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春秋六代乐制保存完整,皇帝祭孔子未有明确记载

春秋六代乐制保存完整,皇帝祭孔子未有明确记载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在春秋时期“六代之乐”大多还保存着。可惜史料不足,不能探知当时的乐制。晋代皇帝和皇太子通经后要亲自去祭祀孔子,祭祀音乐未有明确记载。裴松之建议的“舞六佾”应该是轩悬乐,因为国家尚未制定郊乐,权奏登歌,级别就低了。宋元嘉裴松之建议释奠孔子设轩悬乐,因乐制未备而未遂。隋代登歌乐制示意图轩悬乐是第二等的乐队编制,是仅次于皇帝的宫悬。

春秋六代乐制保存完整,皇帝祭孔子未有明确记载

已知祭祀孔子最早用乐的是汉章帝。东汉元和二年(85年)春,“帝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六代之乐”,相传是黄帝的“云门”、尧的“大咸”、舜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和周武王的“大武”,包括器乐、歌唱和舞蹈三种表演艺术,是后世祭祀孔子乐、歌、舞三结合的先声。

周代时,“六代之乐”即用于祭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韶’,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五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15]此记载应该不是后人的杜撰。《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楚国公子季札到鲁国访问,请观周乐,鲁国为其演奏了《韶箾》(即《大韶》)、《大夏》、《大武》、《韶濩》(即《大濩》)。孔子在齐国也曾观看《大韶》,“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16]孔子也曾评价《大韶》和《大武》,“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17]。可见,在春秋时期“六代之乐”大多还保存着。《大武》在秦始皇二十六年被更名曰《五行》,《大韶》在汉高祖六年被更名为《文始》,“《文始》舞者,曰本舜《招》舞也,高祖六年更名为《文始》,示不相袭也。《五行》舞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也”[18]

东汉祭祀孔子是要奏乐的。阳嘉二年(133年),“冬十月庚午,行辟雍礼,奏应钟,始复黄钟,随乐律”[19],辟雍祭祀孔子奏乐,而且随月用律。辟雍祭祀应该有乐有歌。建宁元年(168年),鲁相史晨祭祀孔子“述修辟雍社稷品制”,“雅歌吹笙,考之六律,八音克谐”,按照辟雍社稷品制祭祀孔子,有歌有乐。其使用的乐器,从永寿二年(156年)鲁相韩敕为曲阜孔子庙制作的礼乐器看,“乐之音符,钟磬瑟鼓”,乐器有钟磬瑟鼓。可惜史料不足,不能探知当时的乐制。

晋代皇帝和皇太子通经后要亲自去祭祀孔子,祭祀音乐未有明确记载。从潘尼《释奠颂》看,元康二年(292年)皇太子释奠乐器设钟悬,“引其四县”,“歌以九成”,“金石箫管之音,八佾六代之舞”,毫无疑问乐器是最高等级的宫悬。

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皇太子释奠,裴松之认为,“应舞六佾,以郊乐未具,权奏登歌”,国家尚未制定郊祀乐舞,只是演奏登歌。“登歌者,祭祀宴飨堂上所奏之歌也。”[20]古代郊祀宴飨之乐有堂上、堂下之分,堂上以声乐演唱为主,堂下以器乐演奏为主,堂下乐有时也为堂上乐伴奏。“奠酬而工歌,发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21]匏竹即丝竹乐队,汉代时“独登歌者,不以丝竹乱人声”[22],登歌以声乐为重,乐队编制都比较小。裴松之建议的“舞六佾”应该是轩悬乐,因为国家尚未制定郊乐,权奏登歌,级别就低了。

北齐永明三年(485年)正月,下诏立学,朝廷讨论入学释奠,“学生到先释奠先圣先师,《礼》又有释菜,未详今当行何礼,用何乐及礼器”。陆纳、车胤主张用亭侯礼,范宁主张仿周公用王者礼,范宣主张备帝王礼。尚书令王俭认为,“中朝以来,释菜礼废,今之所行释奠而已。金石俎豆皆无明文,方之七庙则轻,比之五礼则重。陆纳、车胤谓宣尼庙宜依亭侯之爵,范宁欲依周公之庙,用王者仪,范宣谓当其为师则不臣之,释奠日备帝王礼乐。此则车陆失于过轻,二范伤于太重。喻希云:若至王者自设礼乐,则肆赏于至敬之所,若欲嘉美先师,则所况非备,寻其此说守附情理。皇朝屈尊弘教,待以师资,引同上公,即事惟允。元嘉立学,裴松之议应舞六佾,以郊乐未具,故权奏登歌。今金石已备,宜设轩县之乐,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23]最终确定使用轩悬乐、六佾舞。

隋代登歌乐制示意图

轩悬乐是第二等的乐队编制,是仅次于皇帝的宫悬。《周礼·春官》说:“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宫悬是四面陈设乐器,轩悬缺南面,判悬仅设东西两面,特悬只在东面。宋元嘉裴松之建议释奠孔子设轩悬乐,因乐制未备而未遂。南齐首先使用轩悬乐,奠定了释奠孔子的乐队编制。除个别时期使用宫悬乐外,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就是用轩悬乐的。

北齐皇帝释奠孔子用轩悬乐,“以一太牢释奠孔父,配以颜回,列轩悬乐。六佾舞,行三献礼。”[24]隋朝虽然为祭祀孔子制作了专门的歌词,但只使用登歌,“释奠则唯用登歌,而不设悬”。登歌的乐队编制为“登歌法,十有四人,钟东磬西,工各一人,琴、瑟、筝、筑各一人,并歌者三人,执节七人,并作阶上;笙、竽、箫、笛、埙、篪各一人,并立阶下。”[25]

唐初释奠用轩悬乐,“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皆以上丁、上戊,国学以祭酒、司业、博士三献,乐以轩县”[26]。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东西二京改为宫悬,“二京之祭,牲太牢,乐宫悬,舞六佾矣,州县之牲以少牢而无乐”[27],国学释奠乐用宫悬而舞六佾,乐高而舞低,并不相配。宫悬之制,“汉、晋、宋、齐六朝并用二十架,隋氏平陈,检梁故事,乃设三十六架,国初因之不改。高宗皇帝初成蓬莱宫,充庭七十二架,寻仍省之,则簨簴架数太多,本近于侈,止于二十架”。具体陈设“陈镈钟十二架,当十二辰之位;甲、丙、庚、壬各设编钟一架;乙、丁、辛、癸各设编磬一架;合为二十架。树建鼓于四隅,当乾、坤、艮、巽之位,以象二十四气”[28]。“太乐令设宫悬之乐于明堂前庭。东方、西方磬簴起北,钟簴次之;南方、北方磬簴起西,钟簴次之。设十二镈钟于编悬之间,各依辰位。树路鼓于北悬之内道之左右,植建鼓于四隅,置柷敔于悬内,柷在左,敔在右。设歌钟、歌磬于庙堂之上前楹间,北向,磬簴在西,钟簴在东,其匏竹者立在陛间,重行北向,相对为首。凡悬皆展而编之,诸工人各位于悬后,东方、西方以北为上,南方、北方以西为上。”[29]此后不知何时改为轩悬乐,大历元年(766年)国子监孔子庙释奠又恢复了宫悬。

