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岷县青苗会研究论文集》初探民俗文化空间保护的可持续性策略

《岷县青苗会研究论文集》初探民俗文化空间保护的可持续性策略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甘肃省岷县锁龙乡月露滩的青苗会而言,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每个专家和学者所深虑的问题。该地青苗会目前发展的现状是比较完善和健全的。为此,构建生态农业发展体系是巩固本地民俗文化的根本所在,留住农业人口是促使青苗会可持续传承和发展的首要策略。稳固了其发展的根本空间,结合培养其传承和发展的精神空间,拓展其外围空间,方是本地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岷县青苗会研究论文集》初探民俗文化空间保护的可持续性策略

闫 晶

[作者简介]闫 晶,女,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学前教育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

民俗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质,其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意蕴,它涵盖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越了广义文化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她的神秘性和不可复制性在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具有独特的属性和地域特色,这种独特的属性和魅力只有身处其中的人们才能够深切地触摸、感受和传承,也就是说,每一种民俗文化只属于它生长的这一块土地,不能被迁移和转承,这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特性之一。固然民族融合可以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和繁衍,但是那将是另一种或多种文化的诞生和发展,而不是原成型文化的有效传承方式,所以,就固有的成型的民俗文化而言,该如何在其衍生的热土上有效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甘肃省岷县锁龙乡月露滩的青苗会而言,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每个专家和学者所深虑的问题。该地青苗会目前发展的现状是比较完善和健全的。但在调研和走访中我们发现,组织开展青苗会的主要人群是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中老年人组成,而青年人参与的较少,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青年人并没有从思想上建立传承该地民俗文化的责任和意识,而只是因为家长的参与和乡村庙会活动的需要而暂时性地参与这一活动,并没有从思想意识的深度认识到青苗会的文化价值,也没有建立起应有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责任感。为此很多学者不得不质疑,如果等这片土地上的老一辈逐渐去世,而新的一代在当下城市化不断兼并农村的大潮下,该地的青苗会——这块热土上的民俗瑰宝该由何人来继承和发展,青苗会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苗会,在保护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单一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同时,应该如何保护遗产中综合的大型的文化空间活动,这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必须找到一把开启难关的钥匙,才能解决我国文化保护这一难题。(www.daowen.com)

基于这些,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从文化传承、人类学及跨域文化传承的角度都给出了各种建设性的论证和假设,这些良策从不同的侧面构建了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稻粱谋。结合前人的观点和个人的思考,笔者以为,青苗会的保护和传承必须与当地的社会特点和自然环境紧密结合,也就是从本土特点出发,就其存在的文化空间维度而言,青苗会生于斯,必有其存在的环境和文化背景,青苗会与农耕文化有着天然的渊源,甚至就是农耕文化在该地本土化的一种衍生形式,它只存在于农耕的环境,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要有效地保护和发展该地的青苗会,就必须发展本地的农业,有效地巩固农业人口在此从事生产劳动,农业发展了,也就奠定了青苗会存在和发展的生态空间和存续基础,也就巩固了青苗会这种民俗文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为此,构建生态农业发展体系是巩固本地民俗文化的根本所在,留住农业人口是促使青苗会可持续传承和发展的首要策略。稳固了其发展的根本空间,结合培养其传承和发展的精神空间,拓展其外围空间,方是本地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综合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