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文物中乐舞图像[59]
法门寺出土物品中,鎏金人物纹银香宝子、鎏金伎乐纹银香宝子(两件)上有乐舞图像。
【杜红儿】
杜红儿(?~881),雕阴(今陕西省富县北)人。晚唐官妓,善歌。
晚唐诗人罗虬有《比红儿诗并序》,诗序说:“比红诗者,为雕阴官妓杜红儿作也。美貌年少,机智慧悟,不与群辈妓女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说:“(鄜州,今为富县)籍中有红儿者,善肉声。”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说:“(广明)时雕阴籍中有妓杜红儿,善歌舞,姿色殊绝。”在唐代,雕阴郡(绥州)与鄜州相近,但不是一处,晚唐时可能雕阴县划入鄜州管辖,因此具体说来杜红儿应是雕阴县人,身份是乐籍中的歌伎。
僖宗广明年间(880~881),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诗人罗虬曾写诗数首称赞杜红儿:
其一
楼上娇歌袅夜霜,近来休数踏歌娘。
红儿漫唱《伊州遍》,认取轻敲玉韵长。
其二
金粟妆成扼臂环舞腰轻薄瑞云间。
红儿生在开元末羞杀新丰谢阿蛮。
鎏金人物纹银香宝子,通高24.7厘米,口径13.2厘米,腹深11.4厘米,圈足径12.6厘米,重883.5克。钣金成形,带盖,盖面高隆,圆敛深凹分成四瓣,每瓣模冲、錾刻出一只狮子,衬饰以缠枝蔓草,凹棱两侧饰以二方连续的S纹样,凹棱连接处饰以宝珠形盖钮,盖沿下折,盖沿下壁及外沿饰以鱼子纹,錾以连续卷草纹。盖下器身为四个壶门形规,其内被分别錾刻四个不同图像。第一面仙人弄乐。两人相对跪坐于蒲团之上,一人捧箫吹奏,一人双手捧钵,似在倾听。第二面金蛇吐珠。一蛇口含宝珠,一人举手做接珠状。第三面伯牙抚琴。一人戴冠,坐于圆毯之上阔袖抚琴,左手抚弦,右手拨弹,一侧有双鹤,一个振翅而立,一个振翅欲飞。第四面一人持笙跪坐于圆形蒲团上,其前一凤鸟振翅作舞。四壶门外填饰以缠枝蔓草,腹下部以连珠纹为界栏,其下又饰以两层莲瓣,八瓣为一层,上下错列,器底呈喇叭口,底沿下折,錾刻以鸿雁、鸳鸯、鹦鹉、凤凰等,其底衬以卷草及鱼子纹。鎏金人物纹银香宝子现存法门寺博物馆内。
鎏金伎乐纹银香宝子,通高11.7厘米,口径5.6厘米,杯高5.8厘米,圈足径6.3厘米,重158.5克。钣金成形,带盖,直口,平底,深腹。盖面高隆,中间饰宝珠形钮,下饰一周莲花纹样,钮座周围錾刻两只鸳鸯及一只飞鸟,周饰蔓草。器物腹部内壁呈内弧,口沿饰蔓草,底部饰莲瓣,腹壁錾刻吹奏、舞蹈的伎乐,四周衬以飞卷蔓草。乐伎头戴宝冠,身着胡服,肩披帛带,脚蹬胡靴,弄乐起舞。根据线描图,第一人手持觱篥,左脚着地,右脚抬起,做奏乐起舞状。第二人怀抱箜篌,依左肋,右脚站立,左脚抬起后翘,起舞奏乐。乐伎所持箜篌为小箜篌,张弦数根。第三人双手上举,左脚高抬翘起,右脚站立,做旋转舞蹈状。
2.伎乐纹八棱金杯[60]
伎乐纹八棱金杯,出土于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金杯器体厚重,约380克,杯高6.4、径7.2厘米,侈口,尖唇,器体上部外张,呈喇叭形,下部里收内敛,有横向折棱,中间有束腰,形体呈八棱形,杯体一侧由连珠组成环形把,上部带指,指附接两个相背的胡人头像。金杯有八个棱面,每个棱面各雕饰一手执乐器的乐伎,乐伎均为深目高鼻,头戴尖顶帽或瓦棱帽,身穿窄袖胡服的胡伎形象。这八个乐伎均呈立奏状,第一人右手举角,扬头,左手置于体侧,倾力吹奏。第二人左手持四弦琵琶,右手弹奏,侧脸站立。第三人双手捧贝,置于嘴边,扭身侧奏。第四人双手平持,捧排箫于胸前,若有所思。第五人、第七人均为箜篌伎,乐伎左手持角形箜篌,右手弹拨,所弹奏箜篌为小箜篌一类。第六人怀抱答腊鼓,双手揩打。“答腊鼓,制广羯鼓(圆形)而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俗谓之揩鼓。”这种鼓即今新疆的手鼓,至今仍在流传。第八人手持拍板,揽于胸前,执板击节。拍板是胡人击打乐节之器,大者九板,小者六板,长阔如手。乐伎所持拍板为小拍板。雕饰有八个乐伎的棱面外有高起的界栏,界栏上装饰连珠纹,在杯体的足部一周亦用连珠纹装饰。连珠纹出现于北朝,在隋及唐初较为流行,8世纪中时(安史之乱)以后已很少出现了,八棱形的杯体造型为明显的西方造型风格。金杯那种颗粒雕塑状的连珠纹、杯下部的指以及浮雕的胡人乐伎形象,以及乐伎所持有的箜篌、贝、琵琶等典型的外来乐器,显示出浓厚的异域风格。据此,有学者推测此杯年代约在7世纪后半叶,来自于西方的粟特地区。此器物可能是外国输入的原器物,也可能是外国工匠在中国制造的。(图6-96、图6-97)
