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周代释奠礼的历史及魏晋时期的发展

周代释奠礼的历史及魏晋时期的发展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代释奠礼从现有文献资料看,释奠礼始见于周代。前者释奠以报功并举行养老礼,后者释奠以告功。释奠作为一种祭祀仪式,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程序。但非常遗憾的是,文献中并没有释奠仪式的详细仪注。魏晋时期的释奠礼仪魏晋时期是释奠礼的重要发展期。晋朝开始为释奠制定有关制度,同时在国家最高学府建造了祭祀孔子的专祠。周代以后,释奠礼再见于三国中的魏国。

周代释奠礼的历史及魏晋时期的发展

周代释奠礼

从现有文献资料看,释奠礼始见于周代。《礼记》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凡大合乐,必遂养老。”[4]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受命于祖,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5]其都是在学校举行的释奠。前者释奠以报功并举行养老礼,后者释奠以告功。

释奠作为一种祭祀仪式,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程序。但非常遗憾的是,文献中并没有释奠仪式的详细仪注。《礼记》记载天子视学包括释奠和养老两个内容,养老的仪程非常详细,释奠却非常简单,仍然无法窥见其程序。汉代郑康成曾说:“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无迎尸以下事。”[6]看来仪注是比较简单的。

现在通用的小戴《礼记》虽然成书于汉初,但关于释奠的记载是可信的。《诗经·鲁颂》中的《泮水》就有关于在学校泮宫献馘的诗句,“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7]。鲁僖公于公元前660年至公元前627年在位,这就证明《礼记·王制》关于“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是可信的,而且这种做法在春秋早期仍然在沿用。

汉代祭祀礼仪

汉代史书中没有“释奠”一词,但祭祀孔子的活动还是有的。《史记》说“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而后从政”[8],在孔子墓与孔子庙举行的祭祀活动并没有间断。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国家的正统思想,“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9],将学校普及到郡国。元始三年(公元3年),令天下郡国、县邑、乡聚都要设立学校官,学校更加普及。有学校就要举行祭祀等礼仪活动,《汉书·礼乐志》说:“汉承秦灭道之后,赖先帝圣德,博受兼听,修废官,立太学,河间献王聘求幽隐,修兴雅乐以助化。时大儒公孙弘、董仲舒等皆以为音中正雅,立之大乐,春秋乡射,作于学官。”学校举行乡射礼并奏乐。学校举行乡射礼,在儒学被确定为封建国家正统思想的西汉,应该采用《仪礼》“乡射礼”的程序。遗憾的是,西汉祭祀的程序不得而知,只知汉高祖祭祀孔子时祭品为太牢―――牛、羊、猪各一。

东汉建武五年(29年),太学举行了落成仪式,“乃修起太学,稽式古典,笾豆干戚之容备之于列,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10],光武帝也亲临观飨[11],令博士们御前论难[12]明帝永平二年(59年),首次在辟雍举行养老礼和大射礼,地方学校也举行了乡饮酒礼,“三月,上始帅群臣躬养三老五更于辟雍,行大射之礼;郡、县、道行乡饮酒礼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13]。其后,和帝、顺帝、灵帝都曾在辟雍举行飨射活动。

东汉皇帝还亲自到孔子故里举行祭祀活动。建武五年,光武帝道经曲阜,派大司空宋弘以太牢祭祀孔子;永平十五年(72年),明帝亲临孔子故居祭祀,“帝时升庙,立,群臣中庭北面,皆再拜,帝进爵而后坐”[14];元和二年(85年)章帝、延光三年(124年)安帝也都曾到曲阜祭祀孔子。

东汉祭祀等活动虽然很多,但缺少祭祀仪式的记载。从文献推测,太学祭祀使用了笾豆,表演了舞蹈,而且是武舞(干戚),与《礼记》所载天子视学的仪式相似。既然太学落成“稽式古典”,采用的就应该是《礼记》天子视学的礼仪。《乙瑛碑》(153年刻立)记载,辟雍祭祀先圣先师时,“侍祠者孔子子孙,太宰、太祝令各一人,皆备爵。太常丞监祠,河南尹给牛、羊、家、鸡、□、□各一,大司农给米”。《史晨碑》(169年刻立)也说,“臣伏见临辟雍日,祠孔子以太牢,长吏备爵”。由此可见,祭祀以孔子子孙褒成侯和太宰、太祝令为三献,祭品有太牢、鸡、米等。地方学校行乡饮酒礼,祭祀周公、孔子以犬为牲,等级较太学低很多。但是从《仪礼》看,乡饮酒礼用的牲就是犬。

皇帝亲临孔子故里祭祀看来也没有一定的程序。明帝亲自进爵,命皇太子、诸王讲经;章帝作六代之乐,命儒者讲论。亲临祭祀的三帝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同时祭祀七十二弟子。孔子故里孔子庙除长孙褒成侯四时祭祀外,鲁国地方官员也在春秋行礼。元嘉三年(公元153年)乙瑛奏准朝廷春秋祭祀,鲁王给予经费,但并没有形成制度。十五年后,鲁相史晨到任祭祀时发现“无公出酒脯之祠”,不得不“自以奉钱”置办祭品,再次奏请朝廷按照社稷制度,“出王家谷,春秋行礼”。章帝亲临祭祀牲用太牢,乙瑛奏准以犬为牲,到史晨时祭祀等级提高,既然依社稷,祭祀使用的就应该是少牢,即羊、猪各一,因为国家规定“郡县置社稷,太守、令、长侍祠,牲用羊家”[15]

