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说:“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我们在日常的听课中发现,老师们往往不太分得清精读与略读的功能定位,要么将略读课文几乎等同于精读课文来上,要么将略读课文“粗略”甚至是“忽略”地上。那么,怎样把握略读课文的“度”呢?《少一个马掌钉》是一个比较好的范例。
教学略读课文时,往往要运用到多种阅读方法:浏览、跳读、扫读、细读等。《少一个马掌钉》在安排学生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时就提出“快速阅读课文”的要求,因为是整体把握,所以阅读的速度可以快些。在学习战争过程和结果的时候选择性地直奔主题读,让学生理清查理国王战败的连锁原因,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粗略”的,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脱口说出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而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战败的“顶真”句式的归纳,不用心读文本,做不到。这一环节中,老师也有“精”的安排,“绝望”地到位地读国王的话,最后最“精”的安排在“马掌为什么会掉落”的追因上,也就是谁对此事负有责任?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孩子书读得不深或者独立阅读能力、思辨能力不强的,可能只能想到马夫、铁匠有责任而不会想到国王自己也有责任。这节课听下来,我向郴州市九完小教这个班语文的老师致敬,孩子平时养成了很好的读书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们的思考结论都是通过读课文,从关键词句中发现总结的。如,孩子说“请大家看到第xx段‘凑合凑合’一词,说明……”体现了孩子有真实、深入的学习及思维过程。略读课文的教学,总的来说就是要“略中有精”。(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