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精神家园及与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增进我们对精神家园概念和内涵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相对,内心世界指人的意识、思想领域,主要是指自我体验和意愿的世界。内心世界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反映,主体不同,内心世界因此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心理学上,内心世界指的是个人的心理活动,是指人的认知(感知和思想),情感(喜怒哀乐)和意愿(欲望和追求)等心理活动,或者说心理活动的能力和状况,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精神家园与内心世界既有联系,当精神家园的主体为个体时,两者都与外在的客观世界相对,关乎都是人的意识和精神领域,强调主体对客体价值系统的感受,包括个体主观对作为客体的评价、判断、认同和追求的关系。但两者又有区别,精神家园的主体是国家,则指的是一个社会从以往的社会形态中所继承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所处时代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观念形态,具有客观性。尽管它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但是它是被理论化和系统化了的一套为人们提供生活意义和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系统。任何一个人,都有一个从自然存在向社会存在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过程就是个体内心世界对所处社会的一套精神文化系统的接受、认同并成为自己行为和生存依据。
(二)精神家园与精神境界(www.daowen.com)
“境界”一词在《辞海》(语词分册)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是境地。二是指诗文、图画的意境。三是指境界高超,犹言造诣,如《无量寿经》:“斯义弘深,非我境界。”[17]根据境界的这三层含义,我们可以看出境界主要指的是人在某个领域的状态或达到的程度。吴倬认为精神境界它通常表现为人在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精神、自我发展与自我超越精神等方面的自觉意识和精神状态。[18]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形象地提出了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19]又如季羡林曾说,学术境界说到底是一种精神境界,“丹青难写的是精神”,艺术如此,学术境界是如此,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如冯友兰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从低到高,依此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即认为在自然(感性)、功利、道德满足之外,还有一个更高的天地境界。而具有类似观点的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把人生道路也分为三个阶段,由低到高,依此是:感性的生活、伦理的生活和宗教的生活。因此精神境界从个体的层面来说是个体在特定生活条件下,其主体意识所呈现出的一种精神状态,表现的是一个人在科学、文化、艺术乃至人生等方面的主体意识,不断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状态以及对最高境界的不断追求的价值追求;从国家层面来说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国家或民族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自觉尺度,表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一言以蔽之,它是衡量人和社会进步程度的晴雨表。精神家园不仅包含了体现个体和国家或民族精神状态的静态过程,同时它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即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过程,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生活意义”的体验,乃至对“美好社会”“极乐世界”“人生理想”等终极价值的向往和不断追求的过程。
(三)精神家园与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相对于物质生活而言,两者紧密相连。首先,两者包含的内涵非常丰富,至今对两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次,两者都是作为衡量人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和个体文明及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但两者又有区别。首先,精神家园引领着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涉及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对于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而言,精神生活有层次之分,最低层次的是与人的基本生活相对应的心理生活;较高层次的是与经济生活相对应的文化生活,其中文化生活由于主体的知识和素养不同,又可分为低俗文化生活和高雅文化生活;而精神生活最高层次或最高境界就是人的心灵生活,丰富、充实的心灵生活需要合理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只有当个体的价值观与所属共同体的价值体系相吻合时,才会使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有家园感,个体精神生活才会丰富和充实。其次,精神家园是精神生活的归宿和寄托。精神生活强调的是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而精神家园强调的是一种家园感。随着生产力的快速提高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丰富,提供给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也不断增多,相比古代的人们,可供选择的并且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资料要比过去丰富得多。但是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却普遍存在缺乏安全感、方向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等焦虑现象,总之就是缺乏一种家园感,即精神生活缺乏一种归宿,而精神家园就是精神生活的稳定和谐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