魏晋时期的释奠礼仪

魏晋时期是释奠礼的重要发展期。晋朝开始为释奠制定有关制度,同时在国家最高学府建造了祭祀孔子的专祠。

周代以后,释奠礼再见于三国中的魏国。魏主齐王曹芳分别于正始二年(241年)、五年、七年命太常以太牢赴辟雍祭祀孔子,祭祀的原因是齐王曹芳分别讲通了《论语》《尚书》《礼记》。这种报功似的释奠为晋朝太子所仿效。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咸宁三年(277年)、太康三年(282年)和元康三年(293年),皇太子因为分别讲通《孝经》《诗经》《礼记》《论语》,所以亲自到太学释奠。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皇太子讲通《论语》,也亲自到太学释奠。除《晋书·礼志》记载的上述释奠外,西晋元康二年(292年)、元康八年皇太子也举行了释奠,前者是因为讲通了《孝经》。东晋时,不仅皇太子通经后亲自去释奠孔子,而且皇帝也要亲自释奠。东晋咸康元年(335年)、升平元年(357年)、宁康三年(375年)成帝、穆帝、孝武帝就分别因为讲通《诗经》《孝经》《孝经》亲自去释奠孔子。

晋朝已经制定了释奠的仪注。《宋书》说“元嘉二十二年,太子释奠,采晋故事,官有其注”[16]。参诸文献,可以确认的有:祭祀主祭孔子,以颜渊配享;祭品均有太牢;魏国在辟雍,两晋主要在太学,只有晋穆帝和孝武帝时,因为太学在河南,道路较远,临时将中堂改作太学行礼;魏国命太常行礼,晋朝太子亲自行礼,向孔子献爵,中庶子向颜渊献爵。[17]皇帝释奠如何行礼,文献没有记载。《晋书·刁协传》记述咸康年间事时曾说“近去元年车驾释奠,拜孔子之坐”,释奠时成帝亲自向孔子行了拜礼。

晋朝详细的释奠礼仪未见记载,但可以从潘尼的《释奠颂》中大概推测出来。《释奠颂》歌颂的是西晋元康二年(292年)皇太子释奠,此时太学尚无专门祭祀的建筑,“乃扫坛为殿,悬幕为宫,夫子位于西序,颜回侍于北墉。宗伯掌礼,司仪辨位”,于坛上临时张幕祭祀,孔子为主祀,位于西序,面东;颜回配享,背靠北墙,面南。祭品用太牢,“陈其三牢”;有奠币、献酒、盥洗的礼仪,“设尊篚于两楹之间,陈罍洗于阼阶之左”;祭祀设置宫悬,“引其四县”,“钟磬既列”;皇太子亲自行拜礼,礼行三献,“我后乃躬拜俯之勤,资在三之义”[18]

史书虽然没有保存下晋朝的释奠礼仪,但保存了释奠的服饰。皇帝的服饰为:“其释奠先圣,则皂纱袍,绛缘,中衣,绛袴袜,黑舄。”皇太子的服饰为:“释奠则远游冠,玄朝服,绛缘,中单,绛袴袜,玄舄。若未加元服,则中舍人执冕从,介帻,单衣,玄服。”讲经时“则著介帻,单衣”。[19]

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始建太学孔子庙夫子堂,画孔子及十弟子像,其后释奠礼应该移至夫子堂举行。

南朝时期的释奠礼

南朝是释奠礼的另一个发展期。南齐确定了释奠的等级,梁朝制定了释奠专用的登歌,而释奠后赋诗几乎成为惯例,出现了许多歌咏释奠的诗作。

南朝时期,释奠一是在皇太子通经后举行,一是皇帝亲临举行。皇太子释奠文献记载较多,但皇帝亲自释奠的记载很少,史书仅见梁高祖一次,“高祖亲屈舆驾,释奠于先师先圣,申之以燕语,劳之以束帛”[20]

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皇太子释奠时,朝廷确定了释奠的礼仪。释奠设轩县乐,用六佾舞,祭品祭器均按照上公等级配置。虽然南齐上公的牲牢器用已经不得而知,但这也是已知最为具体的释奠礼仪内容了。皇太子释奠时虽然演奏了登歌,但此登歌选用的应该是朝廷乐歌,并非释奠专用的登歌。梁大同七年(541年),杜之伟首创了释奠歌章。陈朝时,皇太子举行加冠礼也进行释奠,“太子加元服,行释奠礼”[21]

西晋元康二年(292年)皇太子释奠,潘尼作《释奠颂》,这是已知最早的释奠文学作品。南朝时,释奠后赋诗几乎成为定式。《隋书·经籍志四》曾著录南齐《释奠会诗》十卷,可惜已经失传。陈太建二年(570年)皇太子释奠,也曾将释奠诗结集。《陈书》卷三十四《陆瑜传》记载:“太建二年,太子释奠于太学,宫臣并赋诗,命瑜为序文,甚赡丽。”可惜的是,这部结集也失传了。南朝释奠诗流传下来的很少,萧统《文选》中保存了颜延之于宋元嘉二十二年皇太子释奠后所作的《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四言,七十二句。《古诗纪》中保存着潘尼创作的另一首释奠诗,四言六句,似乎是残章。

