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对偶修辞的定义及例子-《骈句修辞教学探索与实践》

对偶修辞的定义及例子-《骈句修辞教学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对偶”词条释义:①修辞格之一。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对偶”释义:①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932年陈望道出版《修辞学发凡》,其中对偶的定义是:“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作对排列成功的,都叫做对偶修辞。”唐诗律诗中,三四句和五六句必须是对仗,也就是对偶修辞。

对偶修辞的定义及例子-《骈句修辞教学探索与实践》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对偶”词条释义:①修辞格之一。诗文词句的对仗。也指代诗。②指对手。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对偶”释义:①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参看853页【律诗】、998页【骈体】。而“对仗”的释义为:(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1932年陈望道出版《修辞学发凡》,其中对偶的定义是:“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作对排列成功的,都叫做对偶修辞。”

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教授在《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2页)中是这样定义对偶的:“对偶,是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者近似、音节数目完全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一个相对立或者相对衬的意思。”他举了例子来说明:“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很明显,这个定义中“结构基本相同或者近似”的提法不严谨,因为对偶就是“结构相同”,不存在“结构基本相同或者近似”的对偶。

其实,对偶在古代早已有之。唐诗律诗中,三四句和五六句必须是对仗,也就是对偶修辞。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www.daowen.com)

中学权威教材体系关于对偶概念有不确定之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在初中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中,在述说对偶辞格时就先阐明其定义(八年级上册第183页):“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67页附录中指出,对偶俗称“对对子”,是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对比两者不难看出,教材在八年级上册第183页的表述是“意义相关”,但在九年级上册第267页的表述却是“意思相关或相反”。后者的表述中多出了一个“意思相反”。“相关”自然包含“相反”,多出来的“意思相反”是有意强调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八年级上册第183页为什么不标明呢?可能是不同编者对对偶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吧。我们以为,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解释还是完善一些,妥当一些。

根据对权威工具书和教材中相关释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对偶的定义: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相同、相对或相反)、讲究音韵规则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