隋代登歌乐制示意图

轩悬乐是第二等的乐队编制,是仅次于皇帝的宫悬。《周礼·春官》说:“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宫悬是四面陈设乐器,轩悬缺南面,判悬仅设东西两面,特悬只在东面。宋元嘉裴松之建议释奠孔子设轩悬乐,因乐制未备而未遂。南齐首先使用轩悬乐,奠定了释奠孔子的乐队编制。除个别时期使用宫悬乐外,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就是用轩悬乐的。

北齐皇帝释奠孔子用轩悬乐,“以一太牢释奠孔父,配以颜回,列轩悬乐。六佾舞,行三献礼。”[24]隋朝虽然为祭祀孔子制作了专门的歌词,但只使用登歌,“释奠则唯用登歌,而不设悬”。登歌的乐队编制为“登歌法,十有四人,钟东磬西,工各一人,琴、瑟、筝、筑各一人,并歌者三人,执节七人,并作阶上;笙、竽、箫、笛、埙、篪各一人,并立阶下。”[25]

唐初释奠用轩悬乐,“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皆以上丁、上戊,国学以祭酒、司业、博士三献,乐以轩县”[26]。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东西二京改为宫悬,“二京之祭,牲太牢,乐宫悬,舞六佾矣,州县之牲以少牢而无乐”[27],国学释奠乐用宫悬而舞六佾,乐高而舞低,并不相配。宫悬之制,“汉、晋、宋、齐六朝并用二十架,隋氏平陈,检梁故事,乃设三十六架,国初因之不改。高宗皇帝初成蓬莱宫,充庭七十二架,寻仍省之,则簨簴架数太多,本近于侈,止于二十架”。具体陈设“陈镈钟十二架,当十二辰之位;甲、丙、庚、壬各设编钟一架;乙、丁、辛、癸各设编磬一架;合为二十架。树建鼓于四隅,当乾、坤、艮、巽之位,以象二十四气”[28]。“太乐令设宫悬之乐于明堂前庭。东方、西方磬簴起北,钟簴次之;南方、北方磬簴起西,钟簴次之。设十二镈钟于编悬之间,各依辰位。树路鼓于北悬之内道之左右,植建鼓于四隅,置柷敔于悬内,柷在左,敔在右。设歌钟、歌磬于庙堂之上前楹间,北向,磬簴在西,钟簴在东,其匏竹者立在陛间,重行北向,相对为首。凡悬皆展而编之,诸工人各位于悬后,东方、西方以北为上,南方、北方以西为上。”[29]此后不知何时改为轩悬乐,大历元年(766年)国子监孔子庙释奠又恢复了宫悬。

隋代登歌乐制示意图

轩悬乐是第二等的乐队编制,是仅次于皇帝的宫悬。《周礼·春官》说:“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宫悬是四面陈设乐器,轩悬缺南面,判悬仅设东西两面,特悬只在东面。宋元嘉裴松之建议释奠孔子设轩悬乐,因乐制未备而未遂。南齐首先使用轩悬乐,奠定了释奠孔子的乐队编制。除个别时期使用宫悬乐外,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就是用轩悬乐的。

北齐皇帝释奠孔子用轩悬乐,“以一太牢释奠孔父,配以颜回,列轩悬乐。六佾舞,行三献礼。”[24]隋朝虽然为祭祀孔子制作了专门的歌词,但只使用登歌,“释奠则唯用登歌,而不设悬”。登歌的乐队编制为“登歌法,十有四人,钟东磬西,工各一人,琴、瑟、筝、筑各一人,并歌者三人,执节七人,并作阶上;笙、竽、箫、笛、埙、篪各一人,并立阶下。”[25]

唐初释奠用轩悬乐,“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皆以上丁、上戊,国学以祭酒、司业、博士三献,乐以轩县”[26]。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东西二京改为宫悬,“二京之祭,牲太牢,乐宫悬,舞六佾矣,州县之牲以少牢而无乐”[27],国学释奠乐用宫悬而舞六佾,乐高而舞低,并不相配。宫悬之制,“汉、晋、宋、齐六朝并用二十架,隋氏平陈,检梁故事,乃设三十六架,国初因之不改。高宗皇帝初成蓬莱宫,充庭七十二架,寻仍省之,则簨簴架数太多,本近于侈,止于二十架”。具体陈设“陈镈钟十二架,当十二辰之位;甲、丙、庚、壬各设编钟一架;乙、丁、辛、癸各设编磬一架;合为二十架。树建鼓于四隅,当乾、坤、艮、巽之位,以象二十四气”[28]。“太乐令设宫悬之乐于明堂前庭。东方、西方磬簴起北,钟簴次之;南方、北方磬簴起西,钟簴次之。设十二镈钟于编悬之间,各依辰位。树路鼓于北悬之内道之左右,植建鼓于四隅,置柷敔于悬内,柷在左,敔在右。设歌钟、歌磬于庙堂之上前楹间,北向,磬簴在西,钟簴在东,其匏竹者立在陛间,重行北向,相对为首。凡悬皆展而编之,诸工人各位于悬后,东方、西方以北为上,南方、北方以西为上。”[29]此后不知何时改为轩悬乐,大历元年(766年)国子监孔子庙释奠又恢复了宫悬。

唐代宫悬陈设图

北宋时,国子监释奠只设登歌乐,皇太子释奠加设轩悬乐。此外,三京司府和曲阜孔子庙也使用登歌乐,“三京司府等每岁祭社稷,祀风师、雨师、雷神,释奠文宣王用登歌乐,陈设乐器并同每岁大中祀登歌乐”。按照中祠登歌乐制,“编钟一,在东;编磬一,在西;俱北向。柷一,在编钟之北梢西;敔一,在编磬之北梢东。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俱东西向。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琴各一,瑟一,在编钟之南,西上;编磬之南亦如之,东上。坛下午阶之东设篴一、篪一、埙一,为一列,西上,和笙一在篴南,巢笙一在篪南,箫一在埙南。午阶之西亦如之。钟、磬、柷、敔、搏拊、琴、瑟工各坐于坛上,埙、篪、篴、箫工并立于午阶东西。乐正二人在钟磬南,歌工四人在敔东,俱东西相向;执麾挟仗色掌事一名在乐簴西,东向”[30]。政和六年颁给曲阜孔子庙的《正声大乐器》一副登歌乐与此相同,看来释奠孔子就是使用这部登歌的。