北朝释奠礼仪

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很少举行释奠,史书仅载东晋太和五年(370年)前秦苻坚举行过一次。北魏时才频繁举行。北齐将孔子庙推向郡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释奠礼仪,为唐代释奠礼的定型奠定了基础。

北魏一朝举行了一次释菜、两次释奠。释菜一次在天兴四年(401年);释奠一次在正光二年(521年),一次在永熙三年(534年)。正光二年释奠前,司徒崔光为孝明帝讲解《孝经》;释奠后,宴请群臣,并令群臣撰写释奠侍宴诗。永熙三年释奠前,在显阳殿分别由祭酒刘廞讲《孝经》、黄门李郁说《礼记》、中书舍人卢景宣讲《大戴礼·夏小正篇》。北魏释奠与南朝差别很大,皇太子退出了释奠行列,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举行;释奠不是通经后举行,而是在听经后。北魏释奠礼仪不详,但讲学活动变得非常复杂,皇帝听讲,有主讲,有侍讲,有预讲,还有摘句、录义。皇帝释奠的礼服是通天金博山冠、玄纱袍。

北齐恢复了皇太子通经后举行释奠的仪式,“皇太子每通一经亦释奠,乘石山安车,三师乘车在前,三少从后而至学焉”。但皇帝仍是听经后举行释奠,确立了皇帝听经和释奠的礼仪。北齐还制定了国学和地方学校孔子庙释奠的礼仪,“后齐制:新立学必释奠,礼先圣先师,毎岁春秋二仲常行其礼。毎月旦,祭酒领博士已下及国子诸学生已上、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已下太学诸生阶下拜孔揖颜,日出行事。……郡学则于坊内立孔颜庙,博士已下亦每月朝云”。春秋二仲行礼,每月初一拜孔揖颜,为后世春秋释奠和月朔释菜开了先河。

北周时释奠略有改变。皇子入学,只向老师行礼,拜送束脩,规定学成后再举行释奠。皇帝仍然亲自释奠。大象二年(580年)二月丁巳,宣帝“幸露门学,行释奠之礼”,同时令杨尚希进讲《孝经》。

隋朝释奠礼仪

隋朝结束了将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统一了全国,也统一了全国的释奠制度。

释奠制度包括舆服制度、释奠日期、释奠乐章及所属的讲经仪式。

皇帝释奠的舆服制度为:乘象辂,“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玉簮导,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漂、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革带,玉钩;大带素带朱里,纰其外,上以朱,下以绿;韨随裳色,龙、火、山三章;鹿卢玉具剑,火珠,镖首;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六采,玄、黄、赤、白、缥、绿;纯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三玉环;朱韈,赤舄,舄加金饰”,“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

皇帝释奠的舆服制度为:乘象辂,“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玉簮导,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漂、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革带,玉钩;大带素带朱里,纰其外,上以朱,下以绿;韨随裳色,龙、火、山三章;鹿卢玉具剑,火珠,镖首;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六采,玄、黄、赤、白、缥、绿;纯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三玉环;朱韈,赤舄,舄加金饰”,“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

皇帝释奠的舆服制度为:乘象辂,“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玉簮导,绛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漂、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革带,玉钩;大带素带朱里,纰其外,上以朱,下以绿;韨随裳色,龙、火、山三章;鹿卢玉具剑,火珠,镖首;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六采,玄、黄、赤、白、缥、绿;纯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三玉环;朱韈,赤舄,舄加金饰”,“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

皇太子释奠的舆服制度为:“远游三梁冠,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缨翠,犀簮导,绛纱袍,白纱内单,皂领、漂、襈、裾,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靺舄”,“革带,金钩;大带素带,不朱里,亦纰以朱绿;黻随裳色,火、山二章;玉具剑,火珠,镖首;瑜玉双佩,朱组;双大绶,四采,赤白缥绀,纯朱质,长一丈八尺,三百二十首,广九寸;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二玉环。未冠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22]

祭祀日期规定:“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州郡县亦每年于学一行乡饮酒礼。”[23]国学每年四季四次祭祀,州郡学春秋两次,县学不举行祭祀,只举行乡饮酒礼。

皇太子释奠的舆服制度为:“远游三梁冠,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缨翠,犀簮导,绛纱袍,白纱内单,皂领、漂、襈、裾,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靺舄”,“革带,金钩;大带素带,不朱里,亦纰以朱绿;黻随裳色,火、山二章;玉具剑,火珠,镖首;瑜玉双佩,朱组;双大绶,四采,赤白缥绀,纯朱质,长一丈八尺,三百二十首,广九寸;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二玉环。未冠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22]

祭祀日期规定:“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州郡县亦每年于学一行乡饮酒礼。”[23]国学每年四季四次祭祀,州郡学春秋两次,县学不举行祭祀,只举行乡饮酒礼。

皇太子释奠的舆服制度为:“远游三梁冠,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缨翠,犀簮导,绛纱袍,白纱内单,皂领、漂、襈、裾,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靺舄”,“革带,金钩;大带素带,不朱里,亦纰以朱绿;黻随裳色,火、山二章;玉具剑,火珠,镖首;瑜玉双佩,朱组;双大绶,四采,赤白缥绀,纯朱质,长一丈八尺,三百二十首,广九寸;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二玉环。未冠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22]