图6-96 西安何家村出土伎乐纹八棱金杯
图6-97 西安何家村出土伎乐纹八棱金杯线描图
3.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1970年10月,在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通高14.5厘米,口径2.3厘米,底径7.2~8.9厘米。造型采用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形象。这种形制,便于军旅或出行,盛以美酒携于马背,不易倾溢,不能不让人惊叹当时匠人慧心独运的艺术巧思。它反映了唐王朝与北方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体现了唐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此外,在银壶两腹各饰一马,通体鎏金,颈系飘带,嘴衔一杯,前腿直立,后腿曲卧,奋首鼓尾,做舞蹈状。黄灿灿的金色与银白色壶体交相辉映,色调和谐而富丽,当年歌舞升平、雄浑博大的盛唐气象尽现于此。(图6-98)
基于军事和通商的需要,唐代官民都极重视马匹的养育,在唐高宗时官方牧马已超过70万匹,玄宗时仅宫廷御厩养马就达40万匹,且均为外族进贡的健壮良马。李白曾这样描述当时的骏马:“天马来自支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在唐代,乘马被看成一种贵族的特权,马也成了一种贵族动物,好马之风由贵族、官兵普及民间。当时不仅男子善骑,女子也不让须眉,故女骑飒爽的英姿在唐壁画和唐三彩作品中均有所见。在玄宗时还出现了曹霸、陈闵、韩干、韦偃等画马名家。唐代马多肥壮,并被调教得多有优雅的步伐。马匹既能供武装出征骑乘,又能供皇帝、贵族狩猎、出游、打马球,还可用于盛大场合的仪仗,所以唐马拥有骁勇雄壮、华贵优美的风韵。(www.daowen.com)
图6-98 西安何家村出土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代还专门驯养调教了一批为皇帝表演马戏的用马——舞马。舞马最晚于三国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到唐玄宗时期,舞马活动形成规模并掀起高潮,唐后则在中原大地消失。《通典·乐·杂舞曲》曾说过这种舞马。今翔麟、凤苑厩有蹀马,俯仰腾跃,皆合曲节。舞马表演技艺高超,非常人所能得见。《唐书·音乐志》和《明皇杂录》对舞马也有生动的记载;玄宗时,宫廷中驯养舞马400蹄,它们都是从那些外国贡献的资质最优良的贡马中挑选出来的,玄宗经常亲临训练场观看或亲自训练。每当表演时,这些舞马被分成左右两队,每匹马还被标以“某家庞”或“某家骄”之名盛装上场。“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以鬃鬣,间杂珠玉”,在《倾杯乐》的乐曲声中,舞马和着节拍跃然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板床,乘马而上,旋转如飞,或命壮士举一榻,马舞于榻上,乐工数人立左右前后,皆衣淡黄衫,文玉带,必求少而姿貌美秀者”。每年八月五日的“千秋节”是庆祝玄宗皇帝诞辰的节日,每年此时在勤政楼下举行的庆典活动中,照例都少不了健美的舞马表演,曲终时,舞马口衔酒杯,跪拜在地,向皇帝祝寿,把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
4.伎乐纹白玉带胯
1976年,西安何家村金银器窖藏出土了白玉带胯的玉带板共计16件。由10件半椭圆形玉带板、4件方形玉带板及1件圭形玉带板、1件铊尾组成,重约335克。半椭圆玉带板:长4厘米、宽3、厚0.5厘米;方形玉带板:长4.8、宽3.8、厚0.5厘米。每块玉质洁白细腻,上有润光,并用浅浮雕与阴线刻相结合手法饰不同的披帛胡人纹,均为男性,头戴尖顶帽或瓦棱帽,以乐伎为主,又有饮宴者、狮子。玉胯出土时和另外一条无纹纯白玉质带胯放在一个素面银盒内。
