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陕西大音希声:古代陶埙的起源与特点

陕西大音希声:古代陶埙的起源与特点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壎今写作埙,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吹奏乐器,故又称“陶埙”。[3]陶埙这一原始吹奏器的产生,应该说与古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两件形似“口哨”的陶埙应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它的形状略如橄榄,两端尖而长,中径略呈圆形,一个顶端有一个圆孔,另一个的吹孔贯穿上下两端,从形制方面看,很接近后来的陶埙。

陕西大音希声:古代陶埙的起源与特点

1.埙

我国古代的乐器按材质分类,可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史称“八音”。埙是土类乐器的代表之一,壎《说文·土部》:“乐器也,以土作,六空,从土熏声。”壎今写作埙,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吹奏乐器,故又称“陶埙”。关于古代造埙的传说很多,《通历》“帝喾造埙”,《世本》“埙,暴辛公所造”,《拾遗记》上说:“庖牺氏易土为埙。”[3]

陶埙这一原始吹奏器的产生,应该说与古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民族志》我们可以发现,在鄂温克族中人们用木质哨子模仿母鹿的声音诱捕公鹿,它是人们在狩猎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工具,最初陶埙的发明也是如此。

细观其形,是用陶土捏塑而成的,外形呈卵形、兽形、橄榄形、宫形等多种,中空。有的仅有吹孔,有的吹孔、音孔俱全。运用时主要是通过气息冲击吹孔边棱,引起埙体内气柱振动而发出声音;吹奏时能否准确地表现出该陶埙的固有性能——音高、音色、音质等,除取决于埙体自身的形制、材质外,还与吹奏者发出气息的强度以及冲击边棱的角度密切相关,吹奏者的经验与技术水平对埙类乐器的测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埙的器形多种多样,有卵形、橄榄形、圆形、管形、鱼形等。《三礼图》:“大如鹅卵,谓之雅埙;小者如鸡子,谓之颂埙。”可见,埙根据其大小,又可分为雅埙和颂埙。《周礼·瞽矇》:“瞽矇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三礼图·埙》:“凡六孔,上一、前三、后二。”这就告诉了我们埙是一种吹奏乐器及其大致构造。

旧唐书·音乐志》言:“埙,熏也,立秋之音,万物将黄也。”从这些文献资料来看,关于埙,古人考虑的问题更多,不单是关注其音色。《乐书》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

在古代,经常将埙和箎这两种乐器放在一起使用,埙是一种用土制成的乐器;箎是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表示一种和谐的关系。古人常说“如埙如篪”,意思是像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多来比喻兄弟和睦。《诗·大雅·板》有“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出此三物,以诅尔斯。”

我们知道埙发出的声音比较低沉、中和,而据文献可知,汉末刘熙在《释名》中形容箎声“如婴儿啼声也”的娇嫩,魏晋南北朝沈约在《咏箎诗》中用“雕梁再三绕,轻尘四五移”来形容箎清澈明亮的声音,箎的清亮之音和埙的低沉之音相和,和谐婉转。古代多有文人墨客对这种箎、埙之音进行过描述。

【延伸阅读】

唐代郑希稷的《埙赋》为我们讲述了埙的制作方法、埙的形制特点,以及我们所赋予埙的一些美好品德,表达浓厚的赞美之情:

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于是挫烦淫,戒浮薄。征甄人之事,业暴公之作。在钧成性,其由橐。随时自得于规矩,任素靡劳于丹雘。乃知瓦合,成亦天纵。既敷有以通无,遂因无以有用。广纔连寸,长匪盈把。虚中而厚外,圆上而锐下。器是自周,声无旁假。为形也则小,取类也则大。感和平之气,积满于中。见理化之音,激扬于外。迩而不逼,远而不背。观其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清浊靡失。将金石以同功,岂笙竽而取匹?及夫和乐既翕,燕婉相亲。命蒙瞍鸠乐人,应仲氏之篪,自谐琴瑟;亲伊耆之鼓,无相夺伦。嗟乎!濮上更奏,桑间迭起,大希之声,见遗耳。则知行于时、入于俗,曾不知折杨之曲。物不贵,人不知,岂大雅守道之无为?夫高则不偶,绝则不和。是以桓子怠朝而文侯恐卧,岂虚然也!为政者建宗,立乐者存旨,化人成俗,何莫由此。知音必有孚以盈之,是以不徒忘味而已。

唐代钱起《京兆尹厅前甘棠树降甘露》中述有“济旱露为兆,有如埙应篪”。

南宋程大昌《临江仙》中有“遥认埙篪相应,为传珠贯累累”。

宋代张榘《水龙吟》中说:“嚼徵含商,振金敲玉,埙篪相和。”

