模式——互联网保险。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保险界一般将互联网保险定义为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信息,实现网上投保、承保、保全和理赔等保险业务,完成保险产品的在线销售及服务,并通过第三方机构实现保险相关费用的电子支付等经营管理活动。
互联网保险以其优势颠覆了传统保险的经营和服务模式,为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发展互联网保险必然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必然性
1.传统保险行业面临的困境
传统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较差。长久以来,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口碑都较差,问题尤其集中在: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销售环节严重误导投保人、理赔困难等。这些问题给传统保险的线下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传统保险销售体系成本较高、利润较低。传统的保险营销分为直接营销和间接营销。直接营销方面,保险行业不得不付出大量的人工成本;间接营销方面,诚信问题使得保险代理人销售保险困境重重,而银行代销保险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势力,保险公司的话语权和议价权在逐步丧失,并且银行代销保险的佣金费用不断提高,造成保险行业利润不断降低。
产品单一,服务配套不完善。传统保险中的理财产品居多,脱离了保险风险保障的核心。保险公司以高收益率的理财险吸引了大量客户,但是在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理财险的高收益率能不能持续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在我国传统保险市场上,大型保险公司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中小型保险公司仅占有小部分市场份额。在近似于垄断的市场中,资源大部分掌握在大型保险公司手中,使得市场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并且容易造成保险行业缺乏创新机制,从而影响整个保险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健康发展。
消费群体变化。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80后”“90后”成为了网络消费的主体,而对于保险业务来说,传统的保险销售渠道受到限制,对这部分消费群体缺乏敏感度,不能覆盖这个消费群,以至无法拓展新的市场。
2.互联网保险的优势
降低运营成本。互联网可以帮助保险企业大大降低成本,成为普惠金融的最好助力工具,保险业将迎来廉价保险甚至免费保险时代。运用互联网营销保险,可以将整个保险的价值链的成本降低至40%左右。通过互联网营销保险,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甚至可能消除支付给代理人和经纪人的佣金,以至实现去中介化。运营成本降低,不仅使得保险公司增加盈利,还能降低各险种的投保费率,从而惠及消费者。
突破时空界限。通过互联网营销保险,保险公司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同时免去代理人和经纪人等中间环节,降低投保和理赔等环节的时间成本,使得规模经济更加突出。
增强互动性。通过网络自助服务,消费者能够迅速、便捷的得到保险公司的背景资料和具体险种的详细介绍;同时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自主性,可以降低传统营销方式给消费者带来误导的风险。消费者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不同保险公司的险种情况,对比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挑选最合适的公司投保,同时增强了保险公司和消费者的互动性。互动性的增强,拉近了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的距离,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增加获得客户资源的渠道。保险公司可以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或者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社会化营销,不仅能宣传品牌、推广产品,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获取客户的名单资源,有利于保险公司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推广。
(二)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历程考察
1.萌芽期(1997—2007年)
1997年底,中国第一个保险网站一互联网保险公司信息网诞生。并在当天帮助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签订了第一份网上保险单,标志着中国保险行业迈入了互联网的大门。2000年8月,太平洋保险公司和平安保险公司先后上线了自己的全国性网站。同年9月,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推出自己的全国性网站“泰康在线”等等。这一时期,市场环境和互联网技术还不成熟,网络购物还没兴起。
2.探索期(2008—2011年)
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促进了中国互联网的大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在政策上也加大了对互联网保险的扶持力度。2011年8月,为大力发展保险电子商务,推动电子保单以及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保监会颁布《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0年,淘宝保险商城上线;2011年,28家保险公司开始出售互联网保险产品。这一时期,技术日趋成熟加上政府的扶持,互联网保险进入快速发展期。
3.全面发展期(2012—2013年)
保险公司依托官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络金融超市等开展互联网业务。其中,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凭借其庞大的客户群、流量和信用等优势成为推动互联网保险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元年。这一年,互联网保险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3年“双十一”,寿险产品的总销售额超过6亿元,其中国华人寿的一款万能险产品在10分钟内就买出1亿元;生命人寿在当天8小时内销售总额破亿元。这一时期,网民数量的大规模增加以及网购的兴起,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各个险种的保费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4.爆发期(2014—)
在这一时期,不但B2B、B2C营销模式,而且O2O(online2offline)模式将得到普及。保险公司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精确分析,将会推出为消费者量身定做的险种,实现保险(诸如:车险、人身保险等)的定制化。随着移动互联技术(诸如Wi-Fi和4G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保险业务也将向移动终端拓展,保险网销成为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国家也给予互联网保险提供了政策支持。2014年12月,为规范互联网保险经营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保险业务健康持续发展,保监会颁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三)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www.daowen.com)