唐代宫悬陈设图

北宋时,国子监释奠只设登歌乐,皇太子释奠加设轩悬乐。此外,三京司府和曲阜孔子庙也使用登歌乐,“三京司府等每岁祭社稷,祀风师、雨师、雷神,释奠文宣王用登歌乐,陈设乐器并同每岁大中祀登歌乐”。按照中祠登歌乐制,“编钟一,在东;编磬一,在西;俱北向。柷一,在编钟之北梢西;敔一,在编磬之北梢东。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俱东西向。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琴各一,瑟一,在编钟之南,西上;编磬之南亦如之,东上。坛下午阶之东设篴一、篪一、埙一,为一列,西上,和笙一在篴南,巢笙一在篪南,箫一在埙南。午阶之西亦如之。钟、磬、柷、敔、搏拊、琴、瑟工各坐于坛上,埙、篪、篴、箫工并立于午阶东西。乐正二人在钟磬南,歌工四人在敔东,俱东西相向;执麾挟仗色掌事一名在乐簴西,东向”[30]。政和六年颁给曲阜孔子庙的《正声大乐器》一副登歌乐与此相同,看来释奠孔子就是使用这部登歌的。

唐代宫悬陈设图

北宋时,国子监释奠只设登歌乐,皇太子释奠加设轩悬乐。此外,三京司府和曲阜孔子庙也使用登歌乐,“三京司府等每岁祭社稷,祀风师、雨师、雷神,释奠文宣王用登歌乐,陈设乐器并同每岁大中祀登歌乐”。按照中祠登歌乐制,“编钟一,在东;编磬一,在西;俱北向。柷一,在编钟之北梢西;敔一,在编磬之北梢东。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俱东西向。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琴各一,瑟一,在编钟之南,西上;编磬之南亦如之,东上。坛下午阶之东设篴一、篪一、埙一,为一列,西上,和笙一在篴南,巢笙一在篪南,箫一在埙南。午阶之西亦如之。钟、磬、柷、敔、搏拊、琴、瑟工各坐于坛上,埙、篪、篴、箫工并立于午阶东西。乐正二人在钟磬南,歌工四人在敔东,俱东西相向;执麾挟仗色掌事一名在乐簴西,东向”[30]。政和六年颁给曲阜孔子庙的《正声大乐器》一副登歌乐与此相同,看来释奠孔子就是使用这部登歌的。

宋代登歌陈设图

关于轩架乐,《政和五礼新仪》说:“凡轩架之乐三面,其制去宫架之南面。”并没有轩架的具体陈设。既然是去宫架之南面,就可以从宫架探求其制度。“四方各设镈钟三,各依月律。编磬一,北方应钟起西,编钟次之,黄钟次之,编磬次之,大吕次之,皆北向;东方大簇起北,编钟次之,夹钟次之,编磬次之,姑洗次之,皆东向;南方仲吕起东,编钟次之,蕤宾次之,编磬次之,林钟次之,皆南向;西方夷则起南,编钟次之,南吕次之,编磬次之,无射次之,皆西向。设十二特磬,各在镈钟之内。植建鼓、鞞鼓、应鼓于四隅。设柷敔于北架内,柷在左,右雷鼓、雷鼗各二(地祗以灵鼓、灵鼗,太庙、别庙以路鼓、路鼗),分东西。敔工之南瑟二,在柷东,次一弦琴,次三弦琴,次五弦琴,次七弦琴,次九弦琴,各二,为一列;敔西亦如之。巢笙、箫、竽、篪、埙、笛各四,为一列,在雷鼓之后(若地祗在灵鼓后,太庙、别庙在路鼓后),晋鼓一,在笛之后,俱北向。副乐正二人在柷敔之北;歌工八人,左右各四,在柷敔之东南,西向;执麾挟仗色掌事一名在宫架西北,东向。副乐正本色公服,执麾挟仗色掌事及乐正平巾帻,服同登歌乐工。”[31]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孔子祭祀升为大祀,“诏与大社大稷并为大祀”,用凝安九成之乐,采用的应该是大祀乐制,使用宫架。

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才制定国子监释奠孔子礼乐,释奠用登歌乐。文庙释奠“乐用登歌,太乐令一员,本署官充,乐工三十九人”[32]。孔子庙释奠乐制未见记载。《金史·乐》有太庙登歌制度,“太庙登歌:钟一簴,磬一簴,歌工四,籥二,埙二,篪二,笛二,巢笙二,和笙二,箫二,七星匏一,九耀匏一,闰余匏一,搏拊二,柷一,敔一,麾一,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各二,瑟四。别庙登歌并同。亲祠则用金钟玉磬,摄祭则用编钟、编磬”[33]。既然“别庙登歌并同”,那么文宣王庙释奠登歌就应该如此。金明昌六年(1195年),颁给曲阜孔子庙“登歌乐一部,歌二,籥一,篪一,笛一,埙一,巢笙三,和笙二,箫一,编钟一,编磬一,一弦琴一,三弦琴一,五弦琴一、七弦琴一,九弦琴一,瑟一,柷一,敔一,搏拊一,麾幡一”[34],较太庙登歌乐少歌工二,籥、篪、笛、埙、搏拊、各种琴均少一,瑟少三,无匏,多巢笙一,规模几乎缩小了一半。

金朝灭亡,衍圣公孔元措由汴京回曲阜,朝见元太宗,奏说:“今礼乐散失,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者,乞降旨收录。”太宗令各地官员将上述人员及礼册、词章、乐器等移交孔元措收管,在庙阅习。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命制登歌乐舞,肄习于曲阜宣圣庙。宪宗三年(1253年)始用登歌乐祭祀昊天上帝。但元朝前期仍然沿用金朝礼乐,元大德十年(1306年)国子监文庙落成,“行释奠礼,牲用太牢,乐用登歌,制法服三袭,命翰林院定乐名乐章[35],沿用宋代大晟乐府撰拟的乐章。

