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凡是民俗的,就是世界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湮灭的文化,固然有其存续的规律,但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被世人关注和推崇而被埋葬在了浩瀚的历史文化的长河里。民俗文化发展的脆弱性亦是如此。所以,对青苗会的保护和传承除了稳固其农业根本和通过教育的普及传承构建起精神文化空间外,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要依靠科研深究其文化内涵和普世价值,在保持原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拓展其内涵和外延,提升青苗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功能,提炼其文化精髓,使得这种文化特质成为促进地区发展的精神内核,这本身就是其内在精神力量的构建了。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维护民俗文化的生长环境,充分展示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把握好民俗文化与民俗表演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民俗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民俗文化即是生活本身,保护民俗文化不是将其封闭起来,而是充分展示和发掘民俗的文化魅力和现实力量,保持其内在的生存活力,保证其正常发展,并不断地扩大其影响。体现民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可以开展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多形式多层面的民俗文化交流手段,借助于现代传媒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从而促进民俗文化更好的生存,使保护民俗文化与展示民俗文化两者相辅相成,以更好的拓展民俗文化持续发展的外围空间。另一方面,结合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质,在青苗会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所承载的新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整合其共性和个性,扬长补短,形成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得出民俗文化产生发展和传承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从而让该地的文化精神在保持独立发展的同时走出本地,走向世界,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仅仅是以遗产的方式存在的,她具有自身的生命力和存续规律,而科研的力量就在于为其构建良好的存在空间,为其拓展多维度的发展空间和多角度的传承方式。唯有如此,青苗会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才能得到长足实施。
总之,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对其生长的水土有很大的依赖性,民俗文化的代表青苗会更是如此。民俗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所涉及的理论和策略应该受到高度重视。当然,作为民俗文化传承主体的我们,在进行民俗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应当具有充分的文化自尊和自信。我们在保护和传承锁龙乡青苗会的策略上,当在巩固其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即农业之根本,辅之以教育和科研的长期传承和持续挖掘的方式,发掘青苗会的现实潜力和文化魅力,积极的搭建一个良好的外围空间,使得青苗会无论从根本空间还是精神空间真正成为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内核时,这才能使得青苗会这颗文化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绽放异彩。(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