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始皇帝陵园百戏俑坑-大音希声陕西古代音乐文物

秦始皇帝陵园百戏俑坑-大音希声陕西古代音乐文物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百戏俑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内外城垣之间,是一座平面略呈“凸”字形、内设三条过洞、总面积近700平方米的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陪葬坑。通高180厘米,至肩高141厘米,肩宽30厘米,腰径22厘米。图3-7秦始皇帝陵园K9901出土1号百戏陶俑2号陶俑的左臂和左腿已残失,陶俑面部五官端正,表情肃穆,脑后部挽结圆髻,留有“八”字形短须。因陶俑上举的右手臂大部分已残失,具体动作不得而知。

秦始皇帝陵园百戏俑坑-大音希声陕西古代音乐文物

百戏俑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内外城垣之间,是一座平面略呈“凸”字形、内设三条过洞、总面积近700平方米的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陪葬坑。该陪葬坑呈东西向长方形,坑体东西长40米,坑体的西端宽16米,东端宽12.3米。

1999年第一次试掘,出土11件陶俑,修复6件。这些陶俑整体的着装特点为:上身赤裸不着衣饰,下身着裙。这批陶俑大小不同,但其下身着裙的基本形式比较一致。(图3-6)

1号陶俑俑头已残失,陶俑上身赤裸挺拔,腹部微隆起,下身着喇叭状裙,双腿直立,通体造型纤细瘦削,肌肉匀称。陶俑双臂交叠于前腹部,左手手掌平伸,拇指上挑成90度,右手扼住左腕,陶俑的双脚和腿部较粗大。腿部肌肉较发达。脚长28厘米、宽12厘米,腿高60.5厘米。粗壮的腿部和双脚与瘦削的上身形成鲜明的对比,在1号陶俑的左上臂外侧,有一直径4.5厘米×5厘米的竖椭圆形穿孔横穿至陶俑躯干内。穿孔的外部以同样大小的陶片覆盖,经过观察,穿孔应是在陶俑躯干形成后挖制而成,外覆穿孔的陶片是以一泥团塞入穿孔中,与陶俑一同入窑烧制。在椭圆形穿孔的下部竖行刻划有“咸阳亲”的字样,陶文字体较规整,字迹清晰,每字高1.5~2厘米、宽1.5厘米。下体着裙,裙中部起褶,下摆外张。裙上口宽26厘米、下口宽45厘米,系有2厘米宽的腰带,腰带系结于陶俑后部,裙的开合口位于前部,为左片压于右片。陶俑通饰白色彩绘底色,在肩部、左腹手部及腿部尚残留有白色彩绘残迹,在陶俑裙部以黑色颜料堆绘平铺排列的云纹和太阳纹等纹饰,在裙部右侧残留有局部彩绘花纹。通高152厘米,肩宽39厘米,腰径26厘米。(图3-7)

图3-6 百戏陶俑坑陶俑出土现状

图3-7 秦始皇帝陵园K9901出土1号百戏陶俑

2号陶俑的左臂和左腿已残失,陶俑面部五官端正,表情肃穆,脑后部挽结圆髻,留有“八”字形短须。上身赤裸,下身着喇叭状裙,造型纤细瘦削,肌肉匀称。陶俑上身挺直,腹部微鼓,右上臂向外侧平伸,小臂上举,肘部向上屈折90度,右手拇指和食指直指向上,余三指弯曲,食指中心有一直径0.4厘米、深12厘米的穿孔直抵俑手掌。下着裙开合口位于前部,在后腰部挽结带花,裙下摆外张,中部起褶。陶俑的左腿已残失。右脚膝部后褶,小腿后弓,右脚后部抬起,脚尖抵地。陶俑通体制作细致,前胸部雕塑出高突的锁骨,手臂表面有刮削痕迹。在陶俑的面部、前胸、裙部和右腿残留有白色彩绘和黑色生漆层。通高180厘米,至肩高141厘米,肩宽30厘米,腰径22厘米。(图3-8)

图3-8 2号陶俑

3号陶俑,高大健硕,体格魁梧,四肢肌肉发达。陶俑左臂下垂,左手拇指紧勾腰带,右臂上举,扭胯鼓腹,腹部向前微凸,肚脐深凹,下身着裙,以腰带在腰间系结,腰带宽3厘米,裙部有多处起褶,裙前部下敞露出外鼓的腹部和肚脐,裙开合口位于后部,为左片压右片,两腿做“丁”字步站立,左腿向前迈半步,左膝微弓,右腿直立,两脚分别立于长35厘米、宽19厘米、厚3.5厘米的长方形脚踏板上。3号陶俑通体刻画细致,前胸部锁骨高突,右侧可见雕塑出的平行排列的多道肋骨。因陶俑上举的右手臂大部分已残失,具体动作不得而知。在陶俑右侧脚踏板上,有“高”字刻划陶文,陶文字体较大,划痕较深,应为塑造陶俑的陶工名。陶俑通体原绘有白色彩绘,彩绘已基本无存,仅在腿部保留有部分彩绘残迹,右上臂有夹纻髹彩遗留下来的丝织物印痕。通高181厘米,至肩高162厘米,肩宽45厘米,腰径36厘米。(图3-9)

图3-9 3号百戏陶俑(www.daowen.com)