元代登歌乐器有编钟一簴十六枚,编磬一簴十六枚,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各二,瑟四,箫二,笛二,籥二,篪二,巢笙四,和笙四,七星匏一,九耀匏一,闰余匏一,埙二,搏拊二,柷一,敔一,与金朝基本相同,唯巢笙、和笙各多二。其陈设:“编磬一簴,在西,编钟一簴,在东,击钟磬者皆有坐杌。太乐令位在钟簴东,西向,协律郎位在磬簴西,东向,执麾者立于后。柷一,在钟簴北梢东;敔一,在磬簴北梢西。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歌工八人,分列于午阶左右,东西相向坐,以北为上,凡坐者皆藉以席,加毡。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者各二,瑟四,籥二,篪二,笛二,箫二,巢笙四,和笙四,闰余匏一,九耀匏一,七星匏一,埙二,各分立于午阶东西乐榻上,琴瑟者分列于北,皆北向坐,匏竹者分列于琴瑟之后,为二列,重行,皆北向,相对为首。”[36]

宋代登歌陈设图

关于轩架乐,《政和五礼新仪》说:“凡轩架之乐三面,其制去宫架之南面。”并没有轩架的具体陈设。既然是去宫架之南面,就可以从宫架探求其制度。“四方各设镈钟三,各依月律。编磬一,北方应钟起西,编钟次之,黄钟次之,编磬次之,大吕次之,皆北向;东方大簇起北,编钟次之,夹钟次之,编磬次之,姑洗次之,皆东向;南方仲吕起东,编钟次之,蕤宾次之,编磬次之,林钟次之,皆南向;西方夷则起南,编钟次之,南吕次之,编磬次之,无射次之,皆西向。设十二特磬,各在镈钟之内。植建鼓、鞞鼓、应鼓于四隅。设柷敔于北架内,柷在左,右雷鼓、雷鼗各二(地祗以灵鼓、灵鼗,太庙、别庙以路鼓、路鼗),分东西。敔工之南瑟二,在柷东,次一弦琴,次三弦琴,次五弦琴,次七弦琴,次九弦琴,各二,为一列;敔西亦如之。巢笙、箫、竽、篪、埙、笛各四,为一列,在雷鼓之后(若地祗在灵鼓后,太庙、别庙在路鼓后),晋鼓一,在笛之后,俱北向。副乐正二人在柷敔之北;歌工八人,左右各四,在柷敔之东南,西向;执麾挟仗色掌事一名在宫架西北,东向。副乐正本色公服,执麾挟仗色掌事及乐正平巾帻,服同登歌乐工。”[31]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孔子祭祀升为大祀,“诏与大社大稷并为大祀”,用凝安九成之乐,采用的应该是大祀乐制,使用宫架。

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才制定国子监释奠孔子礼乐,释奠用登歌乐。文庙释奠“乐用登歌,太乐令一员,本署官充,乐工三十九人”[32]。孔子庙释奠乐制未见记载。《金史·乐》有太庙登歌制度,“太庙登歌:钟一簴,磬一簴,歌工四,籥二,埙二,篪二,笛二,巢笙二,和笙二,箫二,七星匏一,九耀匏一,闰余匏一,搏拊二,柷一,敔一,麾一,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各二,瑟四。别庙登歌并同。亲祠则用金钟玉磬,摄祭则用编钟、编磬”[33]。既然“别庙登歌并同”,那么文宣王庙释奠登歌就应该如此。金明昌六年(1195年),颁给曲阜孔子庙“登歌乐一部,歌二,籥一,篪一,笛一,埙一,巢笙三,和笙二,箫一,编钟一,编磬一,一弦琴一,三弦琴一,五弦琴一、七弦琴一,九弦琴一,瑟一,柷一,敔一,搏拊一,麾幡一”[34],较太庙登歌乐少歌工二,籥、篪、笛、埙、搏拊、各种琴均少一,瑟少三,无匏,多巢笙一,规模几乎缩小了一半。

金朝灭亡,衍圣公孔元措由汴京回曲阜,朝见元太宗,奏说:“今礼乐散失,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者,乞降旨收录。”太宗令各地官员将上述人员及礼册、词章、乐器等移交孔元措收管,在庙阅习。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命制登歌乐舞,肄习于曲阜宣圣庙。宪宗三年(1253年)始用登歌乐祭祀昊天上帝。但元朝前期仍然沿用金朝礼乐,元大德十年(1306年)国子监文庙落成,“行释奠礼,牲用太牢,乐用登歌,制法服三袭,命翰林院定乐名乐章”[35],沿用宋代大晟乐府撰拟的乐章。

元代登歌乐器有编钟一簴十六枚,编磬一簴十六枚,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各二,瑟四,箫二,笛二,籥二,篪二,巢笙四,和笙四,七星匏一,九耀匏一,闰余匏一,埙二,搏拊二,柷一,敔一,与金朝基本相同,唯巢笙、和笙各多二。其陈设:“编磬一簴,在西,编钟一簴,在东,击钟磬者皆有坐杌。太乐令位在钟簴东,西向,协律郎位在磬簴西,东向,执麾者立于后。柷一,在钟簴北梢东;敔一,在磬簴北梢西。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歌工八人,分列于午阶左右,东西相向坐,以北为上,凡坐者皆藉以席,加毡。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者各二,瑟四,籥二,篪二,笛二,箫二,巢笙四,和笙四,闰余匏一,九耀匏一,七星匏一,埙二,各分立于午阶东西乐榻上,琴瑟者分列于北,皆北向坐,匏竹者分列于琴瑟之后,为二列,重行,皆北向,相对为首。”[36]

宋代登歌陈设图

关于轩架乐,《政和五礼新仪》说:“凡轩架之乐三面,其制去宫架之南面。”并没有轩架的具体陈设。既然是去宫架之南面,就可以从宫架探求其制度。“四方各设镈钟三,各依月律。编磬一,北方应钟起西,编钟次之,黄钟次之,编磬次之,大吕次之,皆北向;东方大簇起北,编钟次之,夹钟次之,编磬次之,姑洗次之,皆东向;南方仲吕起东,编钟次之,蕤宾次之,编磬次之,林钟次之,皆南向;西方夷则起南,编钟次之,南吕次之,编磬次之,无射次之,皆西向。设十二特磬,各在镈钟之内。植建鼓、鞞鼓、应鼓于四隅。设柷敔于北架内,柷在左,右雷鼓、雷鼗各二(地祗以灵鼓、灵鼗,太庙、别庙以路鼓、路鼗),分东西。敔工之南瑟二,在柷东,次一弦琴,次三弦琴,次五弦琴,次七弦琴,次九弦琴,各二,为一列;敔西亦如之。巢笙、箫、竽、篪、埙、笛各四,为一列,在雷鼓之后(若地祗在灵鼓后,太庙、别庙在路鼓后),晋鼓一,在笛之后,俱北向。副乐正二人在柷敔之北;歌工八人,左右各四,在柷敔之东南,西向;执麾挟仗色掌事一名在宫架西北,东向。副乐正本色公服,执麾挟仗色掌事及乐正平巾帻,服同登歌乐工。”[31]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孔子祭祀升为大祀,“诏与大社大稷并为大祀”,用凝安九成之乐,采用的应该是大祀乐制,使用宫架。