祭祀日期规定:“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州郡县亦每年于学一行乡饮酒礼。”[23]国学每年四季四次祭祀,州郡学春秋两次,县学不举行祭祀,只举行乡饮酒礼。

释奠音乐规定:“登歌法十有四人,钟东磬西,工各一人,琴、瑟、筝、筑各一人,并歌者三人,执节七人,并坐阶上。笙、竽、箫、笛、埙、篪各一人,并立阶下。悉进贤冠,绛公服。”释奠乐章为“先圣先师奏夏”,歌辞为“经国立训,学重教先。三坟肇册,五典留篇。开凿理著,陶铸功宣。东胶西序,春诵夏弦。芳尘载仰,祀典无骞”[24]

讲经仪式比北齐更为复杂,增加了讲经后的辩论,提高了讲经的学术水平,也扩大了儒学的影响。《隋书·儒林传》说:“天子乃整万乘,率百僚,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博士罄悬河之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于是超擢奇隽,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

唐代释奠礼仪的定型

唐代是孔子庙的大发展时期,也是释奠礼的定型时期。

贞观四年(630年),令州县学校皆建孔子庙,将孔子庙推向全国。贞观二十一年增加二十二位先儒从祀,开元八年(720年)增加孔子弟子配享从祀,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孔子庙祭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唐初礼仪未定,释奠仪式也比较杂乱。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亲临释奠,释奠后讲经,居然“引道士、沙门有学业者与博士杂相驳难,久之乃罢”,国学成为道士、和尚与博士辩论的场所。《贞观礼》《显庆礼》相继成书,释奠礼仪逐渐正规,而开元二十年九月颁行《大唐开元礼》后,孔子庙释奠最终定型。

《大唐开元礼》共制定了皇太子释奠于孔宣父、国子释奠于孔宣父、诸州释奠于孔宣父和诸县释奠于孔宣父四个释奠礼仪。不论皇太子释奠仪注,还是国子、州、县释奠仪注,都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中规定国子孔子庙释奠为中祀,设轩县乐,牲用太牢;州县释奠为小祀,用少牢。其还规定了孔子、配享、从祀使用的礼器和祭品。《大唐开元礼》基本奠定了后世孔子庙祭祀的礼仪。

《大唐开元礼》颁行后,释奠礼仪变化不大。开元二十七年,将孔子像由面东改为面南,命春秋释奠以三公摄行事。大历元年(766年),将轩县乐改为宫县。

唐以后历代释奠礼的完善

《大唐开元礼》确定的释奠礼仪,基本为历代所沿用,各代虽有所损益,但变化不是很大。

五代时,王朝虽然变更频繁,但是释奠还时断时续地坚持着。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恢复了七十二贤设置祭品的传统,每座笾豆各二、簠簋各一。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改定释奠雅乐,将唐代释奠乐曲“宣和”改作“师雅”。(www.daowen.com)

宋代释奠礼变化较多。宋建隆三年(962年),规定孔子庙用一品礼,庙门立十六戟,仍然属于中祀。崇宁四年(1105年),庙门改立二十四戟,孔子像也改为天子冠冕,冕十二旒,服十二章,执镇圭,已有大祀的因素,但仍使用中祀的礼仪。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升国学孔子庙为大祀,改为十二笾豆,州县学校仍然为中祀。京师孔子庙采用大祀的时间很短,庆元元年(1195年)又恢复为中祀。州县释奠主祭人没有变化。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确定国学以太尉、太常、光禄卿担任三献,同年还颁布了州县释奠仪注和释奠器数,祭器种类数量均有变化。熙宁五年(1072年),颁布了释奠所用法服制度,令地方自行制造。元丰年间重修了《诸州释奠文宣王仪注》一卷,崇宁中颁行了《释奠祭器图及诸州军释奠仪注》一卷,但遗憾的是这几部书都没有流传下来。

释奠音乐规定:“登歌法十有四人,钟东磬西,工各一人,琴、瑟、筝、筑各一人,并歌者三人,执节七人,并坐阶上。笙、竽、箫、笛、埙、篪各一人,并立阶下。悉进贤冠,绛公服。”释奠乐章为“先圣先师奏夏”,歌辞为“经国立训,学重教先。三坟肇册,五典留篇。开凿理著,陶铸功宣。东胶西序,春诵夏弦。芳尘载仰,祀典无骞”[24]

讲经仪式比北齐更为复杂,增加了讲经后的辩论,提高了讲经的学术水平,也扩大了儒学的影响。《隋书·儒林传》说:“天子乃整万乘,率百僚,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博士罄悬河之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于是超擢奇隽,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

唐代释奠礼仪的定型

唐代是孔子庙的大发展时期,也是释奠礼的定型时期。

贞观四年(630年),令州县学校皆建孔子庙,将孔子庙推向全国。贞观二十一年增加二十二位先儒从祀,开元八年(720年)增加孔子弟子配享从祀,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孔子庙祭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唐初礼仪未定,释奠仪式也比较杂乱。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亲临释奠,释奠后讲经,居然“引道士、沙门有学业者与博士杂相驳难,久之乃罢”,国学成为道士、和尚与博士辩论的场所。《贞观礼》《显庆礼》相继成书,释奠礼仪逐渐正规,而开元二十年九月颁行《大唐开元礼》后,孔子庙释奠最终定型。

