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川沙杨君墓志铭,清代沈信卿先生文集

江苏川沙杨君墓志铭,清代沈信卿先生文集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故川沙杨君墓志铭君讳斯盛,字锦春,杨姓,江苏之川沙人,业工于上海;曾祖开第,祖裕安,父德昌。或訾为狂、为中蛊,而君志弥笃不少却。君议修筑海塘,以工代账[赈],既倡捐巨金,则持册讽同业曰,输金多者例首列,雅不愿公等名后予也,不且力迫募集者又数万。其葬也,吴县沈恩孚志其墓而为之铭。君以清道光三十年庚戌九月二十七日生,宣统二年庚戌九月六日卒,年六十有一。祖沣及及适王、适胡二女早卒。

江苏川沙杨君墓志铭,清代沈信卿先生文集

清胡君墓志铭

君讳泰,字阶平,胡氏,元和人,候选州同。上世居安徽之休宁,君之曾祖曰正熹者懋迁来江苏,始隶今籍。祖嘉福,父文镛,均泊于荣利,仍其先业。君幼沖读书了大义,甫十龄即解算数,以贫弁章句。性外和内严,自少壮迄衰老,为人营赀财无少苟。赭寇之薄省垣,君侍其父司质库于外邑,共事者相惊以寇至,急趋其家,独君父子守弗去。寇烽及门,犹挟所藏返所主,乃驰间道归,其律己以人之所难而忠于为人类如此。洎君之子祥通籍,则人有口诵前事着[者],谓君抱义,若鸡伏雏,宜昌其后也。余交祥稔,且为甲午乡举同岁,岁时拜君所居,伯呼君,弟呼祥。而君亦以家人遇余,故略能道君生平。

君以光绪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终于上海寓所,春秋六十有三,其明年十一月十日归葬于吴县三都一图西律字圩西碧山之麓寿星坞。配程氏,子三,祥其长也,戊戌进士,户部山东司主事,以覃恩封君朝议大夫,配太恭人;次祥权、祥淦,殇;女一,未字卒;女孙四。

铭曰:

吴山之苍苍兮,君灵之所游。鸾栖而凤吟兮,维高原之松楸。胎奇孕秀兮,君之幽。

清故川沙杨君墓志铭

君讳斯盛,字锦春,杨姓,江苏之川沙人,业工于上海;曾祖开第,祖裕安,父德昌。君早失怙恃,窘于学费,乃习圬,自故里青墩镇转徙入上海境,时为人解难,所至魁其曹。年三十余,少少有所蓄,即醉心慈善业。晚年累金约三十万,念徒养不如教,毅然割家财三之二,延当代通人规画乡土教育事,以弥少年失学之憾。光绪甲辰设广明小学于上海公共租界,其明年增设广明师范讲习所,又明年在六里桥建浦东中学及附属高等小学、第一附属初等小学。开校之日,揭勤、朴二字为校训,戒子孙毋许涉校务,举校董十人主之。或訾为狂、为中蛊,而君志弥笃不少却。尝谓我国患贫弱极矣,惟教育为救国第一义,吾起家寒微,辛劳所储,差足温饱,顾亦国民之一也,此区区赀产,以贻子孙,则贤者损智,愚者益过;以建学培才,则公众食其福,而子孙与被泽焉。

於乎,吾数千年来盲晦之中国,锢于家族主义,浸成悭吝褊小之风俗,所保存者私财之毫末,而大地菁华坐视列强之水陆轮转以去,其利害固灼然。君独以天资锐敏,一跃而入国家主义,斯真人杰哉。

