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中介理论的挑战:创新发展研究

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中介理论的挑战:创新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减弱信息不对称传统金融中介(如银行)存在的重要原因在于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导致直接交易成本上升,为此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出现降低了交易费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所有交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交易中间环节大为减少,交易成本明显降低,市场存在趋近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可能性。

(一)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减弱信息不对称

传统金融中介(如银行)存在的重要原因在于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导致直接交易成本上升,为此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出现降低了交易费用。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资金供求方的信息可以随着征信制度和评估体系的逐步完善而得以对称起来,此时直接交易、去中介化成为可能。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闭路的、金字塔式结构。这表现为信息由A通过一定渠道传递给B1和B2,再由B1和B2对信息进行一定加工后传递给C和D,信息传递过程还可以继续延伸。由于信息传递是单向的,每一次传递过程都将损失或屏蔽一部分真实的信息,多层传递必然导致信息更大的“失真”,而且不同信息接收者所得到的信息都是局部的、排他的,无法实现信息共享。而银行存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信息的收集、过滤与筛选。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的传播形成了多向的、发散的和扁平式的网络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任何一个点都可以随时发出信息并获取信息,信息传递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信息完整度、保真度较高。同时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大为提高,信息的外部性增强,而且信息容量增大的同时也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的传播者被称为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

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就是传播信息,用最短的时间将信息传递给全世界。互联网的存在大大降低了信息获取的成本,因而降低了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互联网金融给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尽可能具有完全信息和公开透明的市场体制。(www.daowen.com)

从互联网金融在全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未来更有可能是一种互补关系,而非颠覆关系。尽管互联网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广泛、迅速,但并不能完全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传统金融的规模效应和专业优势依然占据主流,因此传统金融机构的地位不会动摇,互联网更有可能是一种对其有益的补充。

(二)互联网金融降低了交易成本

第一,在支付方式方面,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虽然资金的最后清算仍由银行完成,但是支付环节由于不再通过银行进行而大大优化:尤其是移动支付技术的出现,使得支付在时间与空间上不再受限,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处理零散的交易,既提高了支付效率,同时还带来更好的支付体验。

第二,在信息处理方面,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大数据和云存储、云计算技术作用于信息处理,打破了信息壁垒,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快速收集云量的客户信息,并进行精准的筛选分析,增加信用评级的可信度,降低信用评级的成本,减少交易的风险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客户不必四处奔波寻找交易渠道和对象,而且交易信息沟通充分、交易透明,定价完全市场化,可以实现最优交易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额外成本。

第三,在资源配置方面,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需双方的个人信息可以直接在网上发布,并通过一定程序实现自动搜寻与匹配,供需双方可以实现直接交易。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供求双方的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双边或多边交易可同时展开,信息充分透明,定价完全竞争,市场效率大为提高,交易的可能性边界被大大扩展,诸如中小企业融资难、个人投资渠道狭窄及民间高息借贷等问题都将得到有效缓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