《大唐开元礼》共制定了皇太子释奠于孔宣父、国子释奠于孔宣父、诸州释奠于孔宣父和诸县释奠于孔宣父四个释奠礼仪。不论皇太子释奠仪注,还是国子、州、县释奠仪注,都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中规定国子孔子庙释奠为中祀,设轩县乐,牲用太牢;州县释奠为小祀,用少牢。其还规定了孔子、配享、从祀使用的礼器和祭品。《大唐开元礼》基本奠定了后世孔子庙祭祀的礼仪。

《大唐开元礼》颁行后,释奠礼仪变化不大。开元二十七年,将孔子像由面东改为面南,命春秋释奠以三公摄行事。大历元年(766年),将轩县乐改为宫县。

唐以后历代释奠礼的完善

《大唐开元礼》确定的释奠礼仪,基本为历代所沿用,各代虽有所损益,但变化不是很大。

五代时,王朝虽然变更频繁,但是释奠还时断时续地坚持着。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恢复了七十二贤设置祭品的传统,每座笾豆各二、簠簋各一。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改定释奠雅乐,将唐代释奠乐曲“宣和”改作“师雅”。

宋代释奠礼变化较多。宋建隆三年(962年),规定孔子庙用一品礼,庙门立十六戟,仍然属于中祀。崇宁四年(1105年),庙门改立二十四戟,孔子像也改为天子冠冕,冕十二旒,服十二章,执镇圭,已有大祀的因素,但仍使用中祀的礼仪。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升国学孔子庙为大祀,改为十二笾豆,州县学校仍然为中祀。京师孔子庙采用大祀的时间很短,庆元元年(1195年)又恢复为中祀。州县释奠主祭人没有变化。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确定国学以太尉、太常、光禄卿担任三献,同年还颁布了州县释奠仪注和释奠器数,祭器种类数量均有变化。熙宁五年(1072年),颁布了释奠所用法服制度,令地方自行制造。元丰年间重修了《诸州释奠文宣王仪注》一卷,崇宁中颁行了《释奠祭器图及诸州军释奠仪注》一卷,但遗憾的是这几部书都没有流传下来。

释奠音乐规定:“登歌法十有四人,钟东磬西,工各一人,琴、瑟、筝、筑各一人,并歌者三人,执节七人,并坐阶上。笙、竽、箫、笛、埙、篪各一人,并立阶下。悉进贤冠,绛公服。”释奠乐章为“先圣先师奏夏”,歌辞为“经国立训,学重教先。三坟肇册,五典留篇。开凿理著,陶铸功宣。东胶西序,春诵夏弦。芳尘载仰,祀典无骞”[24]

讲经仪式比北齐更为复杂,增加了讲经后的辩论,提高了讲经的学术水平,也扩大了儒学的影响。《隋书·儒林传》说:“天子乃整万乘,率百僚,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博士罄悬河之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于是超擢奇隽,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

唐代释奠礼仪的定型

唐代是孔子庙的大发展时期,也是释奠礼的定型时期。

贞观四年(630年),令州县学校皆建孔子庙,将孔子庙推向全国。贞观二十一年增加二十二位先儒从祀,开元八年(720年)增加孔子弟子配享从祀,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孔子庙祭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唐初礼仪未定,释奠仪式也比较杂乱。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亲临释奠,释奠后讲经,居然“引道士、沙门有学业者与博士杂相驳难,久之乃罢”,国学成为道士、和尚与博士辩论的场所。《贞观礼》《显庆礼》相继成书,释奠礼仪逐渐正规,而开元二十年九月颁行《大唐开元礼》后,孔子庙释奠最终定型。

《大唐开元礼》共制定了皇太子释奠于孔宣父、国子释奠于孔宣父、诸州释奠于孔宣父和诸县释奠于孔宣父四个释奠礼仪。不论皇太子释奠仪注,还是国子、州、县释奠仪注,都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中规定国子孔子庙释奠为中祀,设轩县乐,牲用太牢;州县释奠为小祀,用少牢。其还规定了孔子、配享、从祀使用的礼器和祭品。《大唐开元礼》基本奠定了后世孔子庙祭祀的礼仪。

《大唐开元礼》颁行后,释奠礼仪变化不大。开元二十七年,将孔子像由面东改为面南,命春秋释奠以三公摄行事。大历元年(766年),将轩县乐改为宫县。

唐以后历代释奠礼的完善

《大唐开元礼》确定的释奠礼仪,基本为历代所沿用,各代虽有所损益,但变化不是很大。

五代时,王朝虽然变更频繁,但是释奠还时断时续地坚持着。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恢复了七十二贤设置祭品的传统,每座笾豆各二、簠簋各一。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改定释奠雅乐,将唐代释奠乐曲“宣和”改作“师雅”。