君貌癯若不胜衣,与人交恂恂如也,而勇于赴义,心雄万夫。乙巳之秋,滨海大风潮,淹居民无算。君议修筑海塘,以工代账[赈],既倡捐巨金,则持册讽同业曰,输金多者例首列,雅不愿公等名后予也,不且力迫募集者又数万。一日大宴同业,筹立土木业公所,励以设学,会喘疾剧,且喘且语且呕血,同业感奋,开办金立集。丙午冬,浦东绅董设路政局,抽渡捐以筑路,众怒腾沸,聚数千人毁捐局,波及诸董屋。官督兵至,则破官舆,将抗兵。君自六里桥别墅闻警,飞舆往,登高阜挥众使退。众谓杨君命我矣,夫何言,哄而散。翌日君开宣讲所,大集乡民,责以无状;议止渡捐,而自筑洋泾、陆家渡诸路,以惠行人。众意大解。其诚能动物类如此,所成就公益事,若筑南码头至艾家坟石道,若改造严家桥,若助建上海南市医院,若以横沙田纳题桥市课勤院,皆其著者。置宗祠田,以租入备族子弟就学;嫂二,弟一,咸给养老金;付子孙者才十一,训以无男女必入学而已。

君不多识字,仅谙浅近文义,而能英语,博交欧美人,善英人阿尔摩思。阿有道人也,君交阿二十九年,事之大者,无不咨以行。其挚友黄君炎培云然,以为君轻财尚公德,盖善师西人之长焉。黄君又云,君无疾方遽色,出入进退有常,处衣履必整洁,论事先沉思,思定则断,无少凝滞;富记忆力,道数十年前事不爽;善综核,于企业之计画精确无伦比,囊无储钱,日有所需,取之守藏者,一一笔之;与人约不失时,从善如流,疾恶如仇,遇士流敬礼倍至,多曲恕;又绝爱才,或商或工,有一艺长,辄投之赀,俾有所营以自见,故人乐为用。

君以咸丰元年辛亥十二月十二日生,以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四月三十日殁,年五十有八。妻赵,继妻张;子一,鑫;孙三,永、新、顺,顺早殇。以宣统二年庚戌十二月二十日吉时葬君于上海高昌乡二十四保十四图某字圩。

方君之毁家兴学也,今学部尚书唐公景崇任江苏学政,莅校大叹赏,亡何或自京师驰书索行历,谓将请于朝给优奖。君哑然曰,吾兴学以市奖乎,不之应。而唐公卒奏奖之。葬之前数月,江苏巡抚程公德全奏请付国史馆立传。其葬也,吴县沈恩孚志其墓而为之铭。

铭曰:

窅乎杨君之藏,如君者什而八九,何孱国之不可强。吁,寂寥其寡俦兮,浙之叶兮苏之杨。

清故上海林君墓志铭

林君讳曾赍,字景周,江苏上海人;曾祖光照,祖熙,本生祖曜,父炳魁。君少有闻于时,内行纯笃,其涉世在和介闲[间],以邑诸生服地方公务,数十年如一日。晚颇悦禅,而未尝厌世事,于时贤所设施时有纠正,议革旧俗主渐进,故中流以下士多服从之。其被选城议事会议员也,尝谓家人曰,吾亦市民之一耳,举吾议员者,期吾为地方福;吾不敢假团体力以压市民也。其知道之言欤。

君以清道光三十年庚戌九月二十七日生,宣统二年庚戌九月六日卒,年六十有一。配吴县沈氏恩孚姊也。子三:长祖沣,娶童,继娶黄,继娶汪;次祖溍,娶陈,继娶潘;次祖澂,娶杨。女三:长适叶尔松;次适王式垚;次适胡宗僖,均同县人。祖沣及及适王、适胡二女早卒。孙三:之瑗,之琨,之瓒;女孙四。

铭曰:

君之族兮振振,君之性兮外执义而内敦任。弗显厥身,以昌其后人。

故海门季君墓志铭

君季姓,讳廷槐,字植三,江苏海门人;曾祖某,祖某,父某,本生父某,世兼耕读。君幼入塾,聪颖逾常儿,稍长苦学能文,以奉母故不远游,力田之暇,课业不辍,且授徒于乡,教学日相长也。邑以濒海,夙产棉,岁庚寅丰收值贱,奉母命买帆舟渡江市棉常熟、苏州间,获厚赀以归,乃业木材,盖儒而农而商矣。母殁,族有乘丧攘产者,旁观咸不平。君重礼轻财,无芥于胸,而境日窘。顾心饫新教育,诏儿辈学以为国,毋忧贫,费或不继,则称贷以维持之。性沉默恬澹,非公事不入官署,乡人感其诚,有纷难辄就质于门,座常满,君排解之,则悦服而去,不决始讼之官。官判与君言或差异,乡人必曰季先生曾若何云云也。二年七月之变,平邑几兴党狱,所在骚然。君虑株连非地方福,盾以公论,获全无算。会中央令撤自治团体,县知事徵为邑治市董事,凡所擘画,不以费绌自馁,若学务,若烟禁,若稽查户口,若修治桥梁,维日孜孜,急公如私,故自治之名义废,而精神不衰。任事仅数月,竟以积劳染时疫殁。

君生于清同治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殁于民国三年八月三日,年五十有三,以四年某月某日葬于新开港李家宅前新莹[茔]。配某氏,子三:新益、新民、新德。新益前署江苏实业司长,尝共恩孚服公务久,以行状乞铭,不敢辞。

铭曰:

末俗之营营兮求获而不耕,君朂子以劬学而昌其家声。丁国体之变更兮,谓一蹴而跻文明,胡革新之初基,乃摧残于党争。君起扶善类而冠不及缨,维一木之能支兮为梓桑之光荣。嗟世事之不恒,感吉人之凋零。松柏青青兮,妥君之灵;茁兰兮充庭,嗣君之令名。

清故上海赵君墓志铭

中华民国四年之冬,上海赵鸿藻、鸿钧将以越岁之一月某日,葬其父于县之北乡北新泾二十九保六图元字圩。鸿藻既以状来谒,乞志其墓,鸿钧复自湖南介予从子有林驰书以请,乃按其状而为之志曰:

君讳云龙,字余斋,赵姓,世居江苏之上海;曾祖某,祖某,父某。君幼遭寇乱,家产荡析,辍读而服贾,营米、棉二业,所入不足供事蓄。于是慨然远游,应某公勘矿安徽之聘,周历崎岖,风雨不倦,同行者钦畏之。在清光绪之壬午,以赀叙布政使司理问衔,加三级,封五品,累解云南军饷,以边防出力,加五品衔,赏蓝翎。嗣服鹾务于淮扬间,父病,归侍汤药,衣不解带者三阅月。丁父忧,衔悲内伤,气结成块,奉母以居垂十年。

戊子筹募山东赈,活人无算。壬辰以县丞指分广东,署常镇道蔡观察钧调赴镇江,委办洋务,兼带巡勇及督理清道各事。君于交涉夙所研究,措施悉当,吏民交口颂,叙劳以知县用。吕观察海寰继任,深器之,留原差。丙申蔡观察督办金陵掣验局,调随局差遣,徐侍郎某又委押充功盐,以母老陈情归省。母朂以为公宣力,勿急乌私,乃行。丁母忧,服阕,蔡观察移任苏松太道,委办洋务。徐侍郎以全权大臣驻韩,又委驻沪采办,以子鸿藻晋封四品。

君虚中好问,乐取人善,服官十载,囊无私钱。与人交心如坦地,谓宁人负我,我不负人,未尝道人短,人有过必忠告,为人谋必忠。俭于其家而好施与,有以缓急告者,必尽力以应。族之寡孤生养死敛,赒恤备至。卑幼或不率教,辄严词厉色,不少假借,而提挈扶持甚周。以是戚族子姓咸共敬惮,而心悦服之。(www.daowen.com)

君以清咸丰二年壬子十二月六日生,以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二月七日殁,年五十有六。配钱,封恭人。子二:鸿藻,清累官通判;鸿钧,以生员毕业于上海广方言馆南洋公学,今任湖南某校教员。女一,殇。

