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河文化特征与发展研究

黄河文化特征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夏文明属于大河文明,中华文化属于黄河文化。黄河文化与黄河文明一样,它是相较于其他文化模式而给出的一个地域性概念。要弄清黄河文化的要义,必须要把黄河文化放在一个大的共时态中作横向比较,同时还要放在一个长的历时态中作纵向比较,才能搞清楚黄河文化的独特所在。在历时态的维度考察黄河文化,在经历的人类三个大文明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各不相同。

黄河文化特征与发展研究

华夏文明属于大河文明,中华文化属于黄河文化。自古以来,黄河水滋养着宁夏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今天仍在造福宁夏各族人民。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和黄河文化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内涵丰富,为我们正确理解、认识和研究黄河文化,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要挖掘黄河文化的当代精神价值和意义,要做好黄河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工作,首先,我们要厘清什么是黄河文化这一概念。

黄河文化与黄河文明一样,它是相较于其他文化模式而给出的一个地域性概念。虽然在更宽广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文化与文明看作是一回事,它们都是与自然的存在相对立的人的精神创造。但在更为严谨的学术层面上,文化与文明还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的。文明指向更多的是人活动的外在结果,而文化则更多的指向人内在的生存方式。文明是外显的,而文化是内隐的。文明是有形的、可感的表现形式,而文化则是无形的、内在的、机理性的存在。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不同。人们可感和接触并直接面对的往往是一些文明形态,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支撑这些文明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则是内化其中的活生生的文明模式和文化精神。因此,可以这样说,文化是根植于文明形态中的灵魂。华夏文明的精魂就是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灌注、孕育和演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同时,还塑造并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在从古到今的社会实践中所承载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所生发的民族智慧,所凝结的民族精魂的集中体现。(www.daowen.com)

要弄清黄河文化的要义,必须要把黄河文化放在一个大的共时态中作横向比较,同时还要放在一个长的历时态中作纵向比较,才能搞清楚黄河文化的独特所在。

在共时态的文化考察中,黄河文化,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文化,在与世界其他大河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黄河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诚如雅斯贝尔斯所说,他把公元前800年到公元200年这之间的一千年视作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他看来,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多能够影响人类社会精神世界的思想巨人,他们来自于黄河流域、恒河流域和尼罗河以及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使人类几种主要的文化精神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分别奠基,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它们是古代中国文化(黄河文化)、雅利安印度河文化和西方文明的古代文化。他以为,由于轴心期三个地区文化精神觉醒的深刻程度不同,因此,它们所形成的文化精神特质也并不一样。在西方,后来形成的是具有启蒙理性的、具有极大历史感的文化精神,而相较于西方,东方的中国和印度则受自然主义文化模式观念的缠滞,“总是在延续它们自己的过去时”。中国近代学者梁漱溟在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也指出,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而“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在历时态的维度考察黄河文化,在经历的人类三个大文明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各不相同。在原始文明阶段,由于人们尚处于原始的蒙昧状态,因此,神话、巫术和图腾就构成了他们泛神主义的直觉文化模式。在农业文明阶段,经过一定的农业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常识,形成了一定的习俗,因此,这一阶段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主导的文化模式就占主导地位。到了工业文明阶段,以知识和科技信息为主要要素的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黄河文化作为农业文明的内核和精魂,那它肯定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自然主义经济生产方式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因其传统的农业特性、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社会以及与传统儒学的“紧密抱合”,从而形成一种超稳定的内部结构,因此,它具有天然的保守性、中和、自为、敦实、内敛等特点。在伦理上具有宗法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