宋代释奠礼变化较多。宋建隆三年(962年),规定孔子庙用一品礼,庙门立十六戟,仍然属于中祀。崇宁四年(1105年),庙门改立二十四戟,孔子像也改为天子冠冕,冕十二旒,服十二章,执镇圭,已有大祀的因素,但仍使用中祀的礼仪。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升国学孔子庙为大祀,改为十二笾豆,州县学校仍然为中祀。京师孔子庙采用大祀的时间很短,庆元元年(1195年)又恢复为中祀。州县释奠主祭人没有变化。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确定国学以太尉、太常、光禄卿担任三献,同年还颁布了州县释奠仪注和释奠器数,祭器种类数量均有变化。熙宁五年(1072年),颁布了释奠所用法服制度,令地方自行制造。元丰年间重修了《诸州释奠文宣王仪注》一卷,崇宁中颁行了《释奠祭器图及诸州军释奠仪注》一卷,但遗憾的是这几部书都没有流传下来。

从现存的《政和五礼新仪》来看,主要的变化:一是增加了皇帝视学的酌献文宣王仪。唐代皇帝出席释奠仪式是观礼,不是亲自行礼;宋哲宗视学,亲行释奠礼,一献再拜。二是皇太子释奠于殿上设登歌乐,殿下设轩县乐,而州县释奠也于殿上设置登歌乐。三是增加了释奠乐章。皇太子释奠礼仪规定,迎神奏崇安之乐,升降奏翼安之乐,奠币奏成安之乐,酌献奏恭安之乐,兖国公酌献奏宪安之乐,亚献奏肃安之乐,饮福奏介安之乐,送神奏崇安之乐。四是制定了释奠专门的舞蹈。皇太子释奠时,迎神至初献表演文舞《天纵将圣之舞》,亚献前文舞退、武舞《无思不服之舞》入,在亚献、终献至送神阶段表演。五是释奠仪注略有变化。斋戒由三天增加到五天,三天散斋,两天致斋;饮福受胙由初献以后移到终献以后。六是释奠集合时间由未明三刻提前到春天丑前五刻,行事时间定为春天的丑时七刻、秋天的丑时一刻。七是增加了分献,分别祭奠陪祀的十哲和两尻先贤先儒。八是州县释奠也用十笾豆。九是笾豆祭品有所变化。笾中祭品以干、干桃和梨取代了栗子和黑饼、白饼,豆中祭品以葵菹取代了脾析葅。

宋代是释奠礼发展的一个主要阶段,为孔子庙释奠专门制定了包括礼、乐、歌、舞四位一体的释奠仪式。

金朝初期使用北宋的释奠乐章,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才制定了本朝的释奠乐章,明昌六年(1195年)又重新颁布,但变化不大:都是九章九奏,以“宁”为曲名,当取自《周易》中的“万国咸宁”;祭品由太牢改为少牢,从祀先贤先儒由笾豆各二改为各一;减少了舞蹈和轩县之乐,只设登歌。

元代释奠没有舞蹈,仍用太牢,仪注保留了三上香,四配均有祝文,分献由宋代的亚献将行时行礼改在终献将行时。其他几乎没有变化,只有国子监释奠减去了饮福受胙仪式。

明代文庙释奠礼变化较多。明淇武四年(1371年),“礼部奏定仪物,改初制笾豆之八为十,笾用竹,其簠、簋、登、铏及豆初用木者悉易以瓷,牲易以熟,乐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只用文舞。十五年,南京太学孔子庙落成,明太祖亲行释奠,令天下州县学校举行释奠,“诏天下通祀孔子,并颁释奠仪注。凡府州县学笾豆以八,器物牲牢皆杀于国学,三献礼同,十哲、两尻一献。其祭各以正官行之,有布政司则以布政司官,分献则以本学儒职及老成儒士充之。每岁春秋仲月上丁日行事”。二十六年,颁释奠所用“大成乐”于天下。成化十二年(1476年)升孔子庙为大祀,“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十二”。弘治九年(1496年)改为大八佾,“增乐舞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嘉靖九年(1530年)厘正孔子庙祀典,撒除塑像,改为木主,将孔子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改为至圣先师,“春秋祭祀遵国初旧制,十笾十豆,天下各学八笾八豆,乐舞止六佾”[25],恢复了中祀等级。明代国子监释奠增加了皇帝降香传制的仪式。淇武时,释奠前一日,皇帝皮弁服,御奉天殿,降香传制,遣丞相、翰林学生和祭酒为三献。嘉靖时改为传制,由辅臣和吏部、礼部尚书为三献,翰林院官员分献十哲,国子监官员分献两尻。释奠仪注最大的变化是,迎神、送神时的行礼由唐代以来的再拜改为四拜。仪注恢复了饮福受胙,减去了配享的祝文,分献改在初献向子思行礼时开始。

明代皇帝亲自释奠的记载很多,其实就是宋代的视学。视学在成化以前不设牲,不奏乐,皇帝行四拜礼;成化元年(1465年)开始采用释奠礼,设牲奏乐,并命孔子长孙衍圣公分献。

清代释奠礼变化不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祭祀孔子升为大祀,恢复文舞、武舞并用,宣统元年(1909年)颁发祭祀武舞谱。虽然1914年民国规定释奠孔子仍为大祀,但没举行几次就停止了,影响都不大。

清代释奠礼基本沿用了明代仪注,只是将四拜礼改成三跪九叩头。变化较大的是皇帝祭祀的礼仪。南齐时皇帝去国子监观释奠并讲学就有幸学之称,唐代称作视学,宋至明也称幸学。清雍正二年(1724年),世宗认为不妥,改称诣学以申崇敬。诣学时祭祀礼仪非常简单,皇帝到大成殿内上香,奠帛,一奠爵,乐三奏,也不读祝文。从顺治开始,皇帝也亲自举行释奠。其仪注与释奠礼基本相同,奏乐,文舞六佾,皇帝只在孔子神位前行礼,三献,二跪六拜,三上香,第一次上柱香,后两次上瓣香,比官员释奠少上一次瓣香。

