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经中国9个省区,“宁夏是唯一全域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因黄河而名、因黄河而盛、因黄河而富”[3]。黄河从中卫市南长滩的翠柳沟进入宁夏,又从石嘴山市头道坎的麻黄沟流向内蒙古,全长达到397公里。历史上,黄河上中游地区在享受着黄河水利之泽的同时,也饱受着黄河水患之苦,唯独宁夏平原只享其利,而未受其害。因此,就有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清中期更得“宁夏富庶甲于秦陇”[4]之誉。
晚唐诗人韦蟾在《送卢潘尚书之灵武》的首联中写道:“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这两句诗透露出两个重要历史信息:一是宁夏平原得“守护山”贺兰山的庇佑,是一道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不仅削弱了西伯利亚高压冷气流,还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侵。早在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就动员军民在贺兰山下修建了果园成(城)(今灵武市境内,古称灵州),此时当地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四周的戈壁大漠形成了鲜明对比。二是“塞北江南”的“旧有名”到底“名”于何时?南北朝时期,北周在淮南之战中打败了南陈将军吴明彻,遂将俘虏的三万士兵迁往灵州屯垦戍边,南陈都城为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因此,他们带来了江南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灵州农耕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快就造就了一个新的鱼米之乡,“塞北江南”[5]也由此得名。颔联的“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形象地描写了古灵州人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状态,以及当地驻军的精神面貌。“水木”的意思是渠水浇灌着农田,树木围绕着千家万户,红色大门被绿树掩映着,呈现了一个和谐安宁的“塞北江南”生活景象。
宁夏段尽管处于黄河上中游,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夏的黄河水运一度发展到最盛时期,两岸有仁存、横城、青铜峡、田家滩南、石嘴子等大大小小渡口近百处,尤其是闻名遐迩的黄沙古渡更是成为诗人笔下喜爱的题材。1697年,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亲征噶尔丹返京时,从黄沙古渡乘船走水路,面对滔滔黄河水,诗兴大发,随作七言绝句《横城堡渡黄河》:“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惟此分渠利赖多。”[6]此时,康熙历经数月巡阅边塞,可谓身心皆惫,在黄沙古渡处忽见平远开阔的黄河两岸,顿时心旷神怡,身心之倦如同云开雾散,他以描写黄沙古渡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来赞颂当地兵农开渠种田资以为利的壮举。后来,黄沙古渡因天子在此渡河,被誉为“天下第一渡”。20世纪70年代青铜峡大坝建成后,由于未设计船闸,宁夏水运事业才逐步衰落,黄沙古渡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繁荣,成为历史记忆。(www.daowen.com)
湖,是宁夏平原上另一道迷人的风景,尤其是首府银川被称为“塞上湖城”,尽管这一美誉是当代人的智慧贡献,但是古代文献和诗歌中关于宁夏湖泊的记述很多,如《乾隆宁夏府志》记载:“唐渠东畔,多潴水为湖,俗以其相连属,曰‘连湖’,亦曰‘莲湖’。在邵刚、李俊二堡间者最大,周环数十里,不生葭菼(芦荻),而水深多鱼。澄泓一碧,山光倒影,远树层匝。时有轻舠出没烟波中,过者淼然动江乡之思。”[7]从此记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当时银川大地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融的美好景象。但随着银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很多湖泊出现了枯竭、干涸甚至消失的现象。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政府对全市水系的大力整治建设,很多消失的湖泊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银川市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全面恢复。湖在宁夏人眼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地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宁夏平原,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66.9—647.3毫米。因为有了湖,宁夏呈现给世人的就是另一番“江南气象”了,所以历代诗人从来不惜笔墨赞美宁夏的湖,尤其是以“宁夏八景”之一的“连湖渔歌”为题创作的诗歌就多达十余首。如清代宁夏诗人张映梓创作的五言绝句:“缘村树色青,半坡山影绿。向晚听渔歌,沧浪幽思足。”而清代宁夏文人王三杰的《连湖渔歌》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七言律诗。首联“澄波渺渺平湖里,一曲渔歌隔烟水”,颇有唐代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朦胧之境。颔联“浮鸥作伴自相亲,山翠扑人真可喜”和颈联“有时罢钓不系舟,便枕渔蓑清昼眠”四句,则呈现了一个更加自然舒展、淳朴和谐的“塞北江南”的湖光山色。尾联“那知塞北江南地,总是芦花明月天”,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风物的热忱与挚爱,正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