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西古代音乐文物:大音希声十六国时期

陕西古代音乐文物:大音希声十六国时期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9年,在西安咸阳机场二期工程建设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座大型的十六国时期墓葬,该墓葬位于机场二期工程新修跑道西端北部,原属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北贺村农耕地。[1]1996年,为配合西安北郊经济技术开发区顶益制面厂与西安三菱公司基建工程,考古工作者共发掘了五座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其中的M217出土一批与音乐有关的陶俑。图5-2十六国时期排箫俑局部中国著名的音乐家杜聪号称“亚洲第一排箫王子”,

陕西古代音乐文物:大音希声十六国时期

1.吹排箫俑

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筊。”即箫因大小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名称。排箫大多竹制,形制主要有单翼式、等管式和双翼式三种,早期的排箫主要是单翼式,唐代时等管式使用较多,宋代以后多为双翼式。单翼状排箫通常自左向右,依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渐次;呈双翼排列的,依六律六吕分展。

“排箫”之称,始于唐代赵璘的《因话录》。唐杜佑《通典·乐四》记有:“蔡邕曰:箫,编竹,有底。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长则浊,短则清。以蜜蜡实其底而增减之则和。”也称云箫,《朱子语类·乐》:“云箫方是古之箫,云箫者排箫也。”根据大小不同可分为大箫和小箫;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椟箫”、“玉石箫”等;根据管底封口可分为洞箫和底箫;根据形状得“参差”、“比竹”之名,另外还有韶箫、雅箫、凤箫、云箫等名称。

关于排箫的使用,《诗经·周颂·有瞽》:“箫管齐举,喤喤厥声,箫雍和鸣,先祖是听。”说明在周代宗庙祭祀中,排箫有着重要作用,它是礼乐的一部分。汉代排箫是鼓吹乐中的核心乐器,汉代的鼓吹乐主要用于宫廷仪仗和军乐中,到唐代《功成庆善乐》、《神功破阵乐》、《景云清河歌》等乐曲中都使用了排箫。《元史·礼乐志》中有记载,“次前行戏竹二,次排箫四,次箫管四,次板四,次歌四,并分左右”。《清会典·乐器》:“排箫,比竹为管十六,阴阳各八。自左而右,列二倍律,六正律;自右而左,列二倍吕,六正吕,以协阴均。十六管径皆二分七厘四毫二丝,其长短各不同。”

2009年,在西安咸阳机场二期工程建设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座大型的十六国时期墓葬,该墓葬位于机场二期工程新修跑道西端北部,原属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北贺村农耕地。出土两件吹排箫俑,俑头梳十字形假高髻,两边发髻下搭,状如飞蝶,浓发挽于髻下,鬓发覆耳际,似用帕巾裹额,鹅蛋形脸庞,面颊圆润,两腮凹陷,方颚微翘;细弯眉,丹凤眼,高鼻梁,小翼悬垂,小嘴紧抿,面带喜色,粗脖颈;身穿交领右衽半臂,衣襟、袖口加宽襕,内衬阔袖襦衫,颈后层领平伸,下裳为高腰齐胸曳地长裙,胸系宽带抹胸,背后抹胸下搭;双腿跪坐于地,裙下摆压于膝下,后面黑色双履外露;双手举排箫,置于嘴边,右手执箫柄,左手抚持,做吹奏状;排箫刻划成10排,并涂成黑色。通高17.7厘米。(图5-1、图5-2)

图5-1 十六国时期排箫俑

图5-2 十六国时期排箫俑局部

中国著名的音乐家杜聪号称“亚洲第一排箫王子”,《沉思》、《红尘天使》、《秋梦1》、《高山流水》等都是他录制的著名的排箫作品。赞菲尔代表作《孤独的牧羊人》也是国外著名的排箫作品。《列仙传》有记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笙,其夫萧史善排箫,二人常于凤凰台上合奏。萧史弄玉的传说虽不足为例证,但可以从侧面表现笙箫合奏至晚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隋唐时期仍在延续。

