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前时期的原始部落和氏族社会中,最初没有所谓的音乐,当时的人们仅以拍打身体和敲击地面来表达某种情感。这种“拍打”和“敲击”就是打击乐器的起源。随着陶器的产生,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陶质打击乐器。
1.陶鼓
陶鼓,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逐渐出现的一种乐器。伴随着陶制缶、瓮之类食器的出现,人们发现对这些陶器进行敲击也可以产生一些声音。此时,人的听觉认识到了鼓腔这一共鸣体使物体发声洪亮的道理,紧接着,这种食器的缶、瓮被蒙上了兽皮,在共鸣腔上又添上了振动膜,这种发现与认识就是鼓这一乐器的发展缘由。
《周礼·春官》曾说:“籥章掌土鼓、豳籥。中春昼,击土鼓,龠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龠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龠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郑注引杜之春云:“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也。”也就是说,土鼓即为陶鼓,是在陶质器物上覆以皮革进行敲击的一种乐器,而且与农耕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正如《礼记·礼运》孔疏引《正义》所说:“土鼓为中古神农氏之器也。”
由于陶鼓是脱胎于新石器时代的实用陶器,加之最初认知的缺乏,因此,在考古发掘报告中多将陶鼓与陶器座等其他陶器相混淆。可以说,鼓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音乐器具。鼓的进一步发展由体鸣乐器过渡到膜鸣乐器,这是由于作为体鸣乐器,土鼓和木鼓虽音色清脆,但难用过重的强力度敲击。且音量甚小,将其蒙上兽皮变为膜鸣乐器之后,音量宏大,有着震撼人心的效果。《山海经·大荒东经》中对“鼓”记述有一段神话传说:“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之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诗经·大雅·灵台》中有“鼍鼓逢逢,蒙瞍奏公”之句。夔牛和鼍,都是指扬子鳄,神话传说扬子鳄每逢雷雨到来之前,便“鼓其腹则雷”,在原始社会蛮荒时代,雷电这一自然现象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恐慌,在原始先民观念中以为是天公暴怒所致,于是,就出现了“雷神”,将雷声当作是龙身人头的鼓腹雷神。
在以往的考古工作中,陶鼓类器物时有发现,而真正将其判定为陶鼓,则始于山西陶寺遗址的发掘,该发掘报告有这样一段描述:“在大型墓中,成对的木鼓与石磬、陶异形器(土鼓)同出,放置位置固定,外壁着彩绘。”“这种器物上、下口连通,不可能是容器。在大型墓中每与鼍鼓、石磬同出,故而推测或许是古文献中以瓦为匡的‘土鼓’。……关于土鼓,古文献有明确记载,但从未见过实物,这次陶寺遗址出土的标本,假如推测不误,或可弥补这一空白。”[12]
【延伸阅读】
鼓是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并且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最原始的打击乐器主要有三种,包括鼓、钟、磬。而鼓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种,而且以鼓的产生最早、数量最大、品种也最为齐全。最早的鼓可分为陶鼓和木鼓,木鼓较难保存下来,仅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鼓的鼓面往往是皮革制成的,鼓皮经过岁月的侵蚀多难保存下来,所以出土时跟大部分陶器差不多,一般被称为“鼓形陶器”或者“异形陶器”。
1991~1993年发掘的陇县原子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共出土陶鼓四件,原报告称其为陶器座。[13]
其中,仰韶文化二期遗存的房址F27出土一件陶鼓,泥质红陶,上下口均为喇叭状敞口,束腰,腰中部有两两对称的四个圆孔。上下唇下各有一周凸棱,均绘黑彩带。上径22.5、下径24厘米,高17.5厘米。(图1-10)
仰韶文化五期遗存H74出土陶鼓一件,泥质灰陶,侈口,平底,腹壁稍向外直斜,腹中部有四个圆孔,直径4.5~6厘米。上有凸棱一周。上径16.5、下径18、高22.5厘米。(图1-11)
图1-10 陇县原子头遗址F27出土的陶鼓
图1-11 陇县原子头遗址陶鼓
仰韶文化六期遗存出土陶鼓形器两件,其中,出土于灰坑H20中的一件陶鼓形器,为夹砂红陶,直口,平折沿,厚方圆唇,高直领,圆肩,鼓腹,平底。口沿外饰一周均匀分布舌状附加堆纹,上有横绳纹,通体饰右斜绳纹,颈部下有直径7厘米的圆孔。口径0.6厘米,底径0.38厘米,复原高度约120厘米。[14](图1-12)
图1-12 陇县原子头遗址陶鼓
位于陕西商洛市的紫荆遗址出土的陶鼓,侈口,上下各有凸棱一周,器身刻划三角形、圆形和网格纹,中部有两排长方镂孔。高28厘米。
1992年,陕西千阳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丰头遗址,发现一件陶鼓,通高90厘米,口径50厘米,最大腹径60厘米,底径32厘米;口沿外侧突起14个舌耳,用于固定牛皮;鼓腹上钻有三个直径约6厘米的放音孔。(图1-13、图1-14)
2004年,在陕西省高陵县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时期遗址内还出土了七件陶鼓,多为泥质灰陶,器表素面磨光。束腰,器中空,两端均做喇叭状,形似两个喇叭形器的小口一端相拼接的复合体,两端均未封口。
G8共出土两件。其中一件,泥质红陶,圆唇,喇叭口,上下均为敞口,中空,束腰,素面。通高31厘米,口径24厘米,腰径10.8、厚0.8厘米。(图1-15)
图1-13 千阳丰头遗址出土陶鼓
图1-14 千阳丰头遗址出土陶鼓气孔
图1-15 高陵杨官寨遗址出土陶鼓
图1-16 高陵杨官寨遗址出土陶鼓
另一件为泥质灰陶。束腰,器中空,两端均做喇叭状。一端敞口,腹部微鼓,一端侈口,斜腹部较深,连接处饰有一周花瓣纹。通体素面磨光。口径16.7、侈口径17厘米,通高30.2厘米。(图1-16)(www.daowen.com)
图1-17 高陵杨官寨遗址出土陶鼓
另一处灰坑H776也出土两件陶鼓。其中一件泥质灰陶,做平缓的弧形束腰状,为两个喇叭形部分直接将小口一端拼接而成,腰部无扁球形衔接部分,平唇口径20厘米,腰径8.5厘米,通高24、壁厚0.7厘米。(图1-17、图1-18)
