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成果

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成果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神”是一种无形而又包罗万象的东西,不同人、不同学科对“精神”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造成了对“精神家园”解释的困难。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不仅赋予意识、精神以实践与唯物主义思想基础,科学揭示了其产生与发展的根源,并且揭示了意识、精神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实践与客观存在的反作用。

新时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成果

“精神”是一种无形而又包罗万象的东西,不同人、不同学科对“精神”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造成了对“精神家园”解释的困难。为了更好地界定精神家园,我们首先必须从理解“精神”开始。

(一)精神

“精神”的历史十分悠久,由于对其理解受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的限制,因而众说纷纭。在最新出版的《辞海》(语词分册)对“精神”一词作了这样的注解:①哲学名词,与“物质”相对。唯物主义常将其当作“意识”的同义概念。指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其他心理活动和无意识方面。②犹神志、心神。宋玉《神女赋》:“精神恍忽,若有所喜。”③犹精力,活力。李郢《上裴晋公》诗:“龙马精神海鹤姿。”④神采;韵味。卢梅坡《雪梅》诗:“有梅无雪不精神。”⑤内容实质,如传达会议精神。

精神家园的精神一词主要采用的是第一层含义,从哲学的角度考虑,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直是哲学争论的永恒话题。从唯心主义角度出发,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用“灵魂”表示精神,如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是个不朽的东西,它可以转变为别种生物。”[1]柏拉图则进一步将灵魂分为情欲、意志和理性三部分,并认为理性能认识真理,具备意志气概与情欲的能力,其德性就是智慧;意志要听从理性的指导,其德性是节制。在人身上,灵魂的三大要素都能遵守其德性,便是完美调和之人,也就是所谓的正义之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中灵魂学说的集大成者,他著有《论灵魂》,并在书中指出:“灵魂是生命体的起因或根源。”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灵魂往往代指精神。

西方人对精神的认识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逐步走进了近代,文艺复兴强调人性,反对神性,这时哲学家们用“理性”、“意识”表示精神。如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开创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先河。他认为理性是人生来就有的判断和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并认为心灵和物质是两个互不相干、互不依赖的独立实体,并提出“心物相互独立的二元论”。康德、费希特哲学中“精神”即“理性”“自我意识”,它主要指的是人先天具有认识和创造的能力。“黑格尔猜测了劳动的本质,看到了人、劳动特别是精神劳动在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中的重大作用。虽然他看到了劳动在人的意识发展中的作用,但他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劳动。”[2]以上唯心主义者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夸大了精神的作用,忽略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费尔巴哈认识到了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在他看来,“黑格尔哲学是神学的最后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谁不扬弃黑格尔哲学,谁就不扬弃神学”[3]。因此费尔巴哈认为,“应该把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4]。由于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因此他所理解的人是脱离了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只是一种“感性对象”,不是“感性活动”。

马克思关于精神的科学阐述就是在批判旧哲学,特别是在批判包括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内的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产生的。尽管他没有使用“精神”这一术语,更多的是使用“思维”“意识”“观念”等词汇。马克思从“感性的人的活动”,[5]从实践的层面理解人的精神,把人们对精神的理解从唯心主义的错误轨道中拉了回来。他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6]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不但从实践层面理解人的精神活动,而且直接把它的本质规定为实践。马克思通过“思维”“意识”“观念”等“精神”一词的同义词间接回应了他关于精神的理解。如他所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7]“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是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8]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里,精神是指“同物质相对立和意识相一致的哲学范畴,是人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称”[9]。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的科学论述完全可以借用到对精神的理解、分析和研究上。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不仅赋予意识、精神以实践与唯物主义思想基础,科学揭示了其产生与发展的根源,并且揭示了意识、精神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实践与客观存在的反作用。这些思想成为我们开展精神家园研究的立足点和理论基石。

