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就像它的名称一样,意在突出其实用性。阅读这类文本就是需要了解和掌握实用类文本中所揭示的知识,从而为扩充背景知识的范畴,为人的发展尽可能奠定宽厚的背景知识基础。对于实用类文本,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中重点介绍的是新闻和传记,选修教材中也只有新闻和传记两个板块的内容。除了大力提倡实用文的粤教版语文教材中选用了报告之外,其他的必修教材都只选用了新闻、科普文等。而且,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实用类文体在教学过程中都处于一笔带过的境况。因此,对实用类文本教学内容的关注也远远低于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下面就结合传记的案例来谈谈在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内容中应该如何实现语言训练的内在要求。
很显然,从教学内容的三个层面来说,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内容与文学类、论述类文本的教学内容是存在显著差异的。无论是新闻、传记、报告抑或科普文,语言的通俗性和晓畅性都是首要的前提,不会有什么微言大义需要分析和揭示。传记、科普文也要求语言明白、易懂,而报告作为一种公文,语言必须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不能含糊。实用类文本语言的简明扼要实现了“一看就懂”的目标,从而导致了对这种文体的忽略和漠视。因为“一看就懂”,所以也就没什么东西可教,然后就是简单地一笔带过。“一看就懂”指的是借助语言的媒介和手段的作用实现对文本信息的准确领悟,因此获取实用类文本的信息——关于何人在何时何地发生何事的信息。对于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内容来说,所谓获取信息,主要不是指文本的事实信息,而是指在文本的叙述中所隐藏的信息。通过对事实、背景和意图,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的辨析,使学生成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与此相对,文学类文本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促进情感的丰富、细腻和完善。通过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的协同合作,从而促进学生个体在理性和感性、情感和逻辑、审美和批判的协调发展,促进个体完善。
预习提示
1.你以前读过传记吗?如果读过的话,再找出来,重新读一读。如果没读过的话,那么就到图书馆或者新华书店找一本孙中山先生的传记读一读。
2.认真读一读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尽可能阅读《世纪伟人——孙中山》原著。
3.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于父母、亲戚、邻居等力量,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索孙中山的事迹,整理孙中山大事年表。
整体感悟
1.这篇文章以什么线索叙述孙中山先生的事迹?
2.文章所选用的材料有何特征?
关于标题
任何一篇文章对标题都是非常讲究的。根据链接材料之一,回答本书的标题是否体现了艺术性?请解释说明。
链接之一:文章命题的艺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书看报总是首先看标题,好标题有先声夺人的功效,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命题的方法是很多的,有的反映文章的体裁,如《狂人日记》;有的用主人公的名字,如《孔乙己》;有的向读者提出了问题,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有的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时间或地点,如《海上日出》《黎明的河边》;有的运用揭示主题的语句,如《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在命题时讲求艺术性,则能使标题优美、醒目、多情、独具一格。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⑴比拟式。如《小鸟在歌唱》《流泪的蜡烛》。
⑵比喻式。如《写文章要有材料仓库》。
⑶对偶式。如《桃李满天下,校友遍神州》。
⑷排比句。如《瞎子·秃子·痛子》《前途·理想·事业》。
⑸双关式。如鲁迅的《药》、叶圣陶的《夜》巧用双关,含蓄而深刻,内容不同,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⑹设问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⑺对照式。如《寸有所长与尺有所短》《死海不死》。
⑻象征式。如《路标》《子夜》。
⑼夸张式。如《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个直冲云背的中国人》。
⑽层进式。如《个人·集体·国家》《过去·现在·将来》。
⑾借用诗文佳句式。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功夫在诗外》。
⑿借用歌词式。如《谁不说俺家乡好》《潇洒走一回》。
⒀古今名句式。如《不动笔墨不看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⒁引用谚语、口语式。如《笑一笑,十年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⒂用典式。如《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班门弄斧,何罪之有》。
⒃成语式。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⒄违反常规式。如《太阳从西边出来了》《7+1>8》。
⒆使用突异性矛盾性语句式。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三十六的“小伙”当了新娘》。
⒇形声回环往复式。如《职称和称职》《太平村里不太平》。
文本研读(www.daowen.com)
一、了解传记的文体特征
1.阅读链接材料之二《放言述说生平事》,归纳传记的文体特征。
2.根据链接材料之三,分析《“布衣总统”孙中山》一文如何体现传记的真实性、文学性、细节性和选择性特征?
