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精神家园建设:创造性劳动与自足性

精神家园建设:创造性劳动与自足性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的精神和理性使人超越了动物,正是本着人的意识、精神,人的活动才是创造性的,精神家园正是在人的创造性行为中形成的,这种创造性的劳动体现了人的本质。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一书中认为幸福的生活与有意义的生活是一致的,都具有价值自足性。这种自足性的价值与其他功利价值不同的是它属于事物的内在价值,它是产生持续、恒久动力的源泉。

精神家园建设:创造性劳动与自足性

人的存在具有多重维度。作为自然的人,人是一个生物性的存在;作为社会关系的人,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存在;作为拥有着意义与价值世界的人,人又是精神性的存在。人的意义与价值世界属于人的精神创造活动,是人作为精神存在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它们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0]学者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中将这种精神生存视为人的一种本能,并提出了“精神本能”的观点,即人除了一般的生物本能之外,还有“精神本能”,它是人化了的生活的必然冲动,可以用来解释人们对创造、新奇和美的永远热情。人本主义学者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缺失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两者都是人性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前者是人的一种本能,它的缺乏会使人身体患疾病,而发展性需要,马斯洛将其称之为似本能,它的缺失,会使人从内心深处生病,这种病会让人感觉生活无意义、无价值,从而彻底垮掉,从灵魂中死去。”[2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认为,人注重对一切领域的体验是人性完善、性格成熟的体现,表现在人对他人、对自己、对事物的精神、情感及感觉的反映。他将这种人性成熟的体现称之为“生产性性格”,是人之善的源泉和基础。“人格的‘生产性取向’是一种基本态度,是人类在一切领域中的体验之关系的模式。生产性是人运用他的力量的能力,是实现内在于他之潜力的能力。”[22]这种生产性也就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活动。历史学家布洛赫认为,现实的人还不是本质上应达到的状态,世界也未呈现出它自身可能达到内在的倾向。在布洛赫看来,人类社会生存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种“向前的意向”。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某种“超越了人而又在人之内的东西”。也就是说对一个在现实中创造着生活的人来讲,未来绝不是在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是人逻辑地溶合在人的创造中。其二是指“超越的理想”。这是指人所向往的,而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或者说不完备的追求,它是一种引导,使人为实现自己类的总体性而努力。以上几位学者对人的创造性生存活动的论述,让我们认识到精神同样是人的一个规定性的特征,没有了它,人性便不成其为充分的人性。人的精神和理性使人超越了动物,正是本着人的意识、精神,人的活动才是创造性的,精神家园正是在人的创造性行为中形成的,这种创造性的劳动体现了人的本质。如果缺少了它,生活就会缺乏价值观念、缺乏意义感和充实感。

然而生活有意义、有价值是人生活的目的。“目的是人生整体的意义,是人生活的‘本意’,它无所谓结局,即使人生的目的始终在生活中呈现着——它也不能被完成而永远是被追求的对象。”[23]精神家园解决的就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而这种价值具有自足性的特点。价值是一个抽象且多义的概念,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24]一是关系型。“‘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5]即某事物是否有价值取决于它能否满足人的需要。这种价值也称为“功利性价值”。事物的价值大多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自足型。在自足型中,某一事物有价值,是它能够实现其自身注定的目的。我们也可将之称为“非功利性价值”。这种价值不能从“有用”的角度看待,不能以是否满足人的需要来衡量,其存在也不因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尽管它们也能满足需要,但是它们不是因为满足需要才有价值。如精神家园的终极目的“真”不是由于能满足人的需要而成为真,“善”不是由于能给人带来利益而成为善,“美”不是由于有用才成为美。真的认识、善的行为、美的存在不管是否满足了人的需要,它们都有价值,并且仅凭其自身就直接地具有价值,这种价值具有自足性。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一书中认为幸福的生活与有意义的生活是一致的,都具有价值自足性。这种自足性就如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的,那种仅仅因自身而不为它物而被选择的事情才是幸福,这就是幸福的自足性。因此价值的两种类型中价值自足型更为重要,因为几乎所有永恒的价值都属于这类,而精神家园涉及的就是人类对永恒价值的追求。这种自足性的价值与其他功利价值不同的是它属于事物的内在价值,它是产生持续、恒久动力的源泉。有了它,人们才会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而失去它,人觉得不幸福、活得无意义。因此人们在建设精神家园这个行动过程中本身就能产生幸福感、充实感、归属感,而不是为了其他外在的目的,并且不需要人付出代价去获得。正如孔子所说:“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26]这段话说的是水火(物质需要)对于人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它们人类就无法生活,但是,水火(多了)有时还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和灾难,而道德需要(精神需要),对于人来说只会带来满足,而不会给人来到祸害。(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