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才制定国子监释奠孔子礼乐,释奠用登歌乐。文庙释奠“乐用登歌,太乐令一员,本署官充,乐工三十九人”[32]。孔子庙释奠乐制未见记载。《金史·乐》有太庙登歌制度,“太庙登歌:钟一簴,磬一簴,歌工四,籥二,埙二,篪二,笛二,巢笙二,和笙二,箫二,七星匏一,九耀匏一,闰余匏一,搏拊二,柷一,敔一,麾一,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各二,瑟四。别庙登歌并同。亲祠则用金钟玉磬,摄祭则用编钟、编磬”[33]。既然“别庙登歌并同”,那么文宣王庙释奠登歌就应该如此。金明昌六年(1195年),颁给曲阜孔子庙“登歌乐一部,歌二,籥一,篪一,笛一,埙一,巢笙三,和笙二,箫一,编钟一,编磬一,一弦琴一,三弦琴一,五弦琴一、七弦琴一,九弦琴一,瑟一,柷一,敔一,搏拊一,麾幡一”[34],较太庙登歌乐少歌工二,籥、篪、笛、埙、搏拊、各种琴均少一,瑟少三,无匏,多巢笙一,规模几乎缩小了一半。

金朝灭亡,衍圣公孔元措由汴京回曲阜,朝见元太宗,奏说:“今礼乐散失,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者,乞降旨收录。”太宗令各地官员将上述人员及礼册、词章、乐器等移交孔元措收管,在庙阅习。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命制登歌乐舞,肄习于曲阜宣圣庙。宪宗三年(1253年)始用登歌乐祭祀昊天上帝。但元朝前期仍然沿用金朝礼乐,元大德十年(1306年)国子监文庙落成,“行释奠礼,牲用太牢,乐用登歌,制法服三袭,命翰林院定乐名乐章”[35],沿用宋代大晟乐府撰拟的乐章。

元代登歌乐器有编钟一簴十六枚,编磬一簴十六枚,一弦琴、三弦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各二,瑟四,箫二,笛二,籥二,篪二,巢笙四,和笙四,七星匏一,九耀匏一,闰余匏一,埙二,搏拊二,柷一,敔一,与金朝基本相同,唯巢笙、和笙各多二。其陈设:“编磬一簴,在西,编钟一簴,在东,击钟磬者皆有坐杌。太乐令位在钟簴东,西向,协律郎位在磬簴西,东向,执麾者立于后。柷一,在钟簴北梢东;敔一,在磬簴北梢西。搏拊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歌工八人,分列于午阶左右,东西相向坐,以北为上,凡坐者皆藉以席,加毡。一弦、三弦、五弦、七弦、九弦者各二,瑟四,籥二,篪二,笛二,箫二,巢笙四,和笙四,闰余匏一,九耀匏一,七星匏一,埙二,各分立于午阶东西乐榻上,琴瑟者分列于北,皆北向坐,匏竹者分列于琴瑟之后,为二列,重行,皆北向,相对为首。”[36]

明代释奠大祀乐舞位次图

曲阜孔子庙于元至大三年(1310年)也获颁一部登歌乐。“初,宣圣五十四代孙、左三部照磨思逮言:阙里宣圣祖庙释奠行礼久阙祭服、登歌之乐,未蒙宠赐,如蒙移咨江浙行省,于各处赡学祭余子粒内制造登歌乐器及祭服,以备祭祀,庶尽事神之礼。中书允其请,移文江浙制造,至是乐器成,运赴阙里用之。”[37]

明淇武四年(1371年),确定了文庙释奠制度,其乐舞制度为“乐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明初释奠孔子用元代大成乐歌旧乐,六年始命詹同、乐韶凤等更制乐章,确定文庙祀典乐制,“文庙乐生六十人。编钟、编磬各十六,琴十,瑟四,搏拊四,埙四,篪四,箫八,笙八,笛四,大鼓一,歌工十”[38]。其中的编钟、编磬各十六为枚数,并非乐工人数,均为一人演奏。淇武七年,衍圣公奏请颁给曲阜孔子庙乐器祭服,颁给“钟磬各一簴,琴十,瑟四,凤箫、洞箫、埙、篪、笙、笛各四,搏拊二,柷、敔、麾各一”[39],仅比国子监文庙少笙四、搏拊二、大鼓一,将箫八改为凤箫、洞箫各四。成化十二年(1476年),孔子祭祀升为大祀,“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十二”。弘治九年(1496年),“增乐舞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40]。也许是因为大祀时间太短,文献中查不到文庙大祀的礼乐制度,明《阙里志》所载“奏乐位次之图”,舞为大八佾,但乐器仅有琴八,瑟二,搏拊二,柷敔各一,龙笛二,凤箫二,洞箫二,埙二,笙四,篪二,钟磬各一,应鼓一,比淇武七年颁给的乐器琴、瑟、凤箫、洞箫、埙、篪、笛均少二,歌工也少二,应该是曲阜文庙大祀时的制度,但远远达不到大祀的规模。

明淇武十五年颁释奠仪,淇武二十六年“颁大成乐器与天下府学,令州县学如府式,始定舞用六佾,乐用登歌”[41]。从此,各地文庙释奠普遍使用《大成乐》、六佾舞。

明代释奠大祀乐舞位次图

曲阜孔子庙于元至大三年(1310年)也获颁一部登歌乐。“初,宣圣五十四代孙、左三部照磨思逮言:阙里宣圣祖庙释奠行礼久阙祭服、登歌之乐,未蒙宠赐,如蒙移咨江浙行省,于各处赡学祭余子粒内制造登歌乐器及祭服,以备祭祀,庶尽事神之礼。中书允其请,移文江浙制造,至是乐器成,运赴阙里用之。”[37]

明淇武四年(1371年),确定了文庙释奠制度,其乐舞制度为“乐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明初释奠孔子用元代大成乐歌旧乐,六年始命詹同、乐韶凤等更制乐章,确定文庙祀典乐制,“文庙乐生六十人。编钟、编磬各十六,琴十,瑟四,搏拊四,埙四,篪四,箫八,笙八,笛四,大鼓一,歌工十”[38]。其中的编钟、编磬各十六为枚数,并非乐工人数,均为一人演奏。淇武七年,衍圣公奏请颁给曲阜孔子庙乐器祭服,颁给“钟磬各一簴,琴十,瑟四,凤箫、洞箫、埙、篪、笙、笛各四,搏拊二,柷、敔、麾各一”[39],仅比国子监文庙少笙四、搏拊二、大鼓一,将箫八改为凤箫、洞箫各四。成化十二年(1476年),孔子祭祀升为大祀,“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十二”。弘治九年(1496年),“增乐舞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40]。也许是因为大祀时间太短,文献中查不到文庙大祀的礼乐制度,明《阙里志》所载“奏乐位次之图”,舞为大八佾,但乐器仅有琴八,瑟二,搏拊二,柷敔各一,龙笛二,凤箫二,洞箫二,埙二,笙四,篪二,钟磬各一,应鼓一,比淇武七年颁给的乐器琴、瑟、凤箫、洞箫、埙、篪、笛均少二,歌工也少二,应该是曲阜文庙大祀时的制度,但远远达不到大祀的规模。

