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上文所述,老幼在刑事犯罪中享有诸多优待,这也落实在刑事司法实践过程中,如主使刘玉成等殴伤刘玉山身死且弃尸黄河的刘宦本应以“期亲殴杀侄”律科处“杖一百、徒三年”的刑罚处罚,但因其“年逾七旬,照例收赎”;[70]“高国俊因子忤逆,主使高随儿殴死”,但因其“年逾八十”,而“照律勿论”;[71]等等。不限于此,当老幼尤其是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幼童作为刑事被害人时,司法者往往会对犯罪人加大惩戒力度,如“大邑县民妇杨张氏因与周万全通奸”,而被邻居八岁幼孩李幺儿看见,杨氏将之勒毙灭口。在该案中乾隆认为杨氏所为“淫凶残忍,实出情理之外”,科处其斩立决。并且,他还制定新的条例,规定“嗣后有谋死幼孩,如年在十岁以上者,仍照向例办理;其在十岁以下者,即照此案问拟立决,以儆凶残而示惩创”。[72]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出于用法平允、司法公正的考虑,并不是所有的幼童犯罪都会因其年幼而受到优待。根据对《驳案汇编》中相关驳案的梳理可知,当幼童侵害幼童时,其司法优待会相对限缩,如“盐亭县刘縻子殴伤李子相身死一案”[73]即是这方面的体现。在该案中,九岁幼童刘縻子杀害李子相的行为,本因其年幼可以“议拟奏闻,取自上裁”,进而得到宽减。但是,由于他杀害的李子相也是九岁幼童,因此不允许对该案“声明双请”。为了更好地理解案情,特将驳案分解如下:
时间:嘉庆十四年(1779年)三月二十四日推倒
地点:四川
被告人:刘縻子
被害人:李子相(www.daowen.com)
案情:九岁幼童刘縻子首次向同为九岁的李子相索取葫豆,李子相给其一颗。刘縻子再次索取,李子相不愿给予而致互相詈骂殴斗,李子相被推倒跌伤而致伤重身死,“刘縻子与李子相年俱九岁,素识无嫌。乾隆四十三年四月二十日,均在河坝牧羊。李子相扯取自己地内葫豆令李润用火烧食。刘縻子见而相讨,李润给斗一颗。刘縻子复向讨取,李子相不给,出言詈骂。刘縻子回詈,李子相手推刘縻子胸膛。刘縻子用拳回殴李子相左肋,推跌倒地,被石垫伤右腰眼,旋即殒命”。
判决依据与结果:1.根据检验文书及刘縻子等人的供述,四川总督文綬依“斗殴杀人”律科处刘縻子绞监候。但考虑到刘縻子年仅九岁,遂依法将之上奏,声请皇帝定夺。该审拟意见得到刑部的认可,且据此奏请皇帝将刘縻子减等科处,“报验履审,供认不讳。究系衅起一时,并无谋故别情,……刘縻子合依‘斗殴杀人者,不问手足、他物、金刃,并绞监候’律应拟绞监候,秋后处决。再查《名例》内载‘十岁以下犯杀人应死者,议拟奏闻,取自上裁’等语,此案刘縻子年仅九岁,……查与声请之例相符,相应照例奏闻,恭候钦定。倘蒙圣恩准其减等,臣部行文川督将该犯杖一百、流三千里。照律收赎。仍追埋葬银二十两给付尸亲”。[74]
2.因刘縻子与李子相年岁相当,且其理屈而凶悍,乾隆皇帝不主张为之减等科罚,“刑部进呈‘殴伤李子相身死之刘縻子拟绞监候,声明年仅九岁,可否减等,请旨’一本,固属照例办理。但所指十岁以下犯杀人应死者或系被杀之人较伊年长,强弱不同,如丁乞三仔之案自可量从末减。今刘縻子所殴之李子相同系九岁,且刘縻子因索讨葫豆不给,致将李子相殴跌,其理亦曲,若第因其年幼辄行免死,岂为情法之平?况九龄幼童即能殴毙人命,其赋性凶悍可知,尤不宜遽为矜宥。向因戏杀之案,曾谕令刑部将该犯监禁数年,再议减等,以消其桀骜不驯之气。此等幼童自当仿照办理。且拟以绞监候,原不入于‘情实’,数年后仍可减等,何必亟于宽贷乎?嗣后遇有十岁以下殴毙之案,如死者长于该犯四岁以上者,仍照例声明双请。若所长止三岁以下,则年齿相若,不得谓死者之恃长欺凌。或齿小者转较性暴力强,亦情事所有,纵不令其实抵而监禁数年,亦不为过”。[75]
3.在乾隆圣旨定夺的基础上,同时参考雍正十年刑部议复丁乞三仔殴死丁狗仔一案,刑部制定了新的条例,并在此基础上科处刘縻子绞监候,类似案件也不得奏请皇帝,“伏查《名例律》载‘十岁以下犯杀人应死,议拟奏闻,取自上裁’等语,又雍正十年臣部议复丁乞三仔殴死丁狗仔一案,钦奉旨‘以丁乞三仔年仅十四,为己死丁狗仔欺凌,拾土回掷,适伤殒命。丁乞三仔情有可原,从宽减等发落。’钦遵在案,嗣于乾隆十年定例:‘十五岁以下杀人之犯,声明实与丁乞三仔情罪相等者,方准援照,声请同行。’……应请‘嗣后十岁以下斗殴毙命之案,如死者长于该犯四岁以上,准其依律声明;若所长止三岁以下,一例拟绞监候,不得概行双请。至十五岁以下被长欺侮殴毙人命之案,并请确查死者年岁亦系长于凶犯四岁以上,而又理曲或系无心戏杀者,方准照丁乞三仔之例。恭候钦定。’如此明立条例,庶可戢童年暴戾之气,而不致以姑息滋患矣。……即改照奏定之例,将刘縻子斗殴杀人律,拟绞监候,秋后处决,毋庸声明双请等因”。[7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