从现存的《政和五礼新仪》来看,主要的变化:一是增加了皇帝视学的酌献文宣王仪。唐代皇帝出席释奠仪式是观礼,不是亲自行礼;宋哲宗视学,亲行释奠礼,一献再拜。二是皇太子释奠于殿上设登歌乐,殿下设轩县乐,而州县释奠也于殿上设置登歌乐。三是增加了释奠乐章。皇太子释奠礼仪规定,迎神奏崇安之乐,升降奏翼安之乐,奠币奏成安之乐,酌献奏恭安之乐,兖国公酌献奏宪安之乐,亚献奏肃安之乐,饮福奏介安之乐,送神奏崇安之乐。四是制定了释奠专门的舞蹈。皇太子释奠时,迎神至初献表演文舞《天纵将圣之舞》,亚献前文舞退、武舞《无思不服之舞》入,在亚献、终献至送神阶段表演。五是释奠仪注略有变化。斋戒由三天增加到五天,三天散斋,两天致斋;饮福受胙由初献以后移到终献以后。六是释奠集合时间由未明三刻提前到春天丑前五刻,行事时间定为春天的丑时七刻、秋天的丑时一刻。七是增加了分献,分别祭奠陪祀的十哲和两尻先贤先儒。八是州县释奠也用十笾豆。九是笾豆祭品有所变化。笾中祭品以干、干桃和梨取代了栗子和黑饼、白饼,豆中祭品以葵菹取代了脾析葅。

宋代是释奠礼发展的一个主要阶段,为孔子庙释奠专门制定了包括礼、乐、歌、舞四位一体的释奠仪式。

金朝初期使用北宋的释奠乐章,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才制定了本朝的释奠乐章,明昌六年(1195年)又重新颁布,但变化不大:都是九章九奏,以“宁”为曲名,当取自《周易》中的“万国咸宁”;祭品由太牢改为少牢,从祀先贤先儒由笾豆各二改为各一;减少了舞蹈和轩县之乐,只设登歌。

元代释奠没有舞蹈,仍用太牢,仪注保留了三上香,四配均有祝文,分献由宋代的亚献将行时行礼改在终献将行时。其他几乎没有变化,只有国子监释奠减去了饮福受胙仪式。

明代文庙释奠礼变化较多。明淇武四年(1371年),“礼部奏定仪物,改初制笾豆之八为十,笾用竹,其簠、簋、登、铏及豆初用木者悉易以瓷,牲易以熟,乐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只用文舞。十五年,南京太学孔子庙落成,明太祖亲行释奠,令天下州县学校举行释奠,“诏天下通祀孔子,并颁释奠仪注。凡府州县学笾豆以八,器物牲牢皆杀于国学,三献礼同,十哲、两尻一献。其祭各以正官行之,有布政司则以布政司官,分献则以本学儒职及老成儒士充之。每岁春秋仲月上丁日行事”。二十六年,颁释奠所用“大成乐”于天下。成化十二年(1476年)升孔子庙为大祀,“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十二”。弘治九年(1496年)改为大八佾,“增乐舞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嘉靖九年(1530年)厘正孔子庙祀典,撒除塑像,改为木主,将孔子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改为至圣先师,“春秋祭祀遵国初旧制,十笾十豆,天下各学八笾八豆,乐舞止六佾”[25],恢复了中祀等级。明代国子监释奠增加了皇帝降香传制的仪式。淇武时,释奠前一日,皇帝皮弁服,御奉天殿,降香传制,遣丞相、翰林学生和祭酒为三献。嘉靖时改为传制,由辅臣和吏部、礼部尚书为三献,翰林院官员分献十哲,国子监官员分献两尻。释奠仪注最大的变化是,迎神、送神时的行礼由唐代以来的再拜改为四拜。仪注恢复了饮福受胙,减去了配享的祝文,分献改在初献向子思行礼时开始。

明代皇帝亲自释奠的记载很多,其实就是宋代的视学。视学在成化以前不设牲,不奏乐,皇帝行四拜礼;成化元年(1465年)开始采用释奠礼,设牲奏乐,并命孔子长孙衍圣公分献。

清代释奠礼变化不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祭祀孔子升为大祀,恢复文舞、武舞并用,宣统元年(1909年)颁发祭祀武舞谱。虽然1914年民国规定释奠孔子仍为大祀,但没举行几次就停止了,影响都不大。

清代释奠礼基本沿用了明代仪注,只是将四拜礼改成三跪九叩头。变化较大的是皇帝祭祀的礼仪。南齐时皇帝去国子监观释奠并讲学就有幸学之称,唐代称作视学,宋至明也称幸学。清雍正二年(1724年),世宗认为不妥,改称诣学以申崇敬。诣学时祭祀礼仪非常简单,皇帝到大成殿内上香,奠帛,一奠爵,乐三奏,也不读祝文。从顺治开始,皇帝也亲自举行释奠。其仪注与释奠礼基本相同,奏乐,文舞六佾,皇帝只在孔子神位前行礼,三献,二跪六拜,三上香,第一次上柱香,后两次上瓣香,比官员释奠少上一次瓣香。