明淇武十五年颁释奠仪,淇武二十六年“颁大成乐器与天下府学,令州县学如府式,始定舞用六佾,乐用登歌”[41]。从此,各地文庙释奠普遍使用《大成乐》、六佾舞。

明代释奠大祀乐舞位次图

曲阜孔子庙于元至大三年(1310年)也获颁一部登歌乐。“初,宣圣五十四代孙、左三部照磨思逮言:阙里宣圣祖庙释奠行礼久阙祭服、登歌之乐,未蒙宠赐,如蒙移咨江浙行省,于各处赡学祭余子粒内制造登歌乐器及祭服,以备祭祀,庶尽事神之礼。中书允其请,移文江浙制造,至是乐器成,运赴阙里用之。”[37]

明淇武四年(1371年),确定了文庙释奠制度,其乐舞制度为“乐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明初释奠孔子用元代大成乐歌旧乐,六年始命詹同、乐韶凤等更制乐章,确定文庙祀典乐制,“文庙乐生六十人。编钟、编磬各十六,琴十,瑟四,搏拊四,埙四,篪四,箫八,笙八,笛四,大鼓一,歌工十”[38]。其中的编钟、编磬各十六为枚数,并非乐工人数,均为一人演奏。淇武七年,衍圣公奏请颁给曲阜孔子庙乐器祭服,颁给“钟磬各一簴,琴十,瑟四,凤箫、洞箫、埙、篪、笙、笛各四,搏拊二,柷、敔、麾各一”[39],仅比国子监文庙少笙四、搏拊二、大鼓一,将箫八改为凤箫、洞箫各四。成化十二年(1476年),孔子祭祀升为大祀,“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十二”。弘治九年(1496年),“增乐舞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40]。也许是因为大祀时间太短,文献中查不到文庙大祀的礼乐制度,明《阙里志》所载“奏乐位次之图”,舞为大八佾,但乐器仅有琴八,瑟二,搏拊二,柷敔各一,龙笛二,凤箫二,洞箫二,埙二,笙四,篪二,钟磬各一,应鼓一,比淇武七年颁给的乐器琴、瑟、凤箫、洞箫、埙、篪、笛均少二,歌工也少二,应该是曲阜文庙大祀时的制度,但远远达不到大祀的规模。

明淇武十五年颁释奠仪,淇武二十六年“颁大成乐器与天下府学,令州县学如府式,始定舞用六佾,乐用登歌”[41]。从此,各地文庙释奠普遍使用《大成乐》、六佾舞。

清代释奠乐舞位次图

康熙六年(1667年)制定乐制,国子监文庙、曲阜孔子庙释奠用“中和韶乐”,地方学校文庙用“乡乐”。“中和韶乐”除用于释奠孔子外,还用于“三大节、常朝及皇帝升殿、还宫”及坛庙,但乐制不同,文庙释奠琴、箫、笛、笙均由十减为六,篪由六减为四,其他完全相同。“中和韶乐”乐制为“坛庙均麾一,编钟、编磬各十有六,琴十,瑟四,排箫二,箫、篴、笙各十,埙二,篪六,建鼓一,搏拊二,柷、敔各一,木笏。文庙琴、箫、篴、笙各六,篪四,木笏六,余均同”[42]

清史稿》作各府州县卫文庙释奠用“乡乐”,乐制更为简单。“乡乐,凡府州县学春秋释奠皆用之。其器:麾一,编钟十六,编磬十六,琴六,瑟二,排箫二,箫四,笛六,篪二,笙六,埙二,建鼓一,搏拊二,柷一,敔一。”[43]较释奠“中和韶乐”减去了镈钟和特磬,瑟减二,箫减二,篪减二。但《大清会典》作直省府州县春秋丁祭“中和韶乐,羽籥之舞及牲、登铏、簠簋、笾豆、尊爵之数,将事之仪,均如太学丁祭礼”[44],并没有差异,恐怕是《清史稿》有误。

国子监文庙“中和韶乐”陈设为:“设中和韶乐于殿外阶上,编钟在东,编磬在西,皆十有六,悬以筍簴;设建鼓一于钟悬之次,左麾一、柷一、搏拊一、笙三,西向;右敔一、笙三、搏拊一,东向;东西分列琴六、瑟四、排箫二、箫六、篴六、埙二、篪四,均北向;陈文舞六佾于殿外,引舞旌节二,羽籥三十有六。”[45]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颁给曲阜孔子庙“中和韶乐”乐器一副,计有“柷一,敔一,编钟十六,编磬十六,琴六,瑟四,笙六,箫六,笛六,埙二,篪四,排箫二”,较国子监文庙少镈钟和特磬。乾隆三十年(1765年)颁给曲阜孔子庙镈钟二、特磬二,均为第四夹钟和第十南吕,春祭以夹钟为宫,秋祭以南吕为宫。乐队陈设早期仍采用堂上堂下式,乾隆十二年教习新乐后采用清代制度,“编钟在东,编磬在西;埙一、篪二、排箫一为一列,在编钟之北,西上;笛三,一在埙北,一在篪北,一在排箫北;洞箫三,在笛北;瑟二,在洞箫北;琴三,在瑟北。编磬之北亦如之,东上;楹鼓一,在编钟北;皆北向。歌工东三人在琴东北,西三人在琴西北;笙六在歌工后,搏拊二在歌工北,东柷一,西敔一,在搏拊北,麾二在柷敔北,皆东西相向。文舞生六佾三十六人,在乐县之中;旌二,在舞佾之北,相向。”[46]乐器位置比《大清会典则例》更清楚。

【注释】

[1]《史记》卷二十四《乐》。

[2]《魏书》卷一〇九《乐》。

[3]《史晨前碑》。

[4]《史晨后碑》。

[5]《陈书》卷三十四《杜之伟传》。

[6]《隋书》卷《音乐上》。

[7]《宋史》卷七十八《律历十一》。

[8]《元史》卷六十八《礼乐二》。

[9]《清史稿》卷九十四《乐制一》,见《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第9161页上。

