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宗庙祭祀就已经恢复使用舞蹈,而太学释奠恢复用舞始见于东汉。“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3]建造太学后举行祭祀,舞具为干(盾)戚(斧),自然是武舞。东汉元和二年(85年),汉章帝到曲阜祭祀孔子,“作六代之乐”,祭祀有乐有舞。西晋元康二年(292年),皇太子因通经释奠孔子,使用“八佾六代之舞”。可见,早期祭祀孔子使用的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舞蹈。
三国魏已经制定了舞蹈制度。魏景元四年(263年)加封司马昭为晋公,“锡公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咸熙二年(265年)赐晋王“乐舞八佾,设钟簴宫悬”,此后的释奠舞蹈大多采用佾舞制度。北魏天兴四年(401年)春“命乐师入学习舞,释菜于先圣先师”,使用的应该是佾舞。因为天兴元年即制定了佾舞制度,“诸帝乐用八佾”,可惜没有记载是何等的佾舞。
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皇太子释奠,朝议应舞六佾,但因郊乐未备,只奏登歌。南齐永明三年(485年)释奠时采用元嘉旧议,使用六佾舞,“今金石已备,宜设轩县之乐,六佾之舞”。这是史书记载孔子庙释奠第一次使用六佾舞。
南齐以后,释奠孔子基本是六佾舞。北齐皇帝讲经后“以一太牢释奠孔父,配以颜回,列轩悬乐,六佾舞,行三献礼”。
唐以前佾舞应该是文舞。唐代皇太子释奠改为文舞、武舞并用,先文后武,文舞在迎神至初献饮福阶段表演,武舞在亚献至送神阶段表演。唐代虽然文舞、武舞并用,但并非为释奠孔子专门编制的舞蹈,而是使用国家统一的雅乐舞蹈。
为释奠孔子专门编制舞蹈始于北宋。皇太子释奠时,在迎神至初献阶段表演文舞《天纵将圣之舞》,在亚献至送神阶段表演武舞《无思不服之舞》。
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上丁释奠,命乐工习舞习吹”[4],释奠似乎有舞,但议定方案仅有借用乐工三十九人,没有舞工,而且仪注中也无舞蹈内容,看来金代释奠并无舞蹈。(www.daowen.com)
元代释奠也无舞蹈。
明代释奠改为只用文舞。成化十三年(1477年)孔子升为大祀,国学舞蹈改为八佾,郡县仍为六佾。嘉靖九年(1530年)厘正文庙祀典,国学也改为六佾。
清代国学和各级学校文庙一律用六佾舞。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祭祀孔子升为大祀,恢复了文舞、武舞并用。宣统元年(1909年)为完善礼制,颁发了祭祀武舞谱。两年后清朝就灭亡了,许多文庙恐怕还没有来得及遵行。
1914年,民国政府规定释奠孔子仍为大祀,“礼节、服制、祭品当与祭天一律”,也是文舞、武舞并用。但是这次大祀执行的时间也很短,没有真正举行过几次。日伪时期,北平国子监文庙祭祀,初献为武舞(干戚之舞)“武功之舞”,亚终献为文舞(羽籥之舞)“文德之舞”。
舞蹈贯穿祭祀的全过程,但并不是每个祭祀程序都有舞蹈。唐宋时,文舞三成,从迎神开始;武舞三成,从亚献开始。金元时有乐无舞。明代时用文舞,奠帛、初献、亚终献有舞。清代时改为奠帛初献、亚献、终献有舞。民国时改为初献用武舞,亚献、终献用文舞。
关于佾,汉代何休认为八佾就是八行,每行八人,六佾就是六行,每行六人;服虔认为佾就是每行八人,八佾六十四人,六佾四十八人。由于祭祀孔子在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属于中祀等级,所以佾舞多为六佾,取六行三十六人。明代取每行八人,六佾舞则有四十八人。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升为大祀后改为八佾,八行,每行八人。明弘治九年(1496年)改为大八佾,纵八行,每行九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