图1-18 高陵杨官寨遗址出土陶鼓
2006年,考古工作者在榆林市子洲县电市乡张家沟村寨山发掘出土一件残高约62.5厘米龙山时代的陶鼓。(图1-19)
图1-19 陶鼓——子洲张家沟村寨山遗址出土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者在榆林市绥德县中角乡一农户家里发现了一面极为珍贵的陶鼓。陶鼓通高1.4、口径0.4、腹径0.6米,鼓颈上口周围有乳钉,便于蒙扎鼓皮,圆腹部饰有网状纹、篮纹、方格纹,底部有四个音孔,整个陶鼓像是一条被网兜住的大鱼,造型别致,符合乐器发声原理。据专家推断,其时代为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该陶鼓是陕北地区首次发现,在国内也很少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图1-20)
《说文解字》:“鼓,郭也。春分之音。”《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鬼神。”郑注:“土鼓,筑土为谷也。”孔疏:“土鼓,筑土为鼓,故云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者。”《易·系辞上》:“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可知这里所说的土鼓就是我们常说的陶鼓,最初可能是作为敬鬼神之器而非乐器。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也体现了这一点。
图1-20 陶鼓——榆林市绥德县出土
《周礼·考工记·棘人》:“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郑注:“冒,蒙鼓以革。”[15]《吕氏春秋·古乐》:“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糜鞈置(冒)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磐之音,以致舞百兽。”[16]这里说的是鼓做好以后在上面蒙一层皮革。
鼓的用途广泛,《诗经》[17]以及《周礼》里面关于鼓的用途多有记载,其一,节庆祝福。《诗经·小雅·甫田》有云:“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说明在进行庆祝、舞蹈时会击鼓。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尚书·益稷》有“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的论述。
其二,宴请宾客。《诗经·小雅·彤弓》:“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二:“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说明在进行宴请宾客的时候,一般也会击鼓奏乐。
其三,男女相悦。《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描写男女相悦,用敲击钟鼓之乐来取悦那美丽的姑娘。
其四,征伐。《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诗经·小雅·采芑》:“方叔率止,钲人伐鼓,陈师鞠旅。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其五,祭祀。《诗经·商颂·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诗经·周颂·执竞》:“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喤,降幅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明代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表明在进行祭祀等重大活动时也会击鼓。
其六,丧葬之礼。《周礼·地官·鼓人》:“大丧,则诏太仆,鼓。”《周礼·夏官·太仆》:“大丧,始崩,戒鼓传达于四方。”在大丧中,击鼓,使其传达四方。
其七,驱邪除虫。《周礼·秋官·壶涿氏》:“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驱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沈之,则其神死,渊为陵。”[18]郑注:“炮土之鼓,瓦鼓也。”[19]
而在史前时期,鼓乐可能更多地用于庆典宴席、集体舞蹈、劳动号子、男女相悦、召集民众、驱邪除虫等活动中。
2.陶钟
陶钟在新石器时期考古发现中极为少见,目前仅知唯一的一件是1955年陕西长安县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前2000年,其造型十分接近商代的青铜乐器铙,又有人称之为陶铙,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泥质灰陶,体短而阔,呈长方形,横剖面近似椭圆形。腹中空,前后壁略薄,两侧壁略厚,下口齐平。圆柱形实心甬,上粗下细,顶端呈圆形。舞平,甬与舞相接处,两侧各有一圆孔,可以悬系。通高12.5、甬长5.6厘米,下口长9.4、下口宽5.3厘米[20]。(图1-21、图1-22)
图1-21 陕西长安龙山文化陶钟
图1-22 陕西长安出土陶钟
3.石磬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考古工作者在榆林市榆阳区古塔乡一处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龙山时代晚期聚落遗址——李家庙遗址曾调查发现一件石磬。石色为青黑色,质地坚细,硬度较高,整体呈梯形,长34厘米,宽20~29.5厘米,最厚处7厘米,重量10.75千克。石磬左侧棱断面与底部断面较直;上侧棱呈不规则弧状;右侧棱系一面敲凿浅槽断面,磬的两面系最初选取板状石材时的揭离面,虽有起伏但显得平整,经后来多次使用,表面光滑;磬的一角有对凿的圆孔,内径1.5厘米,孔壁磨光。调查者认为,石磬边棱的“耳窝”状敲击点为采用碰砧法有意为之,以此做出不同的音调和音色。这是折磬出现前的原始形态。(图1-23)
图1-23 榆林市李家庙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石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