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岷县青苗会研究:问题、建议、保护及环境

岷县青苗会研究:问题、建议、保护及环境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下,月露滩青苗会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保护依赖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环境。如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非遗传人的经济压力问题、非遗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等因素。青苗会非遗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发展的产物。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青苗会祈福活动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岷县青苗会研究:问题、建议、保护及环境

时下,月露滩青苗会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保护依赖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环境。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青苗会传承人的后代对青苗会的看法与前辈已有不同,他们认为成为传承人需要承担较高的经济费用,对于一个家庭的压力较大;且月露滩青苗会的环境因素中也有部分已发生变化,如年轻人都去外地从事非农工作,已将劳动力、资金等要素配置于非农产业上,农业发展的未来令人担忧。试想一下,二十年之后,如果锁龙乡再也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那么基于农业生产而进行祈福的青苗会将如何发展?从发展的眼光,不得不去思考后代人民生改善与非遗保护的冲突问题。因此,研究应该多视角进行。在学理研究上,探究青苗会的历史根源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应该从非遗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去探讨和研究现实中存在的挑战性问题。如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非遗传人的经济压力问题、非遗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等因素。否则,青苗会这种非遗活化石会变成死化石。

青苗会非遗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发展的产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消失了,青苗会即使存在,也只是形式上。为了追求质量更高的生活,青苗会传承人的后代改变家庭资源配置方式、调整家庭生产结构会成为一种趋势。如将年轻劳动力配置于非农就业上,将家庭土地配置于经济作物种植上。随着家庭的经济产出逐渐脱离了“靠天收获”的约束,更多依靠技术和非农生产,当地祈求农业种植风调雨顺的愿望就会减弱,使得青苗会非遗文化的依存环境发生改变,威胁青苗会非遗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果要保障青苗会非遗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变化的环境中划分一个特定的青苗会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对区域内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补偿,让他们保持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按照世世代代传承的生活方式生活,保障青苗会非遗文化发展的环境。(www.daowen.com)

除此之外,文化的发展还需要考虑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方式。在全程参与青苗会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大量的人类生活垃圾充斥于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中,给如此神圣和庄严的文化活动大打折扣。青苗会的祈福表明了人类对于自然的崇拜和尊重,但遍布的人造垃圾又突出了对自然的亵渎,实为不妥。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青苗会祈福活动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