(二)家园

《辞海》对“家园”内涵注解为:①私人的田园。潘岳《橘赋》:“故成都美其家园,江陵重其千树。”②家乡。元好问《九月读书山》诗:“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园。”[10]根据以上《辞海》对“家园”内涵的注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家园”的内涵。私人的家园是从人和自然的角度来揭示家的本性,家园是家之田园。田园就是大地,且包括在它之上的山和水,即一切自然物。因此田园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人们在这块田园上,进行开垦、耕作,并在此上建筑房屋;人们在田园里生存和死亡,劳作和休息,生育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家园的另一层涵义家乡,则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阐述家园的意义,即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结合的家庭和家族。关于家园的含义研究较多,较为全面的是欧阳康教授对家园的理解。他认为“家”包含着三层含义:“一层是物理意义上的‘家’,指供个人日常生活的专用空间,它往往是与住宅联系在一起。这是人的最低意义上的‘家’。另一层是社会组织意义上的‘家’,指两个以上具有亲缘关系的人所组成的共同体,即家庭。所以人们通常把结婚看做是有自己独立的家的开始,叫做‘成家’。最后一层,则是精神文化意义的‘家’,指人们心理上认可、信赖、追求的归宿和寄托之所,即‘精神家园’。它是由人们的知识和信念、信仰和理想等所构成的一个精神系统。在人的一生中,它是一个支撑情感和理智,产生意志和智慧的心灵中的源泉。这个家只在心里,它是人们在前两个有形的、实体的家(物理的社会组织的家)之外,之上,一个无形的,但却时时能够感觉到的家。”[11]

概而言之,“家园”的内涵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实在的家或物质的家,是有形的看得见的,它是由与自己至亲的亲人结合成的家,它可以为人们遮风挡雨,是人安身的处所,这是家园的最基本的含义;二是指人的精神的家,是无形的看不见的,但却是有形的家存在、延续的纽带,是人心灵的归宿。以上对“家园”内涵的阐述主要是从精神的家园的角度出发。(www.daowen.com)

(三)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一个复合名词,从字面意义上来说,精神家园是与物质家园相对应的,是个人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寄托。对“精神家园”概念的界定,学者们从精神家园的本质、层次、价值取向、文化认同及功能等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阐述,前文已论述,此处无需赘述。客观地说,这些学者关于精神家园的定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甚至注意到了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的关系。但是,上述定义总的来说又有其不足的一面,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是对精神家园的主体界定不够准确。除个别定义外,大多数学者是偏向于从民族或国家的角度来定义。我们知道,无论是民族还是国家,无疑都是由现实的个人组成的,精神家园的真正承担者终究是现实的个体。其二是多数定义都没有考虑精神家园与物质家园的关系,将精神家园作为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然而脱离物质家园的基础,精神家园是不复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12]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都是人的存在方式,二者紧密相连、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我们要科学地界定精神家园,就不能不考虑它与物质家园的关系。

综上所述,特别是根据对马克思主义精神概念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从动态的视角对“精神家园”作出如下定义:所谓精神家园,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与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选择、扬弃和创造精神文化资源,形成精神文化系统并成为民族的血脉,为个人与社会提供一个既源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的共同理想和意义世界。简单地说,就是人的心灵获得安慰之处或精神寄托之所。

要全面理解上述对精神家园的界定,除深入领会其定义本身外,还需要理解以下几层意蕴:

其一,精神家园的主体既指现实的个体,又指个体所属的共同体,如国家或民族。因此考察精神家园必须把它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结合这个时代的精神状况,既要考察个体的精神家园的状况,又要考察共同体的精神家园的状态。

其二,精神家园和物质家园的关系。两者的关系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精神家园是所对应的社会存在的反映。“观念、范畴也同他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思想的产生都是不断变动的。”[13]物质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决定了精神家园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永恒的。第二,物质家园是精神家园的基础,同时精神家园又反过来作用于物质家园。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更多地表现在相互作用中,这种相互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的考察……我们自己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14]

其三,精神需要是精神家园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说:“需要是人的本性。”需要是推动人自觉活动的内在动力源。人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且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的本质特征之一,人有追求较高精神需要的顽强性。人一旦成为人,就很少直接用肉体需要来解释行为了。所以恩格斯说:“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们的思维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当然,这些需要是反映在头脑中,是被意识到的)。”[15]随着主体精神的发展,人处在种种追求的张力之中,较低层次的精神需要一旦满足,马上就会出现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也就是说,人的精神需要在本质上具有一种不满足性,正是这种不满足性推动人的需要指向新的更高级方向,才会引导人进入新的发展境界。人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人就离动物越来越远。马克思曾说过:“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16]而人的生产是以基本的物质基础作保障,但是仅有物质追求和归宿,人与动物就没有区别了,人还有一个更高的精神追求,即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其四,精神家园有精神活动和精神境界两个部分构成。精神活动包括精神生产、精神交往和精神消费活动,它体现了精神家园的动态和过程方面;精神境界则主要通过主体的精神面貌、精神气质、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等反应主体的精神状态,它是精神家园的静态方面,也是精神家园功能的体现,它反过来影响和调整精神活动。因此,个体和共有精神家园是动态和静态的统一,是过程和结果的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