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庙的祭祀,历代王朝越来越重视,祭祀的等级也越来越高。唐朝以前有关祭祀的记载虽然不少,但关于祭祀等级则未见明确的规定。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在回京途中专程到曲阜,以太牢(牛、羊、猪各一只)祭祀孔子,“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高祖“令天下立灵星祠,常以岁时祠以牛”,“高祖十年春,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稷以羊彘,民里社各自裁以祠”[1],“天下已定,诏御史令丰谨治枌榆社,常以四时、春以羊彘祠之”[2]。汉初祭祀尚无等级,祭祀灵星用牛,祭祀稷神用羊、猪(少牢),祭祀社神由民间自由选择祭品,即使祭祀高祖发迹的丰县枌榆社也只以少牢(羊彘)祭祀,而高祖以太牢祀孔子,祭祀等级应该是很高的。
东汉祭祀已分等级,“凡斋,天地七日,宗庙、山川五日,小祠三日”[3]。按照斋戒日期看,天地斋戒七日应该是大祠,宗庙、山川斋戒五日应该是中祠,斋戒三日应该是小祠。但是未见祭祀孔子的斋戒时间规定,所以无法确定祭祀孔子的等级。
天地的祭祀等级高于宗庙,但建武初制定的郊庙祭祀祭品反而不如宗庙。“天、地、高帝、黄帝各用犊一头,青帝、赤帝共用犊一头,白帝、黑帝共用犊一头,凡用犊六头。日月北斗共用牛一头,四营群神共用牛四头”,“灵帝时,京都四时所祭,高庙五主,世祖庙七主,少帝三陵,追尊后三陵,凡牲用十八太牢”[4],天、地、高帝、黄帝仅用一牛,青帝与赤帝、白帝与黑帝更低,都是二帝共用一牛,而宗庙每位神主,甚至帝后坟陵都是太牢。
东汉建武五年(29年),光武帝途径鲁国,命大司空宋弘祭祀孔子。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明帝过鲁,“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东汉延光三年(124年),安帝过鲁,“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于阙里”。以上各帝祭祀孔子,都没有记载使用的祭品。见于记载的只有东汉元和二年(85年),章帝过鲁祭祀孔子使用了太牢,“东巡狩,还过鲁,幸阙里,以太牢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乐”[5],以太牢为祭品,并作六代乐,等级是很高的。
京师辟雍祭祀使用的也是太牢。《乙瑛碑》记载,东汉元嘉三年(153年)辟雍祭祀孔子时,“河南尹给牛、羊、家、鸡、□、□各一”,祭品有太牢。
从使用的祭品看,地方学校和地方官员祭祀阙里孔子庙的祭祀等级就低了。东汉永平二年(59年),明帝命“郡县道行乡饮酒礼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东汉永兴元年(153年),鲁国国相乙瑛奏请阙里孔子庙“春秋飨礼,财出王家钱,给犬酒直”[6]。可见,地方学校和孔子故居庙宇的祭祀都是以犬为牲的。东汉建宁元年(168年),鲁相史晨在秋飨后祭祀孔子庙,见“无公出酒脯之祠”,奏请“依社稷,出王家谷,春秋行礼,以供湮祀,余胙赐先生执事”[7]。高祖十年春,有司请令县常以春二月及腊祠稷以羊彘,礼依社稷,使用的应该是少牢,看来祭祀的级别提高了。
需要指出的是,鸡和犬本来不是礼制的祭品,是王莽淫祀致使祭品不足而使用的替代品,以鸡代替鹜雁,以犬代替麋鹿,“莽遂崇鬼神淫祀,至其末年,自天地六宗已下至诸小鬼神凡千七百所,用三牲、鸟兽三千余种。后不能备,乃以鸡当鹜雁,犬当麋鹿”[8]。东汉时,可能出于麋鹿鹜雁难得和俭省的原因,干脆将鸡、犬作为礼制的祭品。