我国互联网保险进入了爆发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1.高速增长
2017年11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1—2016年的六年里,我国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124家,增长343%;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348亿元,六年间增幅总体达到7234%。
互联网保险的高速增长让人欣慰,但是互联网保险的占整个行业的比重和发达国家仍有巨大的差距。例如,2010年,英国车险和家财险网络营销的占比就分别达到47%和32%;日本车险网络营销占比达到41%等。同时,一系列市场问题伴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变革而日益凸显,规划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准入,培育市场体系,完善市场退出和风险处置制度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2.各险种发展水平低、不均衡且险种单一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17)的研究报告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互联网保险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各险种结构不均衡,险种比较单一,现阶段我国互联网保险主要以“低价值、低粘度、标准化”的产品为主。2016年的网络营销中,互联网人身险的占比是83%;互联网财产险占比是17%。互联网人身保险收入远远高于互联网财产险保费收入。
2016年,互联网人寿保险年度保费中的占比为83.1%,年金保费收入占比为13.8%,健康保险保费占比为1.8%,意外伤害保险占比为1.3%。
通过分析可知,占比相对较高的人寿保险属于刚需型保险;健康险不像理财险容易测度,涉及私密性、专业性以及个性化服务,并且需要后续的服务跟进,所以在网络上销售有一定的障碍;意外伤害险在国内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所以发展有限,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3.险企官网的保费规模占比逐年降低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保险基本形成了以官方网站、第三方平台以及中介代理(包括专业代理和兼业代理)的商业模式。从2016年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占比统计来看,首先官方网站的销售占比达18%;第三方平台占比为82%。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保险公司通过第三方平台实现的销售额逐年增长,是互联网保险的主要销售渠道。
(四)互联网保险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互联网保险不仅仅是利用互联网将传统保险行业的线下产品简单的搬到互联网上营销,而是将线下和线上的资源整合以及传统保险互联网化与基于互联网的保险创新的融合。
1.加强自身平台建设以及其他平台合作
保险公司要加强自身网络平台的建设,还要加强与第三方平台以及其他社交平台的合作。保险公司的官网要从过去单纯介绍公司和产品,发布新闻资讯的网站转变为能够提供营销和客服功能的综合平台,能够提供即时咨询、对产品的在线投保、自动审核、即时付费、在线取得保单、自助客服和理赔操作等服务,并能记录访问客户的相关情况,以实现公司对客户的关系维护和管理。
第三方平台有庞大的客户群、流量等优势,加强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能扩大营销渠道。继淘宝保险之后,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平台参与到互联网保险的市场中,同时保险公司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也推出了一些适合网络销售的保险品种。2013年6月,和讯网推出保险第三方平台;2014年2月17日,苏宁保险销售有限公司获批成立。各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保险业务,同时给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保险公司利用第三方平台基于互联网的特性开发出了一些创新型险种。例如2013年8月,安联财险和淘宝保险共同推出的“赏月险”,消费者反响积极,达到了预期的营运目标。
2.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
无论是传统的保险营销还是互联网保险营销,保险公司都积累了海量的客户数据,在大数据时代,保险公司可以根据积累的客户数据信息分析和计算,从而实现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个性化保险产品和服务。例如,在车险方面,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司机的开车习惯,他经常走的线路,以及司机的性格等等,将这些信息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计算,可以精确分析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司机要交的保费;同样在寿险方面,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过往病史、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等。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计算,可以确定在一定年限内投保人要交的保费。可以推测,未来互联网保险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数据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保险产品的定制化。
3.O2O模式得到普及
互联网使得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高效和便捷。同样地,互联网保险也要变得更高效、便捷。这催生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即线下咨询,线上交易。客户可以在官方网站上进行需求分析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客户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或者让保险经纪人上门为自己制定或修改保险计划,客户确定要购买后,进行扫码支付,完成最后的交易。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应的,为满足未来消费者的需求,保险公司也要转变产品的设计理念,保险产品要向保险的核心产品——保障性产品转变。
这种模式也强化了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使得保险公司培养更专业的团队以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4.移动终端得到应用
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中国移动网民的数量不断增加,潜在市场的规模在逐渐增大,保险公司向移动终端的投入也应该增大。之前在门户网站投放广告,未来可以投放到移动终端上,这样广大消费者会以更便捷的方式得到产品信息,推动互联网保险的在移动终端的社会化营销。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社会化营销,同时还可以获得海量的用户数据,使得保险公司更全面的掌握客户的需求,增加保险公司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促使服务更加社会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