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注的月露滩青苗会位于甘肃省岷县锁龙乡,在岷县县城东部,东靠马坞乡,西连闾井镇,南接礼县洮坪乡,北与漳县东泉乡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高山多,平川少,山脉连绵蜿蜒,巍峨陡峻,平均海拔为2500多米。属温带半湿润向高寒湿润过渡气候,高寒阴湿,年降雨量为630毫米,大都集中在夏秋两季,暴洪、冰雹、霜冻灾害频繁。岷县自唐宋以来,逐渐发展为汉、回、藏、东乡、撒拉、满和裕固等多民族共居的区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孕育了的独特的湫神崇拜信仰和管理组织——青苗会。锁龙乡月露滩青苗会更是因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为娘娘招女婿等仪式活动,在2014年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笔者观察了它活态的仪式过程,从民众生活出发,对它的组织仪式及对民众生活的意义做简单探讨。
从地理区划上来讲,锁龙乡属于洮岷地区,该地区从上古至隋唐一直为半游牧状态的羌戎所居。于贞观初年归附大唐,羌汉交融。公元7世纪后半叶,吐蕃大规模东侵,洮岷大部陷于吐蕃统治,出现羌藏融合。隋唐以后,由于吐蕃政治、军事与文化势力东进和汉人政治、军事和文化势力西进,处于汉藏过渡地带的大部分羌人部落逐渐“汉化”或“吐蕃化”。吐蕃化的羌人在汉人的观念中成了“番”或“西番”。明清时期大规模的移民江南地区的汉人来此戍边,汉文化成为该地的主导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交流、融合,造就了该地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生产方式和集汉、藏、羌于一体的多元文化环境。也正是这种多元文化氛围,使得看重农业的民众在面对冰雹、霜冻、旱灾、洪涝等人力无法作为的天灾时,自然地求助于神灵,产生了一个个联村的,甚至是跨地区、跨族群的湫神崇拜组织——青苗会。锁龙乡的月露滩青苗会正是其中独特的一支,生发于湫神崇拜活动。这与其他地区的青苗会不同,如华北地区的青苗会是由现实的看青组织发展而来,主要目的是借助人的联合组织,解决拾穗、水利、病虫等引起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最终逐渐演变为协调邻里纠纷、参与乡村治理的自治组织。也就是说前者生发于民众面对天灾时的事神之举,后者则是民众解决人事的自救之举。
锁龙乡的月露滩青苗会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展现湫神祭祀的庙会活动本身;二是指组织管理庙会活动的机构。根据岷县的湫神封禅传说可以断定湫神信仰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已存在,而根据张润平在著作中对出土、留存的旗杆石和用于取水的锡质宝瓶上的年代考证得出,锁龙乡的取水祭祀活动在康熙五年(1666)就已存在,至迟在光绪六年(1880)已经完备成熟,也就是说这时锁龙乡的青苗会活动和组织已经产生,距今保守估计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11]。新中国成立后,青苗会被作为封建迷信破除,活动中断;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于文化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后得以复兴,于1989年重新开始活动,至今已举行28届。(www.daowen.com)
锁龙乡月露滩青苗会祭祀的是当地的两位善神娘娘,一位俗称大阿婆,封号为九天圣母京华娘娘,一位俗称二阿婆,封号为九天圣母京皇娘娘。大阿婆娘家是严家庄严姓,二阿婆娘家是窝儿里村马家,她们在明成化年间出世,到出嫁年纪,不满家里指定的婚姻,离家出走,在锁龙梳发台显灵,成为锁龙镇的两大善神。因该地沟谷纵横,民众依沟谷聚居为地缘之界,使得锁龙乡的青苗会活动也是以沟谷为界。其祭祀范围包括岷漳两县19个自然村,东起打牛沟,西至打磨沟,南至金场沟,北至榜上沟,具体为严家庄、林畔、后家沟、山庄、潘家寨、背后庄、赵家庄、买家庄、拔那庄、窝儿里、锁龙街、古素村、打牛沟、大东沟、寺沟、新庄、双燕、打地沟、漳县的直沟村。根据供奉的庙宇分布,将上述区域划为分为五大会。一会为后家庄、赵家庄;二会为山庄、潘家寨、背后庄、买家庄;三会为严家庄、林畔;四会为拔那庄、窝儿里;五会为锁龙、古素、打牛沟;人们习惯将前三会称为上三会,后两会称为下两会[12]。核心组织人员围绕上下两会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