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李海林、王尚文等很多其他的语文教学研究者一样,他们都把语感教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点来看待,这种观点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过他们眼中的语感教学有些许的差别。王尚文的观点认为“语感中心说”是语文教学新的路标,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也许可以简称之为‘半意识的言语能力’”。李海林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语感中心说”,认为语感是“言语智慧教育的心理学描述”,而从语文能力的角度来说,语感就是语文能力的心理学表达,因此,“语文能力目的论也就转化为语感目的论”。
无论是李海林还是王尚文的观点,以及上文中李海林所阐述的语感的三种定义:感觉说、直觉说和同化说,他们都存在将语感“神秘化”的倾向,没有关注到语感形成过程中的逻辑力量,尽管李海林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依然用“直觉同化”来概括语感的本质。皮亚杰的同化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即在儿童发展中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也就是说,当儿童在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与自身原有图式相吻合的经验时,就会加以同化。反之就会打破原有图式来顺应新环境。这个过程的发生更多地应该是直觉或感觉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幼小婴儿尝试着去抓一个悬挂客体”以证明同化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将语感导向了心理学中带有“神秘”色彩的概念,那么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危害将是显而易见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和把握这个概念?又应该通过怎样的教学内容来实现语感教学的目标?怎样考核语感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显然,从教育学的视野来看,将语感导向心理学的视野只能导致语感教学走向现实的困境。
为了将语感教学引入科学的教学轨道,这就需要重新理解语感和语感教学的内在本质。无论是感觉说、直觉说还是同化说,他们揭示的都是语感的形成机制,这是心理学的形成机制。简单地说,这种形成机制的结构就是要形成对语言的敏感性。因此,从语感形成的结果来看,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这个敏感不仅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否则敏感可能就只是暂时的。要想实现对语言自始至终、完整统一的敏感性,就需要建立语言逻辑的内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举一反三”的语言敏感性。语感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语言形成规律的有意学习的积淀,然后形成对语言的有意学习,从而实现一种语言敏感性。
对语言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并不需要单独的语文教学来实现,即使从没进过学校的人一样拥有语言的感觉。这是因为语言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习得和学得。通过习得就能够获得语言的感觉,甚至也有可能获得比较敏锐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语文教学的目标要实现的语感肯定不是这一种,而是要形成建构于逻辑分析和直觉领悟方法结合之上的语言敏感性。按照王宁教授的观点,语感应该是一种语言修养。良好的语言修养可以通过以下参数进行检测。(www.daowen.com)
(1)语言材料把握的数量和质量。质量包括准确度、系统性和自如程度。
(2)表现为语用效果的语用能力:①内部能力:语料选择的能力和与语用同步的思维强度;②外部效果:说话的流畅性、感染力、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和语言风度;听话的理解力,阅读的速度和通过语言吸收思想的深度。
(3)学习能力:语感形成的快慢、优劣,对语言现象的敏锐程度,解释语言现象和总结语言规律的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只有这样的语言修养才与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相匹配。如果将语感理解成“感觉”“直觉”或“直觉同化”,不仅窄化了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包括了消解语文教学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