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会议准备,就是在开会前把能想到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好,避免自己在会议上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切实做到有备无患。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领导召开会议的真正意图,如果我们暂时弄不清,就要在会上少发言,甚至不发言,更不能轻易表明立场。如果是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议,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会议材料,多方了解会议内容,以便预想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从而尽量确保自己在会上进退有度和取舍得当;其次,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发言准备,有些会议是检查性的,需要汇报工作成果,发言就成了必要的内容;再者,会议可能用到的工具,也是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比如纸、笔、电脑等。
此外,会议期间手机应关机或保持静音,少喝水以防频繁去洗手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在穿着和用度方面不要比老板更高调等。
至于会议总结,就是在会后进行全面深入地思考,总结会议在进行过程中的利弊得失,一些适当的做法要巩固发扬,一些失当的做法则应尽快改正。这里存在一个比较难以认清的问题,即哪些做法是合理的,哪些做法是不合理的。对此,我们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利益原则,就是绝不能损害老板的利益,更不能损害老板的尊严。
会前做好准备,会后做好总结,在这种自我修养机制的保证下,我们就能够让工作会议成为我们的表演舞台。升职加薪也会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只是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总是被老板的做法弄得不知所措,很多领导召开的会议,看上去就是在浪费时间。对此,我们应该谨记,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会存在动机,老板的时间都很紧张,他们从来不会做浪费时间的事。开会同样也是如此,我们没有从中看到意义,只能说明我们还没有从中找到意义,或者我们还没有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
比如有些老板是理论学者出身,在他们看来,好好商量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所以会把大量精力倾注在会议上。一次不行,他们会觉得会议力度不够,或者自己讲述得不够清楚,因而会是越开越多,事情却越来越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和其他同事一起嘲笑领导无能,等着看他的笑话,甚至落井下石,还是积极主动领会老板的意图,帮助他圆满地完成任务,然后和他一起分享胜利果实呢?想法虽然只在一念之间,但是最终收到的效果,却可能是完全相反的。(www.daowen.com)
作为一名员工和下属,我们必须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尤其不能主观地想当然。老板要开会,肯定有他开会的目的,哪怕他的会议目的并不在工作上。
会前准备和会后总结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我们随时充满自信,因为我们对会议上的所有问题都了然于胸。很多人都会苦恼于自己无法建立自信,甚至想尽办法来进行锻炼和弥补,在他们看来,缺乏自信只是一种性格缺陷或者技巧不足。
其实,不自信往往是因为不确定,而不确定又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进行会前准备和会后总结,或者做了但不充分。我们应该看到,会前准备和会后总结机制是一种学习保障,目的就是为了促成我们不断成长。只要我们切实建立了这一机制,哪怕最初的起点很低,甚至成长过程很慢,也能够始终处于一种成长的状态,最终一定可以完成会议水平的打造。
在我们参加工作和进入行业之初,总是抱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成长总是很快,对于领导的指示也总能不折不扣地执行。然而,工作时间长了以后,随着我们对工作内容和人际关系的熟稔,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就会被不断地“腐蚀”,很多人都会过上得过且过的日子。对此,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事业还有所预期,哪怕仅仅想要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就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出现,就要立即进行改正。
当我们把这样的思想认识转移到工作会议上之后,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会前准备,同时做好会后总结,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直到养成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