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骈句句式:探索与实践,综合评析

骈句句式:探索与实践,综合评析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各种辞书和课本资料,我们可以对“骈句”作出基本判断:骈句就是骈文中的一种主要句式。骈句为双句形式——俪句、偶句,也就是对称句和对偶句。骈句句式在形式上具有对称的特点,在音韵上具有和谐的特点。所以,我们说,骈文就是以骈句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而骈句是包括骈句修辞和对偶修辞的一种对称句式。

骈句句式:探索与实践,综合评析

(一)关于“骈”字

“骈”在不同辞书中有不同解释。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下同,略)中有两个义项:①两马并行。②并列,对偶。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的《辞海》缩印本(下同,略)中也是两个义项:①两马并驾一车。②并列;对偶。在商务印书馆1983年《辞源》修订本(下同,略)第四册中,有三个义项:①两马并驾一车。②并列,对偶。③春秋邑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下同,略)中有两个义项:①并列的,对偶的。②姓。

综合各种权威辞书解释,“骈”有两个主要义项:原意是两马并驾一车;引申义是并列的,对偶的。

(二)关于“骈文

《现代汉语词典》第998页“骈文”词条的解释是“用骈体写的文章”,而对“骈体”词条的解释是:“要求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重视声韵的和谐和辞藻的华丽,盛行于六朝(区别于“散体”)”。

《辞海》缩印本第1143页“骈文”词条的解释是:“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世称四六文,即骈文中的一种。”

《辞源》修订本第四册第3456页,“骈文”词条释义为:“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古代文章,务协音以成韵,修词以达远,故文多用偶,六朝、初唐尤为甚。当时初无骈散之名,即以此为文章之正格。其下者堆砌典实,炫耀词藻,陈陈相因,言之无物。唐代韩愈柳宗元等起而提倡散体古文,废八代之辞华,主以气势行文。自是以来,称其用对偶者之文为骈文,以文多四、六字句,宋人或谓之四六文。参阅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清李兆洛骈体文钞、曾燠骈体正宗。”

《中华文化词典》(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294页,对“骈文”的定义为:“骈文是指以辞句骈偶和音律谐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应用文体,它特别重视并追求语言的结构美和韵律美。概要言之,以四六骈偶为主的句式构成是骈文形式上的主要特征。除了典型的四六骈偶句式外,骈文还穿插三、五、七、八、九骈句或骈偶长句,以求在整炼的形式中增加语言的变化和气势。骈文一般讲究藻饰,文辞清丽,华美,也注重驱典用事,借典故叙事言情,并注重韵律美。早期骈文一般追求自然形成的语音谐调。南朝齐梁后,骈文开始追求四六对仗中平仄交错的人工声律美,标志着骈文向格律化方向发展。”

《中华文化词典》对骈文的发展有很简明的解释。它说:“骈文的发展,初萌芽于先秦,形成于两汉,至魏晋六朝达于全盛。至唐代文体变革,出现了以散文笔意写作骈文的趋向,骈文开始疏朗自然,通俗晓畅,逐渐为散文所替代,至韩柳以后,古文盛行,骈文则日渐衰微。至宋代以后,仍有继写骈文者,如欧阳修苏轼宋濂汤显祖、张煌言、汪中等人,虽然他们的骈文各有特色,但在散文盛行的洪流中,已是颓波残浪了。”

清代中叶出现了许多骈文作家,骈文呈现“中兴”的气象,成为与“桐城派”古文尖锐对立的一个文派。但是这个运动并没有真正展开,而且延续时间也不久。(www.daowen.com)

(三)关于骈句句式

查阅《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华文化词典》,可以看到这些汉语大中型权威工具书中,全都没有“骈句”词条,当然也就没有“骈句”释义。以上辞书一般都有“骈俪”“骈体”“骈文”等词条解释,这多少让人感觉“辞书们”疏漏了。这个疏漏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呢?“骈句”这个名词并不是很冷僻的,应该收录进去的。没有收录,是否意味着专家们没有想好怎么定义它?或者说,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在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语文》中,第6课《散步》课文之后的练习中,第四题题干是这样的:

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显然,编辑课本的专家意识到本篇文章有很多骈句运用,但是,没有用“骈句”来定义的意识,也就没有用“骈句”来表述的想法;所以,就用了一个很宽泛的词语,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即“对称的句子”来表述。但是,众所周知,对偶也是对称的句子啊。

而在部编版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其参考答案是这样解答的:

这些对称的语句,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引人注意,耐人寻味;从语音美感上看,句式整齐,富有对称之美,两句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在这里,我们认为,编辑教参的专家的分析是恰当的,观点是正确的。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把主语“这些对称的语句”改为“这些骈句”,判断完全成立,没有任何不妥。

综合各种辞书和课本资料,我们可以对“骈句”作出基本判断:骈句(广义骈句)就是骈文中的一种主要句式。骈句为双句形式——俪句、偶句,也就是对称句和对偶句。骈句句式在形式上具有对称的特点,在音韵上具有和谐的特点。其中,对偶句众所周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在诗歌尤其是格律诗中必用,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对偶句在骈文中也是常用句式,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而所谓“对称句”是骈句句式中除了对偶之外的那些句子,其特征跟对偶句基本相同,不同点就是上下句有“同字相对”现象,即同样位置有相同的词语,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所以,我们说,骈文就是以骈句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而骈句是包括骈句修辞和对偶修辞的一种对称句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