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多种食材的绝妙混搭!揭秘鲜味的秘密

多种食材的绝妙混搭!揭秘鲜味的秘密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闽菜宴席佛跳墙。烹制佛跳墙期间需要人守着,3个半小时人不能离开。制作佛跳墙的海参食材将制作佛跳墙的材料摆入坛底煨制前,用荷叶密封坛口将泡发好的山珍海味依次摆入坛底。十几种主料、几十种辅料煨于一坛,各种食材互相渗透,既有交融的异香,又不失各自风味,中国各大菜系的菜品中,或许也只有佛跳墙能够做到如此华丽的呈现。

第五味——鲜,似乎永远是一个包含了无数种可能的复杂呈现,因为不同食材的不同搭配,会产生无穷变化的结果。要想领略这种复杂和微妙的极致与精髓,必须前往中国的一个地方——福建。

“良辰吉时已到,有请花轿入喜堂喽!”

福州文儒巷的闽菜馆里,正在进行一场典型的中国式婚礼。所有元素都力求突显传统风格,当然,也包括婚宴的菜品,其中,最经典的非即将登场的这道菜莫属。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佛跳墙

佛跳墙最早出现的时候,被称作“福寿全”。寓意吃了这道菜,地位和人生可以达到圆满。

闽菜宴席

佛跳墙。鲍鱼要发一个星期。为了它的登场,后厨需要花费一周的时间来准备和打理数十种食材

它不仅是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首席闽菜,更是鲜味元素极富层次感和可塑性的最佳代表。如此诱人的美味,扑鼻的香气从何而来?鲜味的秘密又在哪里?

福建背山面海,四季如春,食材异常丰富。古时,当地人就有喜食汤菜的传统并擅长制汤。福建厨师能在一种原汤中加上若干辅料,使原汤变化出无穷美味,素有“一汤十变,百汤百味”的美誉。

闽菜大厨姚建明平时在家颐养天年,只有在餐厅烹饪最重要的菜品时才会临场指导。

在福建,佛跳墙虽早有盛名,但真正走进国人视野,成为“高大上”菜品的代言,实现多层次的鲜味升级,却是缘于一个重要契机。

1984年,还是学徒的姚建明跟随师傅们来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对佛跳墙进行了6次改良,最终成功完成了迎接外国元首来华访问的国宴任务。姚建明也因此成为佛跳墙走出福建,变身享誉中外之国宴菜品的见证人。

1~5 制作佛跳墙的食材,依次为闽北花菇、瑶柱、海参、鹿筋、裙边

早年间烹制佛跳墙,多以鸡、鸭肉为主料,汤浓色褐,口味醇香却略嫌荤腻。改良后的佛跳墙,鸡、鸭和猪肉不再作为最后食用的食材,而是炒制后熬煮成浓郁的汤底备用。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每一种火候的精妙切换。(www.daowen.com)

烹制佛跳墙期间需要人守着,3个半小时人不能离开。因为烹制过程分别需要用到大火、中火和小火,先用大火滚开,然后改用中火,最后改用小火,慢慢地提取其中的精华。所以若无人看守,大火就把精华全部散出来了。

佛跳墙的鲜味基底是富含氨基酸的香浓高汤。之后,新的主角悉数登场。闽北花菇、瑶柱、海参、鹿筋、裙边……名贵食材的添加不仅仅能带来口感和营养上的提升,更实现了各层级鲜味元素在同一道菜品中前所未有的绝妙混搭。

中国沿海地区的人们,自古就有制作和食用干货求鲜的习惯。便于保存的同时,也产生了鲜味元素,比如,菌类所含的核糖核酸会大量转化成鸟苷酸,这就是干货通常比鲜货味道更浓郁更鲜美的原因。

不同的干货,泡发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花菇来说,用70℃左右的热水泡发,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鲜味口感。鲍鱼要泡发一周,海参一般3天就够了,鹿筋也要3天才能泡透,手感达到嫩、软的状态就可以了。

制作佛跳墙的海参食材

将制作佛跳墙的材料摆入坛底

煨制前,用荷叶密封坛口

将泡发好的山珍海味依次摆入坛底。此时的佛跳墙在氨基酸家族之外,又加入鸟苷酸家族的花菇、肌苷酸家族的瑶柱等海鲜,它们都散发出各自的“鲜味小天使”,彼此之间充分反应,使鲜味元素成几何倍数增加,鲜味口感也被无限放大。

用荷叶密封坛口,让荷叶的清香之气锁住这一坛充满无数鲜味分子的天地精华,再经数小时煨制,静待最后开坛惊艳的时刻。待这道菜一上餐桌,揭开坛盖,香气便弥漫整个厅堂,正所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人们品尝佛跳墙,在鲜香醇厚的滋味中,获得味觉、嗅觉的极致体验。这种滋味的美妙能够丰富人们对鲜美味道的认知,获得不同层级的鲜味感受。

我们吃到的蘑菇很鲜,它在嘴巴里面的鲜味像是一条很狭长的线;但当我们吃到鱼肉时,它是动物蛋白,它的鲜味就比较宽和丰满;但当你品尝到佛跳墙的汤时,你会感觉到整个嘴巴充斥了满满的鲜味,它有一个很长的回味时间,而且会让你产生一种很强烈的记忆感,这是很有冲击力的味觉体验。

十几种主料、几十种辅料煨于一坛,各种食材互相渗透,既有交融的异香,又不失各自风味,中国各大菜系的菜品中,或许也只有佛跳墙能够做到如此华丽的呈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