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语感的个体差异性与语文教学》

《语感的个体差异性与语文教学》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语感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现代汉语词典》中作为名词的“感受”指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和体会。感受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将语感定义为“感受”就意味着语感的个体差异性,这是毫无疑问的。实际上,当前对语感的描述就存在“神秘主义”的倾向。把语感定义为“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这就需要首先明确“直觉”的意思。语感是原有的言语结构与新的语感材料在个体心理上的联结,从而使原有的言语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言语结构。

《语感的个体差异性与语文教学》

对语感的理解是存在差异的。按照李海林的考证,对语感的定义有二十余种,他将之前出现的语感归纳为两种类型:感受论和直觉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语感同化论的观点。感受论者把语感定义为“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直觉论者把语感定义为“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而在《言语教学论》中,李海林在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语感观,认为语感是“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

王尚文在他的专著《语感论》中对“语感”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按照他的分析,语感“专注于人对言语的感知、领悟和把握,涉及语言的发展和言语的生成和理解,语感之‘感’与‘美感’‘乐感’之‘感’相同,只是所感的对象为‘语’——言语。所谓‘感’,往深奥里说,深不可测,人类至今尚未完全揭示出它的奥秘;往浅显里说,感觉庶几近之。”当王尚文这样来阐述语感时,李海林就可以把其归为“感觉说”一类了。

把语感定义为“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这就需要首先明确“感受”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中作为名词的“感受”指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和体会。“感受”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但林崇德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却没有收录这个词,可见对“感受”这个词的理解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感受是个体的主观判断,不同个体对同一外界事物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感受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将语感定义为“感受”就意味着语感的个体差异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是感受具有不可完整名状、不可科学言说的特征,当这样来定义语感时就有可能给语感贴上“神秘主义”的标签。实际上,当前对语感的描述就存在“神秘主义”的倾向。(www.daowen.com)

把语感定义为“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觉”,这就需要首先明确“直觉”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将“直觉”定义为:“未经充分逻辑推理的感性认识。直觉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为依据的认识能力。”《辞海》中“直觉”指:“不经过逻辑推理就直接认识真理的能力。”《哲学大辞典》中“直觉”指:“人的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和认识能力。一般指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推理和演绎过程而直接获得知识的认识能力。”《心理学大辞典》中“直觉”指:“不经过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同一般的思维活动不同,是对事物的直接察觉而不是间接认识,时常在直接感知外部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纵观这些不同学科范畴内的“直觉”定义都可以发现:直觉是一种不经过逻辑推理而直接感知外界事物的思维创新能力。将语感定义为“直觉”也就意味着语感的获得是一种不需要逻辑推理而形成的语言感受能力。那么,语感的形成真的不需要逻辑推理的作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李海林的“同化说”借助了皮亚杰认知心理学中的“同化理论”。同化理论认为人们在认识客观对象时用已经形成的心理图式来解释和说明对象的过程,图式相当于人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揭示了学习过程中学习主体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新知识的获得就是原有认知结构在新知识作用下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语感是原有的言语结构与新的语感材料在个体心理上的联结,从而使原有的言语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言语结构。新的言语结构的形成过程就体现了个体的言语创造过程,因此,“所谓语感,就是建立在言语材料意义基础上的主体内部的言语创造。”在论述“言语的直觉同化”时又指出,语感同化是一种语用同化,而当语用同化难以实现时,言语主体就会回到“语构”——语汇和语法,甚至“语基”——语音和语义的结合物上寻求意义的获得。“这种通过语基、语构层级,根据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和语言成分,用逐层归纳演绎的方式获取意义实现言语同化的过程,是一种‘逻辑的言语同化’过程,也是对言语的逻辑同化。”很明显,李海林发现了逻辑在语感中的重要性,但他又不能放弃直觉的作用,因此,这种内在的矛盾就通过外在的行为显示出来:调和直觉和逻辑的矛盾从而混淆了直觉和逻辑的区分。但是二者的矛盾可以调和吗?从方法论来讲,直觉和逻辑是可以结合起来的,但二者在本质上却有根本的差异,试图调和二者的矛盾是不现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