4号陶俑,身体高大,体格健硕,四肢肌肉十分发达。陶俑身体直立,两臂下垂于前腹部,左手手背向外,右手外翻掌心向外,两手做平握物状,掌心间有一7厘米左右的空隙。陶俑胸肌发达,腹部突鼓,臀部后撅,两腿粗壮。裙带宽5~6厘米,裙下摆外张,有多处起褶。在陶俑的裙部、左臂和腿部残留有白色彩绘和黑色生漆层残迹。通高135厘米,肩宽57厘米,腰径42厘米。(图3-10)

图3-10 4号百戏陶俑

5号陶俑,头部已残失,身体高大,体格健硕,四肢肌肉十分发达。鼓腹撅臀,陶俑身体直立,两臂下垂于前腹部,左右手手背向外平置于前腹部,手中握着裙前卷成半筒形的方形前搭,推测这块前搭原应是以皮革制成,其上端与腰带相连,推测陶俑的复原高度在两米左右。陶俑的左臂与躯干间有一径10厘米左右的空隙,其下相对应的左侧裙部有一处认为凿刻的垂直空隙,空隙以内长37厘米、宽4.2~11厘米的筒瓦衬垫,推测在5号陶俑的左臂内侧原应有直立的竿状物置于其间,在陶俑泥胎烧制成型后人为凿出长条状空隙。陶俑两腿直立于长37.2厘米、宽35.7厘米的长方形脚踏板上。在陶俑的前后裙底部各有一排气孔,前部排气孔直径7.5厘米。经观察,5号陶俑是先于陶胎上髹绘黑色底色后,再于底色上绘白色彩绘。在裙部有彩绘图案的部位则以黑色堆绘菱形纹、蔓草纹等彩绘图案。5号陶俑现存的彩绘痕迹较多,在胸部、腹部、裙部腿部均有发现。在裙下部有一圈宽15厘米均匀的白底彩绘条带,在裙右部现仍保留有大片菱形纹、云纹、蔓草纹等平铺的几何图案。通高172厘米,肩宽55厘米,腰径36厘米。(图3-11)

图3-11 5号百戏陶俑

6号陶俑,头部已残失,上身赤裸,下身着裙,通体造型纤细瘦削,整体肌肉匀称。陶俑上身略向左倾,左臂呈上举状,左臂呈上举状,右臂下垂,左腿前迈半步,左膝微弓,右腿直立,两腿呈“丁”字形站立。陶俑腹部微外鼓,臀部略后撅,向左扭胯,左侧小臂和手部及右手已残失,右肘部内折,右小臂紧贴于右腹部,下身裙部上口宽30厘米、下口宽40厘米,裙带宽3厘米,在前部挽有带花,两脚分别踏于长31厘米、宽15厘米、厚1.5厘米的长方形脚踏板上。在陶俑的躯干、裙部及腿等部位残留有白色彩绘和黑色生漆层,在裙部的左前侧残留有圆圈纹、云纹等图案。通高152厘米,肩宽33厘米,腰径27厘米。(图3-12)

图3-12 6号陶俑

新出土的这批陶俑,形态健硕,瘦削不等,姿态各异,风格、特点与秦兵马俑截然不同,从现已修复的陶俑分析,这些陶俑可能象征着秦代宫廷娱乐活动中的百戏俑。

春秋战国时期,竞技类的杂技项目就已经逐渐形成,种类也日益增多,如技击、跑狗、爬竿、扛鼎等。百戏逐渐成为当时各国统治阶层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甚至就连被东方六国视为戎狄之地的秦国,此时也出现了缘竿之戏(在咸阳秦三号宫殿遗址的廊梁上,发现有秦孝公时绘制的壁画,画面上绘有两长竿支叉成三角形,有一杂技艺人正缘竿而下)。而秦武王更以好扛鼎而出名,此后,秦始皇在平定诸侯、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也集六国的伎乐俳优等艺人于咸阳,统称“角抵俳优之戏”,并将“角抵”等作为检阅军队时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使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的百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在甘泉宫“作角抵俳优之观”,由此可见,至秦代,百戏已登上秦宫廷大雅之堂,成为秦代宫廷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据文献记载,秦时杂技百戏的名目繁多,演技也相当成熟,马端临《文献通考·乐考》这样记载,秦时有鱼龙蔓延(鱼、龙形舞)、高絙(绳技)、都卢寻橦(体轻善缘者在竿上做多种惊险动作)、丸剑(将剑和丸抛向空中,随抛随接)、戏车(在驰骋的马车上立竿建鼓,竿上有小儿做多种惊险动作)、扛鼎、象人等百戏项目,不一而足。从K9901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俑来看,5号陶俑身体魁梧,肌肉发达,在左臂与身体间还有一径10厘米的空隙,推测原来应当垂直插置有竿状的物体,大概应是秦代顶橦大力士的形象再现。而3号陶俑扭胯鼓腹,右臂上举,尽管因手臂残失,其具体动作已不得而知,却可以想象是在模仿做着生动的扛鼎表演。

秦代百戏俑的首次出土面世,为我们揭示出了秦代陶俑的新类别,形象地展现出了秦代斑斓多彩的杂技世界,将活泼清新的宫廷娱乐文化徐徐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近年来,经过全面发掘后的百戏俑坑,更是发现了多件其他类别的陶俑形象,由于陶俑正在室内修复、资料正在整理当中,待所有的陶俑修复完成后,将会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秦代宫廷娱乐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