3.真实性要求传记所叙述的事情是完全真实可靠的,而文学性就意味着想象的存在,而想象就很难保证事情的真实可靠。那么,传记该如何调节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矛盾?
链接之二:放言述说生平事
参见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第59-60页。(略)
链接之三:传记的文体特征
传记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除了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基本特征之外还有细节性和选择性。传记关注细节,注重通过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传记并不是记叙所有的人生事件,而只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来刻画人物。
二、领悟传记的思想感情
1.孙中山先生作为“世纪伟人”,本书体现了他在哪些地方“伟大”?具体通过哪些事例表现出来?你还能不能找到其他的事例来证明他的“伟大”?请举例说明。
2.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对我们今天的成长有什么启示或作用?
三、把握传记的写作手法
1.根据链接材料之四,“春秋笔法”的意思是说进入读者眼帘的传记作品都是“好人好事”“名人名事”“伟人伟事”。你如何看待传记中有选择性地记载传主“好事”而回避“坏事”的做法?
2.链接材料之五的“不虚美、不隐恶”的标准与孔子的“春秋笔法”显然存在矛盾。你觉得哪种方式在传记写作中更值得推崇?为什么?
3.对于“春秋笔法”和“不虚美、不隐恶”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写作原则和态度,作为读者,我们如何判断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原则和态度?从图书馆、新华书店或其他地方搜寻不同版本有关孙中山的传记资料,比较不同版本的传记写作以哪种原则和态度为主。
4.根据链接材料之六,你觉得尚明轩《孙中山传》的片段有没有用到“春秋笔法”?为什么?《“布衣总统”孙中山》有没有用到“春秋笔法”?
链接之四:春秋笔法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一面。历史上,左丘明最先对这种笔法做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为,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而言的,大事从简或曲笔。
链接之五:不虚美,不隐恶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称赞《史记》“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但,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其中的“不虚美,不隐恶”可以看成评价历史传记好坏的基本标准。
链接之六:尚明轩《孙中山传》片段
尚明轩的《孙中山传》里有这样的描写:“太平天国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清朝统治者的狰狞面日,在孙中山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埋下了革命思想的种子。”“这时,孙中山已经隐隐地察觉到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拓展运用
按照传记的要求,选一个熟悉的人,写一篇传记。可以写自己,那就写成自传;也可以写家人和朋友。
拓展阅读
1.命樟华:《论古代传记的写作目的》,《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2期,第45-48页。
2.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姜萌:《让材料自己说话——浅论当前历史传记写作的一种趋势》,《史学月刊》2007年3期,第79-85页。
4.罗勋章:《传记文学写作中的叙事伦理》,《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6期,第87-89页。
下面将基于《“布衣总统”孙中山》的案例来说明实用类文本中应该怎样体现语言训练的目标。
第一,基础教育的实用性决定了“内容”的教学只是基础的环节,只是为了扩充背景知识的范畴。只有“方法”和“原理”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核心。对于实用类文本来说,文本的实用性和基础教育的实用性体现了殊途同归的内在旨趣,因此,对于实用类文本的教学内容来说,对文本实用性的关注也就成为不二的选择。而实用性显然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方法和原理。通过内容的掌握进而掌握组织内容的方法,并最终体现为指导方法的规律性原理的把握,这就是教学内容的生成路径。对于实用类文本来说,掌握内容始终是基础性的。
