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语文教学与思维创新的分层方法

语文教学与思维创新的分层方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王荣生的分析,语文教师是这样生成语文教学内容的:①按教参所提供的结论去“理解”选文;②“揣摩”教材编撰者的“意图”;③“想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即使思考和练习题能够体现语文教材编者的“意图”,但是教材中的思考和练习题在教参中有明确的答案,只有这个答案在教参中是明确的。因此对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不需要“揣摩”的。语感的形成是语文教学活动的行为结果。图2-4语文教学内容分层示意图

语文教学中,文选型语文教材呈现的只是语文教材的教材内容,而不是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王荣生的分析,语文教师是这样生成语文教学内容的:①按教参所提供的结论去“理解”选文;②“揣摩”教材编撰者的“意图”(即“思考和练习”题);③“想出”具体的“教学内容”。

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内容生成的路径,但是在课改的语境下,这种路径选择出现了阻碍。

(1)教参的结论越来越不确定。换言之,教参中有关语文教材中的“问题”的结论越来越多元化,它只提供了研讨问题的思路,并不是结论。当然,思路的可行性另当别论。

(2)思考和练习题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教材编撰者的“意图”,只要比较不同版本同一选文中的思考和练习题就可以明确地看出来。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将同一篇选文做不同的处理,而思考和练习题居然相差无几。那么这怎么能够体现出教材编撰者的“意图”?

(3)即使思考和练习题能够体现语文教材编者的“意图”,但是教材中的思考和练习题在教参中有明确的答案,只有这个答案在教参中是明确的。因此对语文教师来说,这是不需要“揣摩”的。

(4)具体的“教学内容”怎么“想”出来?或者说“想”出“教学内容”的路径何在?来自于经验,通过自己在教参上、网络上、书本上、自己读书时教师的讲解等不同的方式获得对某一篇选文的具体教学方法,然后再将课文中的教材内容附会到教学方法之上,按照通常的教学逻辑进行教学。(www.daowen.com)

当然,上面的分析是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状况,不包括研究型教师发挥语文教材编者的功能而生成合乎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才会出现当前语文教学中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的教学内容。那么,语文教学面临的艰巨任务就是如何生产出符合教学需要的语文教学内容。上面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论述了语识、语义、语用和语感的内在意蕴和外在形式,这种阐述对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分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语识处于语文教学的底层,为语文教学活动提供基础性的背景知识。语文知识的泛知识性特征为丰富和扩充语文背景知识的范围提出了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要想让语文知识发挥背景知识的作用,而不是成为散落一地、杂乱无章的珍珠,就应该将知识纳入特定的逻辑结构。只有形成了严密的逻辑结构,背景知识才会显示它的力量,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所以,布鲁纳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一门学科的课程应该决定于对能够达到的,给那门学科以结构的根本原理的最基本的理解。”

在语义和语用的范畴理解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就属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意义探究过程。语文背景知识的深厚性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意义探究过程顺利有序进行的基础和保证。而语义和语用的探究过程又可以进一步深化语文背景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对语义和语用的探究过程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背景知识的范围,更可以深化语文背景知识的结构,从而共同塑造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形成是语文教学活动的行为结果。语识、语义和语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相互作用为语感的形成创造了积极的条件。通过有意识的逻辑分析和无意识的直觉感知,形成语言敏感性。这个过程揭示了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个体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从而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视角。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就应该立足于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有效性和适应性,从背景知识的深厚性、意义探究的深刻性、语言感知的敏锐性三个角度来切入,宽基础,深探究,敏行为。如果从学生掌握语言运用有效性和适应性的角度加入语文教学内容的设定,那么语文教材的编撰、语文课程的制定也就有了内在的根据,这种“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才应该是语文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图2-4 语文教学内容分层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