远古时代就开始出现,只是陕西地区发现的相关文物时代较晚。排箫一直是雅乐所必需的乐器,排箫和雅乐体系有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使得它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具有的意义远不止于乐器,而更是一种礼器,见证了雅乐体系的兴衰存亡。宋代以后排箫在民间的失传是宋代音乐转型的表现之一,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排箫在民间音乐中逐渐衰落,到元代就消失了,当雅乐体系与封建制度一起覆灭以后,排箫就失去了最后的传承阵地而基本失传了。[1]

1996年,为配合西安北郊经济技术开发区顶益制面厂与西安三菱公司基建工程,考古工作者共发掘了五座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其中的M217出土一批与音乐有关的陶俑。M217的墓道为长斜坡状,位于墓室南部,方向为180度;甬道为长方形土洞,墓室为穹窿顶,东壁稍向西北方倾斜,在墓室东北角有一块东西长0.8米、南北宽1米的拐角内收,似为类似于长安县北朝墓之模拟立柱;由于墓室已塌陷,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填土中夹杂有大量的朽木痕迹,并见有红色漆皮,可能为原墓室内之木建筑构件遗存;葬具为木质棺椁;墓中出土有若干伎乐俑及骑马奏乐俑。同时期发掘的M205中也出土有骑马奏乐俑。[2]1997年顶益制面厂十六国墓葬出土一件吹排箫俑,双手握一排管状乐器,共11根,搭于下唇,做吹奏貌,应为“排箫”,通高18厘米。(图5-3、图5-4)

图5-3 西安北郊出土排箫俑

图5-4 西安北郊出土排箫俑细部

2.拍节鼓俑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有:“鸟啭歌来,花浓雪聚,玉律调钟,金节鼓。”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宋郭茂倩题解:“三曰大横吹部,其乐器有角、节鼓、笛、箫、筚篥、笳、桃皮筚篥七种,凡二十九曲。”这些文献清楚地记述了节鼓这一重要的乐器。

2009年,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中,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一座大型的十六国时期墓葬M298,其中出土三件拍节鼓俑,她们的服饰、发型都和前文提及的排箫俑一样。左膝上置小圆节鼓,两臂曲肘前伸,双腕戴镯,右手抬起,原似握有鼓槌,左手舒展击拍鼓面。发髻、双履涂黑彩;面部、领口、抹胸、双手、鼓面涂白彩;上衣施红彩,下裳施黄彩。通高18.2厘米。(图5-5、图5-6)

图5-5 西安咸阳机场十六国时期的拍节鼓俑

图5-6 西安咸阳机场十六国时期的拍节鼓俑细部

其中一件俑已残碎,修复成形。头梳十字形假高髻,浓发挽于髻下,后髻下插梳篦,鬓发浓厚,覆耳下垂齐颈。长方形脸庞,面颊圆润。细弯眉,丹凤眼,高鼻梁,小翼悬垂,小嘴微张,表情严肃,细脖颈。身穿多层交领右衽窄袖襦衫,内衬圆领衫,颈后层领下搭。下裳为齐腰曳地长裙,腰系宽带抹胸,裙下摆向后平铺于地,状如椭圆形,覆盖双腿并双脚。双腿跪坐于裙下,上身挺直。双膝间置小圆节鼓,右手抬起,原似握有鼓槌,左手五指并拢舒展击拍鼓面。发髻涂黑彩;面部、领口、抹胸、双手涂白彩;上衣施红彩,裙下摆施橘黄彩。通高15.5厘米。(图5-7)

3.吹箫俑

《诗经·周颂·有瞽》记有“箫管备举”;《说文解字》对箫解释为“参差管乐,象凤之翼”。《宋书·乐志》引《世本》说是“舜所造”。《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通礼义纂》“伏羲作箫”。《庄子·齐物论》:“人籁则比竹是已”。郭象《注》:“籁,箫也。”《淮南子·齐俗训》高诱《注》:“箫,籁也”。可见箫也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