[10]乐谱中的“章”字有误。以下凡文、谱用字不一致处,皆是乐谱中用字误,不再加注。

[11]摘自《阙里志》卷二《歌章》,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136-139页;参考《文庙礼乐考》“乐部”校订,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573-578页。

[12]摘自《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三《律吕表》。

[13]“倍”即“倍应钟”,下同。

[14]摘自《文庙丁祭谱》卷四之一。

[15]《周礼》。

[16]《论语·述而》。

[17]《论语·八佾》。

[18]《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19]《后汉书》卷六《顺帝纪》。

[20]〔宋〕郭茂倩:《宋本乐府诗集》卷三《郊庙歌词三·梁南郊登歌》。

[21]《礼记·郊特牲》。

[22]《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357页。

[23]《南齐书》卷九《礼志上》。

[24]《隋书》卷九《礼仪四》。

[25]《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

[26]《新唐书》卷十五《礼乐志五》。

[27]《新唐书》卷十五《礼乐志五》。

[28]《唐会要》卷三十三《雅乐下》。

[29]《大唐开元礼》卷十《吉礼》。

[30]《宋史》卷一百二十九《乐四》。

[31]《政和五礼新仪》卷六《序例·亲祠登歌》。

[32]《金史》卷三十五《宣圣庙》。

[33]《金史》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乐上》。

[34]〔金〕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卷三,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159页。

[35]《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纪四》。

[36]《元史》卷七十三《祭祀二》。

[37]《元史》卷六十八《礼乐二》。

[38]《明史》卷六十一《乐志一》。

[39]〔清〕潘相:《曲阜县志》卷二十八,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第201页上。

[40]《明史》卷五十《礼志四》。

[41]《頖宫礼乐疏》卷一《历代褒崇疏》。

[42]《大清会典》卷五十八《乐部》。

[43]《清史稿》卷一〇一《乐志八》,见《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第9195页中。

[44]《大清会典》卷四十五《礼部·祠祭清吏司》。

[45]《大清会典则例》卷九十八《乐部一》。

[46]孔继汾:《阙里文献考》卷二十五《乐三》,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558-559页。

清代释奠乐舞位次图(www.daowen.com)

清康熙六年(1667年)制定乐制,国子监文庙、曲阜孔子庙释奠用“中和韶乐”,地方学校文庙用“乡乐”。“中和韶乐”除用于释奠孔子外,还用于“三大节、常朝及皇帝升殿、还宫”及坛庙,但乐制不同,文庙释奠琴、箫、笛、笙均由十减为六,篪由六减为四,其他完全相同。“中和韶乐”乐制为“坛庙均麾一,编钟、编磬各十有六,琴十,瑟四,排箫二,箫、篴、笙各十,埙二,篪六,建鼓一,搏拊二,柷、敔各一,木笏。文庙琴、箫、篴、笙各六,篪四,木笏六,余均同”[42]

《清史稿》作各府州县卫文庙释奠用“乡乐”,乐制更为简单。“乡乐,凡府州县学春秋释奠皆用之。其器:麾一,编钟十六,编磬十六,琴六,瑟二,排箫二,箫四,笛六,篪二,笙六,埙二,建鼓一,搏拊二,柷一,敔一。”[43]较释奠“中和韶乐”减去了镈钟和特磬,瑟减二,箫减二,篪减二。但《大清会典》作直省府州县春秋丁祭“中和韶乐,羽籥之舞及牲、登铏、簠簋、笾豆、尊爵之数,将事之仪,均如太学丁祭礼”[44],并没有差异,恐怕是《清史稿》有误。

国子监文庙“中和韶乐”陈设为:“设中和韶乐于殿外阶上,编钟在东,编磬在西,皆十有六,悬以筍簴;设建鼓一于钟悬之次,左麾一、柷一、搏拊一、笙三,西向;右敔一、笙三、搏拊一,东向;东西分列琴六、瑟四、排箫二、箫六、篴六、埙二、篪四,均北向;陈文舞六佾于殿外,引舞旌节二,羽籥三十有六。”[45]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颁给曲阜孔子庙“中和韶乐”乐器一副,计有“柷一,敔一,编钟十六,编磬十六,琴六,瑟四,笙六,箫六,笛六,埙二,篪四,排箫二”,较国子监文庙少镈钟和特磬。乾隆三十年(1765年)颁给曲阜孔子庙镈钟二、特磬二,均为第四夹钟和第十南吕,春祭以夹钟为宫,秋祭以南吕为宫。乐队陈设早期仍采用堂上堂下式,乾隆十二年教习新乐后采用清代制度,“编钟在东,编磬在西;埙一、篪二、排箫一为一列,在编钟之北,西上;笛三,一在埙北,一在篪北,一在排箫北;洞箫三,在笛北;瑟二,在洞箫北;琴三,在瑟北。编磬之北亦如之,东上;楹鼓一,在编钟北;皆北向。歌工东三人在琴东北,西三人在琴西北;笙六在歌工后,搏拊二在歌工北,东柷一,西敔一,在搏拊北,麾二在柷敔北,皆东西相向。文舞生六佾三十六人,在乐县之中;旌二,在舞佾之北,相向。”[46]乐器位置比《大清会典则例》更清楚。

【注释】

[1]《史记》卷二十四《乐》。

[2]《魏书》卷一〇九《乐》。

[3]《史晨前碑》。

[4]《史晨后碑》。

[5]《陈书》卷三十四《杜之伟传》。

[6]《隋书》卷《音乐上》。

[7]《宋史》卷七十八《律历十一》。

[8]《元史》卷六十八《礼乐二》。

[9]《清史稿》卷九十四《乐制一》,见《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第9161页上。

[10]乐谱中的“章”字有误。以下凡文、谱用字不一致处,皆是乐谱中用字误,不再加注。

[11]摘自《阙里志》卷二《歌章》,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136-139页;参考《文庙礼乐考》“乐部”校订,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573-578页。

[12]摘自《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三《律吕表》。

[13]“倍”即“倍应钟”,下同。

[14]摘自《文庙丁祭谱》卷四之一。

[15]《周礼》。

[16]《论语·述而》。

[17]《论语·八佾》。

[18]《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19]《后汉书》卷六《顺帝纪》。

[20]〔宋〕郭茂倩:《宋本乐府诗集》卷三《郊庙歌词三·梁南郊登歌》。

[21]《礼记·郊特牲》。

[22]《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357页。

[23]《南齐书》卷九《礼志上》。

[24]《隋书》卷九《礼仪四》。

[25]《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

[26]《新唐书》卷十五《礼乐志五》。

[27]《新唐书》卷十五《礼乐志五》。

[28]《唐会要》卷三十三《雅乐下》。

[29]《大唐开元礼》卷十《吉礼》。

[30]《宋史》卷一百二十九《乐四》。

[31]《政和五礼新仪》卷六《序例·亲祠登歌》。

[32]《金史》卷三十五《宣圣庙》。

[33]《金史》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乐上》。

[34]〔金〕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卷三,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159页。