在这个基础之上,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来组织内容,这些方法的掌握就是为了“举一反三”,从而体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标。对这句话的理解,关键体现在“教”什么的差异上,是教“内容”“方法”还是“原理”,不同的选择就体现为截然不同的效果。作为背景知识的“内容”永远都只能是零散的“砖瓦”,而要形成美观实用的房屋,就少不了方法的组织,而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对内容组织的多样性,并最终体现为“房屋”的差异性,这就意味着单一方法内在的可迁移性局限,在某一篇文章中所运用的方法并不一定就等于其他文章中所运用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提炼和升华,转个为类,上升到对“原理”的掌握。只有实现了这个目标,多样化的方法才真正体现了“举一反三”的可迁移性作用,从而使方法具备了普遍的方法论价值。
第二,对于具体的实用类文本来说,无论是新闻、传记、报告还是科普文都需要实现从“内容”到“方法”再到“原理”的升华。对于新闻来说,组织新闻信息的方法从外在的行为结果来说就体现了新闻的结构。新闻创作者内心有什么样的思维结构,就会通过恰当的方法选择呈现出来,而其呈现出来的行为结果就体现为新闻的结构。因此,对写作方法的分析也就可以体现为对作品结构的分析。比如新闻的“金字塔结构”和“倒金字塔结构”,这两种结构有什么内在的差异性?对于某一篇具体的新闻作品来说,作者选择其一的依据何在?如果换成另一种新闻结构,在具体的写作方式和材料组织上又有何差异?这些问题显然就应该成为新闻教学内容选择的方法论依据。而传记的重点也就应该落脚在材料组织的方法论选择,不同的材料组织将体现作者不同的思维观念,具体的内容将结合上面的案例再详细分析。而报告和科普文的差异就在于内容的重要性,因为报告和科普文中所揭示的内容对读者来说都是未知的,而这些未知的内容对读者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非知不可的,如果不知道就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于这两种文本来说,关键的环节是让读者了解内容,但让读者了解内容的方式存在内在的差异性。这种方式的差异性是由二者内容的差异性决定的。对于报告来说,它的内容体现为事实信息的宽泛性和复杂性,因此它就试图通过客观的叙述事实来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而科普文的内容具有事实信息的前沿性和专业性,因此它就只能借助于修辞手法等方式使前沿专业的事实信息变得浅显易懂。内容的差异性决定了表现方式的差异性。对于学生来说,了解内容的差异性就体现为文体特征的把握,而文体特征的把握又将上升到“方法”和“原理”的层面,这就体现了教学的内在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内容”上升到“方法”和“原理”,从而实现阅读过程中从“原理”到“方法”再到“内容”的还原,这就是阅读教学中“教是为了最终的不要教”的转化路径。
第三,具体到本案例来看,对传记“内容”的把握放在预习环节,这样的处理有其现实的针对性和必要性。预习还要求整理大事年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利于检索信息,整理材料和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②掌握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可以成为“例证”传记真实性的材料;③培养求实的精神和态度;④体现了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传记文体特征的把握只是传记教学的基础。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说,传记的文体特征和思想情感紧密相连,而背后的逻辑支撑就是原理性的方法选择,这体现为对“春秋笔法”和“不虚美,不隐恶”的传记写作态度和原则的不同体悟。文体特征的“真实性、文学性、细节性和选择性”决定了思想情感体现与其他文本的差异性。“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矛盾为原理性的方法选择提供了探究的前提。而事实和细节的选择性又决定了传记思想情感的导向性。文体特征和思想情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导向原理性的方法选择:“春秋笔法”和“不虚美,不隐恶”的传记写作态度和原则的局限性。在对两种写作态度和原则的比对中终将发现二者之间内在的矛盾性和统一性,这对于传记写作来说,无论哪种方法都仅仅是手段而已。手段的有效性与否与手段本身无关,这就体现了教学观念的多元统一性,通过截然不同、矛盾对立的观点对比,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提升思维的宽厚度和深刻度,为辩证多元的思维创新能力塑造提供方法选择。无论是对传记文体特征的把握还是对思想感情的观照,始终没有脱离语言训练的轨道。通过语言的训练,语文教学内容不仅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讲解—分析—评价—规范”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作用下,实现了“基本知识—方式方法—行为习惯—思维品质”的内在提升,从而实现了学生从“语识—语义—语用—语感”的发展演变,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