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主要从揭示语义和语用区别的角度对语义和语用的含义进行了论述。在语文教学中,对语义和语用的看重更多地体现为二者的融通,因为语义和语用都是立足于“意义”的研究,而“意义”的阐述又是语文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就有必要从“意义”的角度对语文教学中的语义和语用进行融合性的探讨。当然,不容否认的是,这种融合性的探讨丝毫不能掩盖语义和语用的内在差异。在语文教学中,语义和语用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上文已经从二者的根本区别上阐述了语义和语用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客观存在的。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的运用首先体现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其次就体现在听、说、读、写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我们研究语文教学问题的立足点是在学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因此语言的运用也在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为实现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听、说、读、写奠定基础,以体现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根本目的。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只能通过不断地运用语言实践而实现,只有通过不断地听、说、读、写活动才能实现个体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而语义和语用的范畴就体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过程之中。
首先看一个阅读的例子:
“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地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鲁迅《祝福》)
这段选文来自鲁迅的小说《祝福》,位于原文的倒数第四和第五自然段,很多高中语文教材都选用了此文。小说是叙事的艺术,这一段文字就是叙事的典型。对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叙事手段,也是小说经常采用的一种叙事手段。这一段选文有一个简单的对话,四婶对祥林嫂说了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下面一段就是祥林嫂在接下来半年时间里一连串的行为变化。从行文结构来看,四婶的一句话与祥林嫂的变化具有内在的因果性,但又不符合日常的生活逻辑,这就是小说的艺术,通过叙事来揭示内在的矛盾,从而扩充其艺术张力。下面就从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分析这段话,这是阅读教学经常进行也是必须进行的教学流程。
首先看四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从语义的角度来说很好理解,就是让祥林嫂不要拿前文提到的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作为一个女工,做这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四婶为什么不让祥林嫂拿?很显然,这个问题就属于语用学的范畴了。从语用学的范畴来理解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意思:
(1)觉得祥林嫂干的事情太多了,很累,想让她先休息会。况且剩下的事情也不多了,四婶自己做完就可以了。
(2)担心祥林嫂在拿酒杯和筷子这两件事上出现纰漏,影响祭祀活动的展开。
(3)想让祥林嫂先干别的活,干完了再来摆放酒杯和筷子。
(4)按照鲁镇的习俗,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应该是由主人来摆放的,而祥林嫂不知道,为了不伤及她的自尊心,所以四婶间接提醒她。
(5)按照鲁镇的习俗,嫁过两个丈夫的人不吉利,不能摆弄祭品,否则祖宗就不吃,也是对祖宗的不恭敬。(www.daowen.com)
仅仅从这句话本身来说,这五种解释都是有可能的,但到底哪一种情况符合四婶本身的意思呢?这就需要借助于这篇文章的语境了。从这篇文章的语境来说,应该是第五个解释更符合四婶的意思。因为在文章的前面有这样的说明:
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菜,只好自己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因为后面她按照柳妈的建议去土地庙捐了门槛,按理说通过这一次“救赎”她已经获得了“新生”,所以就无所顾忌了。但在四婶眼里,土地庙的门槛不可能消除祥林嫂身上“不吉利”的名分,所以无论祥林嫂付出什么努力,依然不能改变她的宿命。四婶和祥林嫂之间的对话很好地体现了格赖斯会话理论的“合作原则”:量准则上没有多余的信息,质准则上真实地传递了信息,在关系准则上能够很好地体现二人之间的关联性,在方式准则上清楚明白地表达了意思,这从下面篇幅很长的一段祥林嫂在接下来半年里的行为变化就可以看出来。
最直接的表现:炮烙似地缩手、脸色变作灰黑、不再去取烛台、失神地站着;第二天的表现:眼睛窈陷、精神更不济、很胆怯,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主人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半年来的表现:头发花白、记性尤其坏、常常忘却了淘米。
语文教学中语义和语用,我们通常以言表之义和言下之意代之。
言表之义即为语言本身的意义,而言下之意即为语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其中言表之义是言下之意的前提和基础。这从另外一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来: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鲁迅《拿来主义》)
这是一个引用过的例子,在此处也很有说服力。为什么鲁迅要加一个“了”字?其实删掉更好,因为语言更流畅,更简洁,也就更加符合格赖斯会话理论的“合作原则”。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从语义学上来解释“了”字的意蕴。汉语中用“了”字表示完成,比如:“吃饭”和“吃了饭”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表示动作的进行,而后者则表示动作的完成。这两句话也一样,鲁迅的原文增加一个“了”字就表示动作的完成。到此以后,就可以进入对这段话的语用分析了,借助于语境,在作者写这篇文章之前,大家都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当时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实行“拿来主义”,而现在作者认为应该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实行“拿来主义”,所以他就用一个“了”字表示完成。
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分析可以归纳出语言交际过程中的教学价值。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交际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的“意义”的阐述,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关键和核心。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需要立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人的语言智力因素、语言环境的设定、语言符号的借鉴。为了叙述方便,可以将其简称为语智、语境和语符,用如下示意图表示。
图2-3 语言交际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