《释名·释乐器》:“箫,肃也,其声肃肃而清也。”形容箫的声音十分贴切。《尔雅·释乐》:“大箫谓之言,小者谓之筊。”郭璞《注》谓大箫“编二十三管,长尺四寸”,小箫“十六管,长尺二寸”。《广雅·释乐》:“籁谓之箫,大者二十四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通典》卷一四四、《艺文类聚》里面皆有相关记载,说明古代的箫按大小不同,可分为两种,大的称为言或雅箫,小的称为筊或者颂箫。有底的称为底箫,无底的称为洞箫。

2009年,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发现的一座大型十六国时期墓葬M298中,出土两件吹箫俑,俑头梳十字形假高髻,其服饰、发型都与同一墓葬出土的拍节鼓俑相同。双手半握长箫,箫下端柱双膝间,上端置嘴边,做吹奏状。箫管上用黑彩画成竹节状。通高18.6厘米。(图5-8、图5-9)

图5-7 西安咸阳机场十六国时期的拍节鼓俑

图5-8 吹箫俑

图5-9 吹箫俑局部

另一件陶俑头梳十字形假高髻,其服饰、发型都与同一墓葬出土的拍节鼓俑相同。身体微前倾,双手上下半握箫管,箫管上部已残佚。通高16.0厘米。(图5-10)

4.吹笙俑

笙是一种气鸣自由簧编管乐器,《礼记·明堂位》:“女娲之笙簧”。《北堂书钞》卷一一〇引《世本》:“随作笙”。《文选·吴都赋》刘《注》引《世本》:“随作笙”。这样的传说虽然都不能说明笙的来源,但至少表明笙有着悠久的历史。

图5-10 吹箫俑

在先秦文献中,笙的应用首先见于《诗经·小雅》,而作为八音之一的匏类乐器则首先见于《国语·周语》和《楚语》。据此,笙的出现到被记载还有一定的时间。《周礼·笙师》郑玄注:“竽,三十六簧,笙,十三簧。”《吕览·仲夏》:“竽,笙之大者。”

2009年,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工程一座大型的十六国时期墓葬M298出土两件吹笙俑,服饰、发型都与同一墓葬出土的拍节鼓俑相同。左手托举笙,右手抚持,嘴对吹管。笙吹管做圆筒形,笙体圆锥状,上布满细孔。通高18.5~19.1厘米。(图5-11、图5-12)

图5-11 吹笙俑

图5-12 吹笙俑局部

5.抚筝俑(www.daowen.com)

筝是我国古代一种较为常见的乐器,关于筝的命名,汉代刘熙《释名》“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可以说筝由本身发出的“铮、铮”音响而命名。筝这种乐器战国时期已广泛流行,而于秦国尤盛,史称秦筝。《史记·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缻、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

关于筝的材质结构等,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筝五弦,筑身而瑟弦。”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记载:“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使我们对古代筝的材料等有了大致的了解。

2009年,同样是西安咸阳机场二期工程中的十六国时期墓葬M298,出土两件抚筝俑,服饰、发型都与同一墓葬出土的拍节鼓俑相同。双膝上斜置筝,右高左低。双手指并拢舒展,正在抚筝。筝体长方形,两端有横向凸起的筝码,阴刻筝弦五根(另一件为四根弦)。筝原似涂白色彩绘,现已脱落。通高18.6厘米。(图5-13、图5-14)

图5-13 十六国时期抚筝俑

图5-14 十六国时期抚筝俑局部

另一件陶俑,服饰、发型都与同一墓葬出土的拍节鼓俑相同。身体前匍,面向下,双膝前平置筝于地,双手五指均并拢,相对抚弄筝弦。筝为长方形,右端有横向凸起的筝码,筝面有用红彩描画的四根筝弦。通高14.0厘米。(图5-15)