陕西考古发现的陶埙有以下几处。20世纪50年代,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居住区外的地层中曾出土有两件陶埙[4]。均为泥质黑陶,陶质坚硬。这两件形似“口哨”的陶埙应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它的形状略如橄榄,两端尖而长,中径略呈圆形,一个顶端有一个圆孔,另一个的吹孔贯穿上下两端,从形制方面看,很接近后来的陶埙。[5](图1-2、图1-3、图1-4)

图1-2 半坡遗址出土陶埙

图1-3 半坡遗址出土陶埙

(www.daowen.com)

图1-4 半坡遗址出土陶埙

20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有三件陶埙,其中两件出自姜寨遗址M358多人二次合葬墓第二层的一具遗骸旁,两埙一大一小。另一件出自墓葬区地层第五层内,通体饰细绳纹,棕红色,陶质坚硬[6]。(图1-5、图1-6)

1976~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铜川李家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一件彩绘陶埙。泥质红陶,器形如橄榄,中空,上下各有一小圆口,腹大成弧状,器壁较厚。器身上部绘有折条状黑彩。通高7.7、最大径11厘米[7]。(图1-7)

图1-5 临潼姜寨遗址出土陶埙

图1-6 姜寨遗址出土陶埙

1982年,淳化县夕阳村黑土嘴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件黑豆嘴陶埙,此埙系细泥红陶,捏制,边棱有黏合和修刮痕,器形如枣核,扁腹,腹部有并列两按孔,通高3.2厘米,腹径3.0厘米,吹孔径0.5厘米,左按孔径0.3厘米,右按孔径0.4厘米,壁厚1.4厘米。

图1-7 铜川李家沟遗址出土陶埙

2008年,在陕西省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遗址曾发现有一件陶埙。关于杨官寨遗址的性质,据推测其应是庙底沟文化时期一处中心聚落。这件陶埙,泥质灰陶,呈两个圆锥对接状,最大腹径附近有一大两小三个孔。素面磨光。腹径6厘米,高5厘米,大孔径0.8厘米,小孔径0.5厘米。[8](图1-8)

1987年9月,文化部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吴钊先生曾对半坡、姜寨遗址出土的陶埙发音性能和音高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半坡遗址一件无按孔;另一件下端一侧有按孔,经吹奏,可吹出一个小三度音程,能模拟鸟鸣和吹出高亢嘹亮、清脆悦耳的多个乐音;姜寨遗址M358出土的陶埙一大一小,均为泥质灰陶,陶质疏松,形似橄榄,上有一吹孔,无按音孔;墓葬区地层第五层内的埙体形似蜜桃,顶部有一个吹孔,表面一侧开有大小两个按孔,这是已知年代最早的圆腹蜜桃形陶埙。[9]两个无音孔大小陶埙,均可比较容易地吹出两个以上不同频率的音乐,而仅有的一枚两音孔陶埙,除用全闭、开右孔、开左孔及全开四种按法吹出四个不同频率的音乐外,还可用全闭变换角度吹出其他两个不同频率的旋律,可吹出大二度、小三度和纯四度三种音程。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大型歌舞剧《兵马俑》以及各地方戏曲等都出现了大量的埙乐作品,并且涌现出《风竹》、《楚歌》、《遐思》等优秀的埙独奏曲。

图1-8 杨官寨遗址出土陶埙

可以想见,古代生活在关中平原的人们,对音乐的创造可谓独具匠心,同时也昭示着人类文明曙光的到来。

2.号角

号角为陶制,形如牛角。目前全国共发现五件,其中四件出土于山东大汶口文化墓地,一件出土于陕西华县井家堡仰韶文化墓地。这种牛角状陶号能吹奏出音质洪亮的声响,可能作为狩猎、战争时集合或发号施令之用。由于陶号声响缺乏明显的旋律和节奏,故有人认为陶号声是一种阴阳交感的信号,而陶号实际上是古代巫师用来招魂送鬼的法器。[10]

1976年陕西华县井家堡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墓葬出土的号角,出土时位置在墓主人骨架左侧偏上处,泥质粗灰陶,用泥条盘筑法筑成,形如去尖的黄牛角,呈弯曲号筒状,角口齐平,口沿一侧有两个并列的圆形小穿孔,吹嘴斜平,外附泥片加厚。下部体表饰两道横向平行的刻划弦纹。[11]古有鼓角齐鸣,战鼓响、号角鸣,用来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这里的鼓是指战鼓;角是古代军队中的乐器,即号角。“吹角连营”也是这个意思,指整个军营中吹响着进攻的号角。这些都说明号角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乐器,主要用于军事指挥。(图1-9)

图1-9 华县井家堡遗址出土陶号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