从现存的《政和五礼新仪》来看,主要的变化:一是增加了皇帝视学的酌献文宣王仪。唐代皇帝出席释奠仪式是观礼,不是亲自行礼;宋哲宗视学,亲行释奠礼,一献再拜。二是皇太子释奠于殿上设登歌乐,殿下设轩县乐,而州县释奠也于殿上设置登歌乐。三是增加了释奠乐章。皇太子释奠礼仪规定,迎神奏崇安之乐,升降奏翼安之乐,奠币奏成安之乐,酌献奏恭安之乐,兖国公酌献奏宪安之乐,亚献奏肃安之乐,饮福奏介安之乐,送神奏崇安之乐。四是制定了释奠专门的舞蹈。皇太子释奠时,迎神至初献表演文舞《天纵将圣之舞》,亚献前文舞退、武舞《无思不服之舞》入,在亚献、终献至送神阶段表演。五是释奠仪注略有变化。斋戒由三天增加到五天,三天散斋,两天致斋;饮福受胙由初献以后移到终献以后。六是释奠集合时间由未明三刻提前到春天丑前五刻,行事时间定为春天的丑时七刻、秋天的丑时一刻。七是增加了分献,分别祭奠陪祀的十哲和两尻先贤先儒。八是州县释奠也用十笾豆。九是笾豆祭品有所变化。笾中祭品以干、干桃和梨取代了栗子和黑饼、白饼,豆中祭品以葵菹取代了脾析葅。

宋代是释奠礼发展的一个主要阶段,为孔子庙释奠专门制定了包括礼、乐、歌、舞四位一体的释奠仪式。

金朝初期使用北宋的释奠乐章,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才制定了本朝的释奠乐章,明昌六年(1195年)又重新颁布,但变化不大:都是九章九奏,以“宁”为曲名,当取自《周易》中的“万国咸宁”;祭品由太牢改为少牢,从祀先贤先儒由笾豆各二改为各一;减少了舞蹈和轩县之乐,只设登歌。

元代释奠没有舞蹈,仍用太牢,仪注保留了三上香,四配均有祝文,分献由宋代的亚献将行时行礼改在终献将行时。其他几乎没有变化,只有国子监释奠减去了饮福受胙仪式。

明代文庙释奠礼变化较多。明淇武四年(1371年),“礼部奏定仪物,改初制笾豆之八为十,笾用竹,其簠、簋、登、铏及豆初用木者悉易以瓷,牲易以熟,乐生六十人,舞生四十八人,引舞二人,凡一百一十人”,只用文舞。十五年,南京太学孔子庙落成,明太祖亲行释奠,令天下州县学校举行释奠,“诏天下通祀孔子,并颁释奠仪注。凡府州县学笾豆以八,器物牲牢皆杀于国学,三献礼同,十哲、两尻一献。其祭各以正官行之,有布政司则以布政司官,分献则以本学儒职及老成儒士充之。每岁春秋仲月上丁日行事”。二十六年,颁释奠所用“大成乐”于天下。成化十二年(1476年)升孔子庙为大祀,“增乐舞为八佾,笾豆各十二”。弘治九年(1496年)改为大八佾,“增乐舞为七十二人,如天子之制”。嘉靖九年(1530年)厘正孔子庙祀典,撒除塑像,改为木主,将孔子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改为至圣先师,“春秋祭祀遵国初旧制,十笾十豆,天下各学八笾八豆,乐舞止六佾”[25],恢复了中祀等级。明代国子监释奠增加了皇帝降香传制的仪式。淇武时,释奠前一日,皇帝皮弁服,御奉天殿,降香传制,遣丞相、翰林学生和祭酒为三献。嘉靖时改为传制,由辅臣和吏部、礼部尚书为三献,翰林院官员分献十哲,国子监官员分献两尻。释奠仪注最大的变化是,迎神、送神时的行礼由唐代以来的再拜改为四拜。仪注恢复了饮福受胙,减去了配享的祝文,分献改在初献向子思行礼时开始。

明代皇帝亲自释奠的记载很多,其实就是宋代的视学。视学在成化以前不设牲,不奏乐,皇帝行四拜礼;成化元年(1465年)开始采用释奠礼,设牲奏乐,并命孔子长孙衍圣公分献。

清代释奠礼变化不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祭祀孔子升为大祀,恢复文舞、武舞并用,宣统元年(1909年)颁发祭祀武舞谱。虽然1914年民国规定释奠孔子仍为大祀,但没举行几次就停止了,影响都不大。

清代释奠礼基本沿用了明代仪注,只是将四拜礼改成三跪九叩头。变化较大的是皇帝祭祀的礼仪。南齐时皇帝去国子监观释奠并讲学就有幸学之称,唐代称作视学,宋至明也称幸学。清雍正二年(1724年),世宗认为不妥,改称诣学以申崇敬。诣学时祭祀礼仪非常简单,皇帝到大成殿内上香,奠帛,一奠爵,乐三奏,也不读祝文。从顺治开始,皇帝也亲自举行释奠。其仪注与释奠礼基本相同,奏乐,文舞六佾,皇帝只在孔子神位前行礼,三献,二跪六拜,三上香,第一次上柱香,后两次上瓣香,比官员释奠少上一次瓣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