玉胯的白玉板上大多饰有不同的人物纹样(下文按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顺序简单梳理如图像所示),仅一件半椭圆形玉带板上饰有狮纹(四排第三个),狮子后肢曲坐,尾巴上扬,前肢上挺,较有神采。左起第一件,胡人一男性乐伎席地而坐,一腿支起踏地,一腿曲膝伏地,双手持横笛平举右边,置于嘴边吹奏;第二人、第三人手持酒杯。二排第一人亦持杯饮酒;第二人手持叵罗做畅饮状;第三人盘腿而坐,持排箫吹奏,排箫芦管清晰可见,伎人双手持握排箫两侧,倾力吹奏。三排第一人盘腿而坐,演奏排箫;第二人演奏尺八;第三人吹奏觱篥。圭形玉带板即第四排第一人右手置膝上、左手高举叵罗,跽坐于毯上;铊尾玉带板即四排第二人左手按扶在垂吊的左腿膝上,右手举角,右腿盘坐于高台上。第五排四件方形玉带板上的乐伎皆披帛、盘腿坐于方毯上,做击鼓状。第一人置羯鼓于身体右侧,左手抚腿,右手击奏;第二人左手举鼓,右手以桴击之,似为鸡娄鼓;第三人置腰鼓于怀中,右手上扬,左手下张,做拍打状;第四人怀抱答腊鼓,左手持鼓,右手扬起,双手揩打。
在唐代,玉带的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其质地特殊珍贵又使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者。“文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白玉带胯不仅是皇帝赐贵戚要臣的重要物品,也是持有者尊贵身份、地位的象征。唐京师长安使用的玉多来自西域,何家村出土的玉带胯中有一副在盛装的银盒上以墨书题记“央咄玉一具”,所云应是指地处西域的骨咄国。伎乐纹白玉带胯上的图像内容和风格以胡人形象为主,在显示其玉带自西域传入长安的同时,西域乐舞亦以玉带板为载体随之流入。这种图案的玉带板为唐代玉带纹饰所特有,在西安地区出土文物中时有发现,只是时代不同,玉板上的纹饰均有变化。根据同类物品的题记和玉带板上浓厚的异域风格特点,玉带应出自西域工匠之手,时代在7世纪后半叶。
5.鎏金伎乐纹银盏托
银盏托直径15.2、高4.8厘米。上部中间镂空,边沿折合压制,为六瓣圆形,相互拥簇,每瓣圆形中间低,四周高,上面錾刻有乐舞伎形象,六位乐伎有的手持拍板,有的在吹奏横笛,有的双手拍击腰鼓,有的在演奏排箫。六名乐伎处于花瓣圆形中央位置,每瓣相接处饰以半莲和相拥着的草叶纹,底纹錾刻菱形小格,中间再饰以鱼子纹,下部是喇叭形高足,表面为鎏金荷叶纹饰。整个盏托工艺精湛,画面生动,应属于中晚唐时期的器物,此器物现藏于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图6-99、图6-100、图6-101、图6-102、图6-103、图6-104、图6-105)
图6-99 唐鎏金伎乐纹银盏托
图6-100~图6-105 唐鎏金伎乐纹银盏托乐舞伎图像
6.三彩胡旋舞纹凤首壶
凤首壶高27厘米,腹径11厘米,壶体陶制,通体施绿、白、蓝、褐色等釉,凤嘴张开衔一宝珠,细长颈饰做把手,以连接壶腹。壶腹扁而圆鼓,在圆腹两面饰以图像,为一胡人舞伎,舞伎头梳高髻,项佩缨珞,臂着钏饰,穿一窄衣胡服,手持帛带,右脚站立,左腿提膝翘足立于舞毯之上,帛带飞扬,有明显动感,似乎暗合“胡旋舞,舞者立毯上,旋转如风”之描述,在舞伎周围饰有卷草纹。壶体圆腹下收口再设高足,下为平底,未施釉,尽显陶土本色,壶口开于凤首之上,实用性强,且造型优美。(图6-106)
图6-106 唐三彩胡旋舞纹凤首壶
7.伯牙弹琴纹铜镜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里藏有一面铜镜,直径16厘米的菱花镜,素缘,有锈迹,其造型和韩森寨出土的真子飞霜镜形制类似。此镜中间的钮是一乌龟卧在荷叶之上,主纹分别为上下左右四组,上方饰白鹤飞向祥云纹样,下方饰一丝池水托出一片绿荷,右边是一片竹林,林前有一高士坐毯子上抚琴,左边是凤鸟立于山石之上闻乐起舞。(图6-107)
图6-107 唐伯牙弹琴纹铜镜
【陈拙】
晚唐琴家。长安人。曾任京兆尹户曹。初从孙希裕学琴曲。孙氏拒绝授予《广陵散》,认为此曲“伤国体”,并将琴谱焚毁。但陈拙坚持另向梅复元学得此曲。对琴艺的论述颇有精到见解。著有《大唐正声新徵琴谱》十卷、《琴谱》九卷和《琴法教勾剧谱》,均已失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