[35]《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纪四》。

[36]《元史》卷七十三《祭祀二》。

[37]《元史》卷六十八《礼乐二》。

[38]《明史》卷六十一《乐志一》。

[39]〔清〕潘相:《曲阜县志》卷二十八,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第201页上。

[40]《明史》卷五十《礼志四》。

[41]《頖宫礼乐疏》卷一《历代褒崇疏》。

[42]《大清会典》卷五十八《乐部》。

[43]《清史稿》卷一〇一《乐志八》,见《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第9195页中。

[44]《大清会典》卷四十五《礼部·祠祭清吏司》。

[45]《大清会典则例》卷九十八《乐部一》。

[46]孔继汾:《阙里文献考》卷二十五《乐三》,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558-559页。

清代释奠乐舞位次图

清康熙六年(1667年)制定乐制,国子监文庙、曲阜孔子庙释奠用“中和韶乐”,地方学校文庙用“乡乐”。“中和韶乐”除用于释奠孔子外,还用于“三大节、常朝及皇帝升殿、还宫”及坛庙,但乐制不同,文庙释奠琴、箫、笛、笙均由十减为六,篪由六减为四,其他完全相同。“中和韶乐”乐制为“坛庙均麾一,编钟、编磬各十有六,琴十,瑟四,排箫二,箫、篴、笙各十,埙二,篪六,建鼓一,搏拊二,柷、敔各一,木笏。文庙琴、箫、篴、笙各六,篪四,木笏六,余均同”[42]

《清史稿》作各府州县卫文庙释奠用“乡乐”,乐制更为简单。“乡乐,凡府州县学春秋释奠皆用之。其器:麾一,编钟十六,编磬十六,琴六,瑟二,排箫二,箫四,笛六,篪二,笙六,埙二,建鼓一,搏拊二,柷一,敔一。”[43]较释奠“中和韶乐”减去了镈钟和特磬,瑟减二,箫减二,篪减二。但《大清会典》作直省府州县春秋丁祭“中和韶乐,羽籥之舞及牲、登铏、簠簋、笾豆、尊爵之数,将事之仪,均如太学丁祭礼”[44],并没有差异,恐怕是《清史稿》有误。

国子监文庙“中和韶乐”陈设为:“设中和韶乐于殿外阶上,编钟在东,编磬在西,皆十有六,悬以筍簴;设建鼓一于钟悬之次,左麾一、柷一、搏拊一、笙三,西向;右敔一、笙三、搏拊一,东向;东西分列琴六、瑟四、排箫二、箫六、篴六、埙二、篪四,均北向;陈文舞六佾于殿外,引舞旌节二,羽籥三十有六。”[45]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颁给曲阜孔子庙“中和韶乐”乐器一副,计有“柷一,敔一,编钟十六,编磬十六,琴六,瑟四,笙六,箫六,笛六,埙二,篪四,排箫二”,较国子监文庙少镈钟和特磬。乾隆三十年(1765年)颁给曲阜孔子庙镈钟二、特磬二,均为第四夹钟和第十南吕,春祭以夹钟为宫,秋祭以南吕为宫。乐队陈设早期仍采用堂上堂下式,乾隆十二年教习新乐后采用清代制度,“编钟在东,编磬在西;埙一、篪二、排箫一为一列,在编钟之北,西上;笛三,一在埙北,一在篪北,一在排箫北;洞箫三,在笛北;瑟二,在洞箫北;琴三,在瑟北。编磬之北亦如之,东上;楹鼓一,在编钟北;皆北向。歌工东三人在琴东北,西三人在琴西北;笙六在歌工后,搏拊二在歌工北,东柷一,西敔一,在搏拊北,麾二在柷敔北,皆东西相向。文舞生六佾三十六人,在乐县之中;旌二,在舞佾之北,相向。”[46]乐器位置比《大清会典则例》更清楚。

【注释】

[1]《史记》卷二十四《乐》。

[2]《魏书》卷一〇九《乐》。

[3]《史晨前碑》。

[4]《史晨后碑》。

[5]《陈书》卷三十四《杜之伟传》。

[6]《隋书》卷《音乐上》。

[7]《宋史》卷七十八《律历十一》。

[8]《元史》卷六十八《礼乐二》。

[9]《清史稿》卷九十四《乐制一》,见《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第9161页上。

[10]乐谱中的“章”字有误。以下凡文、谱用字不一致处,皆是乐谱中用字误,不再加注。

[11]摘自《阙里志》卷二《歌章》,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136-139页;参考《文庙礼乐考》“乐部”校订,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573-578页。

[12]摘自《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三《律吕表》。

[13]“倍”即“倍应钟”,下同。

[14]摘自《文庙丁祭谱》卷四之一。

[15]《周礼》。

[16]《论语·述而》。

[17]《论语·八佾》。

[18]《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

[19]《后汉书》卷六《顺帝纪》。

[20]〔宋〕郭茂倩:《宋本乐府诗集》卷三《郊庙歌词三·梁南郊登歌》。

[21]《礼记·郊特牲》。

[22]《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357页。

[23]《南齐书》卷九《礼志上》。

[24]《隋书》卷九《礼仪四》。

[25]《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

[26]《新唐书》卷十五《礼乐志五》。

[27]《新唐书》卷十五《礼乐志五》。

[28]《唐会要》卷三十三《雅乐下》。

[29]《大唐开元礼》卷十《吉礼》。

[30]《宋史》卷一百二十九《乐四》。

[31]《政和五礼新仪》卷六《序例·亲祠登歌》。

[32]《金史》卷三十五《宣圣庙》。

[33]《金史》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乐上》。

[34]〔金〕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卷三,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159页。

[35]《元史》卷二十一《成宗本纪四》。

[36]《元史》卷七十三《祭祀二》。

[37]《元史》卷六十八《礼乐二》。

[38]《明史》卷六十一《乐志一》。

[39]〔清〕潘相:《曲阜县志》卷二十八,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第201页上。

[40]《明史》卷五十《礼志四》。

[41]《頖宫礼乐疏》卷一《历代褒崇疏》。

[42]《大清会典》卷五十八《乐部》。

[43]《清史稿》卷一〇一《乐志八》,见《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第9195页中。

[44]《大清会典》卷四十五《礼部·祠祭清吏司》。

[45]《大清会典则例》卷九十八《乐部一》。

[46]孔继汾:《阙里文献考》卷二十五《乐三》,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558-5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