1997年,西安北郊顶益制面厂工程区域,一座十六国墓葬同样出土一件抚筝俑,通高18厘米。(图5-16、图5-17)

6.弹阮咸俑

图5-15 抚筝俑

月琴是从阮咸演变而来的乐器。自晋代起就在民间流行,约从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圆似月、声如琴。宋陈旸《乐书》:“月琴,形圆项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转轸应律,晋阮咸造也。”

图5-16 抚筝俑

图5-17 抚筝俑局部

2009年,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一座大型的十六国时期墓葬M298,出土两件弹奏阮咸俑,服饰、发型都与同墓葬出土的拍节鼓俑相同。两件阮咸柄端均有残缺。阮咸竖斜置于胸前,左手上举半握阮咸柄上端,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扣成环状,其余三指并拢舒展,做弹拨琴弦状。阮咸形如圆饼扇形,上有黑彩描画的四根琴弦,已模糊不清。通高18.8厘米。(图5-18、图5-19)

图5-18 弹阮咸俑

图5-19 弹阮咸俑局部

另一件陶俑,服饰、发型都与同一墓葬出土的拍节鼓俑相同。双腿跪坐于裙下,上身挺直,头微左偏,右手已残缺。阮咸横斜置于胸前,左手握弦柄下端,四指正在按抚阮咸。阮咸呈圆饼长柄扇形,圆面下部有一半月形琴码,键的前后左右阴刻圆形琴钮五个(下端一个为圆孔),前端阴刻三个竖向调音槽,琴柄顶端有两个弦钮插孔和一长挂弦槽。通高15.5厘米。(图5-20)

7.阮咸

1980年,在西安西郊中堡村出土一件陶制阮咸,通高11.8厘米,腹部音箱宽6厘米,在琴颈部至山口间刻有四根弦纹,四轸圆形弦轸构造,在琴弦下端并有明显的凸起山口造型,音响面板上施以四朵梅花纹饰,造型甚为美观,在西安地区出土文物资料中此种乐器制品并不多见。(图5-21)

8.吹笛俑

笛也是汉唐时期常用的乐器之一,亦是横吹的主要乐器。陈旸《乐书》记载:“大横吹、小横吹并以竹为之,笛之类也。”

图5-20 西安咸阳机场十六国时期弹阮咸俑

图5-21 西安西郊中堡村出土陶阮咸

据许慎《说文解字》和马融《长笛赋》,“笛”字约是在东汉时期才出现的,《周礼》中的“篴”是笛的古字。过去有人认为笛子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常用的论据是晋崔豹《古今注》有关“横吹,胡乐也。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长安)”的记载,但是,目前发现的证据并不能支撑这一观点,中国笛子应是起源于本土的,可能与古哨有关。

1996年,西安北郊顶益制面厂十六国墓葬出土一件吹笛俑,双手握一笛状物做吹奏状,似为称做“横吹”的乐器,其为汉代时源于西域的一种古乐,后演变为笛。通高20厘米。(图5-22、图5-23)

图5-22 吹笛俑

图5-23 吹笛俑局部

9.骑马击鼓俑

1996年,西安北郊顶益制面厂十六国墓葬出土一件骑马击鼓俑,左手卷握成上下筒状,原似应握有一物,右手执槌,置于右腰侧之小腰鼓上。似为通过击鼓来鼓舞士气,通高32~35厘米。(图5-24)

10.击掌俑

2009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十六国时期墓葬M298出土两件击掌俑。形制、发髻、服饰、彩绘均同上。两件俑双手指均残,身体直挺,两臂曲肘,双手前伸,拍击双手以和音乐节奏。一件俑双手左右拍击,另外一件俑双手上下拍击。(图5-25、图5-26)

图5-24 骑马击鼓俑

图5-25 击掌俑

图5-26 击掌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