铭曰:

世皆非獧而非狂,又谓中行不可望,夫孰见其有所不为,夫孰见其进取而皇皇。惟君黾勉于自立兮,岂贵官而薄商,不苟一日之安兮,独劬劳以为常,将蓄德以肥家兮,若累土而成高岗。穹乎其隆起,视君之藏。

胡君墓志铭

君讳光墉,胡姓,雪帆其字,江苏嘉定人。先世系出宋文[安]定公后,明时由徽州迁太仓,又迁嘉定。分支始祖讳廷相,高祖讳履端,曾祖讳起凤,行谊见邑志孝义传,祖讳澂,父讳敬曾。君幼而聪颖,年十八补邑诸生,以事父不远游。父病肝,尝刲臂杂糜以进,遂瘳。洎父殁,哀毁逾常人。其葬父也,躬亲畚臿,至下穴槌击,闻者嗟叹。

性廉慎精勤,以襄理平粜为邑耆宿所器重,自是与闻邑政,历董存仁、育婴、清节、积谷、教育款产事,剔除积弊,公私之界厘然。督浚东北乡各河,遘岁歉,以工拯,省耗节时,妇孺交颂。其浚北横沥,车伤肩;浚新泾,以劬咯血。赴事弥勇,口不言疲,先后司地方财政几二十年,迄未支公费,而计划详密,无毫发苟。

君宽和平坦,外圆内方,排解纷难无德色,遇横逆泰然受,干以非义则拒之峻,因公抗争侃如也,退而淡忘,不损交谊。尝谓人或负我,我终不负人。治家主俭约,但蓄花木自怡。既建安定支祠城西区,乃营古花楼其北,复曾祖旧业,承先志也。楼成,将奉母娱老,而母殁,竟以忧病疽卒。综君生平,事亲孝,为人谋忠,服公务任劳怨,能浃人以诚。其寻常善行,若恤孤寡、周贫乏类时俗所优为弗志,志其可风世者。

君生于清同治五年十一月六日,卒于中华民国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年五十有四,以九年二月二日葬支祠东。配同邑赵。子三:长保良,娶宝山金;次保祥,余次女婿也;次保恒。女二:长保玉,适同邑印;次保厹。孙男二:世鸾,保良出;世骧,保祥出。孙女一,世燕,保良出。

铭曰:

万众芸芸同归邱坟,或食弱之肉以肥其身,或荣于枝叶而弗沃其根,唯君之庸德庸言宜昌儿若孙。

杨夫人沈太君墓志铭

太君江苏海门沈处士讳耕扬女,杨太翁讳益明室也。年十八归太翁,相夫以俭勤,妇德著于乡里。太翁之卒在逊清光绪三十三年,太君主家政,常朂子以友爱。晚年以子锦龙经商富,谆谆谕以赒恤贫乏,且谓家既丰,则宜兴实业以赡民生。闻者服其有远识。

太君以新纪元之十四年七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有八。子三:长即锦龙,历任通江常刘海沙保坍会会长、崇海清乡局长、江苏督军公署谘议;次锦桂,历任苏属盐巡营稽查、沙洲河工主任;次锦荣,早卒。女二:长适承,次适周。孙四:公柏,锦龙出;衡芳、志芳、成芳,锦桂出。女孙六。以十七年一月三日葬太君于常熟东兴沙同盛圩太翁墓东。锦龙与余从子有林友善,为述所知云然。

铭曰:

玉韫于璞,德润其屋,一言泽物,数世蒙福。窅乎,母之藏兮不可量兮家之谷。

袁弘毅墓志铭

予友袁君观澜之没,既以诗哭之,逾二月将葬,其孤以志墓请。於乎!君少予二岁,而遽殂谢,予奚忍志君墓;顾与君为道义交数十年,又奚敢自诿。

君讳希涛,观澜其字也,江苏宝山人;少与予同学上海龙门书院,予及见其尊君霓孙先生,廉吏也。君性孝友,幼秉庭训,攻经世之学。值清廷变法,君已卓然有声于时,尝与朋辈纵论中外得失,洞见立国之大本在兴学,而兴学之本又在师范,先倡办小学于其邑,邑之人既信服,则推而及之。省龙门书院之议改师范校也,君力促其成。既与予东渡考察归,先后长校者各二年,而君所成就乃日益宏远。

君勇于任事,发苍然矣而未告劳。自予识君,而君已患咳,每与君共事,未闻一日不咳也,又未见其一日以咳自馁也。稔君者自远耳其咳声,则曰君至矣。於乎!今追寻此声可得耶。君在苏,则苏之学务小大无不与,而复旦公学、太仓中学皆由君手造。其于本邑,则凡举新政无不与,而全邑之土地丈绘由君告成。既仕新国,官至教育次长,代部务,则画全国高等师范区,悉本君素愿以为之鹄。方对德宣战,予主收同济学校自办,君在部援助尤力。洎不合于时而退,退而尽瘁于苏之学务,一如其未仕时。

君起家寒素,久宦而囊空,时告贷以济急,有辄给人要需,自谓我日处困乏,亦未遭绝粮也。足迹几遍海内,畅晓国情,复周历欧美,孰各国学制,以是凡所设施,多切中事理。晚而孳孳义务教育,未观成也,而志弗衰。其它由君创议或为君所力赞者,未可以偻指计,不一一志,志其大者。

君以中华民国纪元前四十六年十月十一日即逊清同治五年九月三日生,十九年八月二十九日殁,年六十有五。夫人秦氏。子枌,娶葛敬璇。女二:长世庄,适吴之汪懋祖;次世芳。孙哲俊;女孙三:哲怡、哲衡、哲智。君既殁,邑之人怀君不能忘,将铸像事之,私谥曰弘毅。

铭曰:

江海之滨,斗大之城,君挈其曹,以跻文明。为群努力,是曰天职,既型于乡,不胫而国。国之理乱,民之智愚,将牖其聪,忍私一隅。衣不轻暖,食不甘旨,勤邦俭家,自营为耻。江水汤汤,海天苍苍,清风皓月,与君久长。

南洋中学王引才君纪念碑民国二十三年四月

世果有精神不灭之事业乎,有之,则教育为近。若王君引才之于南洋中学,其庶几焉。

君讳讷善,引才其字也,为校长培孙从兄,晚以字行。其既殁也,培孙谓予曰,君必有文以纪其实。予念真知引才者,今日当无逾培孙,乃即根据培孙之所述,以撮其要。

培孙谓君自育材书塾之创设,迄改中学,以至长吴县而离校,任教职凡三十余年,以不旷课自律,虽居亲丧未虚一时也。其所授为国文、历史,所采材教之丰浅,学者无从窥涯涘,而收效不在近而在远。尝组一励学阅书会,卧室积书如山,任学者取携,不稍吝。人有片长,称道不去口。时以朂勉学者,虽房闼琐事亦缕述之,以为劝戒。课外则导以习字,蓄碑帖甚富,罗列卧室,俾参观之。或见农有良法,工有新器,恒口讲笔述以传播于众,其善与人同如此。在三十年前,即揭《孟子》民贵君轻之旨及《礼运》大道为公节,启发青年思想。尝谓我国非革命无浡兴望,革命而乏建设材,徒蹈洪、杨故辙,苦无辜之民耳。平生珍重时间,凡宴集未尝一后至,其授课未有先君入教室者。君长吴县前,久参与地方自治,而绝未一荒教育本务,不居办学名,而学校之经画实主持之,事无小大,无一不维护之。以是在校之师若生咸笃念之不忘。其它言行,非培孙所述,概略之。非特信培孙之不诬,君在校则言校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