魏黄初五年(224年)下诏禁止淫祀,“先王制祀,所以昭孝事祖,大则郊社,其次宗庙、三神、五行、名山、川泽,非其族也不在祀典”[9],但祭祀孔子仍然被列入国家祀典,祭祀孔子仍然使用太牢。魏王曹芳首开皇帝通经后祭祀孔子的先例,魏正始二年(241年)“二月,帝初通《论语》,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以颜渊配”,正始五年“五月癸巳,讲《尚书经》通,以太牢祀孔子于辟雍”,正始七年“冬十二月讲《礼记》通,使太常以太牢祀孔子于辟雍”[10],都是遣官致祭,均以太牢为祭品。
晋朝皇帝、天子通经后仍然释奠,但将遣官致祭改为亲自祭祀。“武帝泰始七年皇太子讲《孝经》通,咸宁三年讲《诗》通,太康三年讲《礼记》通,惠帝元康三年皇太子讲《论语》通,元帝太兴二年皇太子讲《论语》通,太子并亲释奠,以太牢祠孔子,以颜回配。成帝咸康元年,帝讲《诗》通;穆帝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通;孝武宁康三年七月,帝讲《孝经》通,并释奠如故事。穆帝、孝武并权以中堂为太学。”[11]太子通经后释奠以太牢致祭,皇帝通经后“释奠如故事”,也应该是以太牢释奠的。从潘尼《释奠颂》看,元康二年(292年)皇太子通经释奠,“陈其三牢,引其四县”,“钟悬既列”,“舞以六代,歌以九成”,“金石箫管之音,八佾六代之舞”[12],四悬乐,八佾六代舞,应该是最高等级的祭祀。(www.daowen.com)
除通经后释奠非常祀外,西晋还规定太学和曲阜孔子庙四时以太牢祭祀。泰始三年(267年),诏令太学和鲁国“四时备三牲祀孔子”,确定了太学的四时常祀,四时常祀释奠以太牢为祭品。
宋元嘉时,裴松之建议学校释奠应该舞六佾,但是因为当时郊乐未具,所以只奏登歌。齐永明三年(485年),在廷议学校释奠礼仪时,“陆纳、车胤谓宣尼庙宜依亭侯之爵,范宁欲依周公之庙,用王者仪,范宣谓当其为师则不臣之,释奠日备帝王者礼乐”,尚书令王俭认为当时所行释奠“金石俎豆,皆无明文,方之七庙则轻,比之五礼则重”,而“车陆失于过轻,二范伤于太重”,于是引用裴松之之议,决定“设轩县之乐,六佾之舞,牲牢器用悉依上公”[13],确定祭祀孔子采用上公之礼,祭祀等级应该相当于后世的中祀。梁天监八年(509年),皇太子释奠,“依东宫元会,太子著绛纱袍,乐用轩悬”[14],用轩悬乐,也相当于后世的中祀。梁大同七年(541年),皇太子释奠国学,“时乐府无孔子颜子登歌词,尚书参议令之伟制其文,伶人传习为故事”,朝廷令杜之伟专门撰写祭祀孔子、颜子的登歌歌词,释奠有音乐,增加了歌词,完善了释奠内容。陈朝祭祀孔子等级也不详,但既然设金石之乐,等级就应该不低。陈至德二年(584年)皇太子讲通《孝经》,“释奠于先圣先师,其日设金石之乐于太学,王公卿士及太学生并预宴”,规模也是很大的。
北魏天兴四年(401年)二月上丁祭祀行释菜礼,用乐舞,二月上丁属于常祀的仲春释奠,名称不应谓释菜,而且后世的释菜是不用乐舞的。延兴二年(472年)因阙里孔子庙“女巫妖觋,淫进非礼,杀生鼓舞,倡优媟狎”,皇帝特下诏书明确规定,“自今已后有祭孔子庙,制用酒脯而已,不听妇女合杂,以祈非望之福,犯者以违制论。其公家有事,自如常礼,牺牲粢盛,务尽丰洁,临事致敬,令肃如也。牧司之官明纠不法,使禁令必行”[15]。私人祭祀只用酒脯,国家祭祀使用牺牲粢盛,不知牺牲是太牢还是少牢。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太武帝南征,“经恒山,祀以太牢,浮河济,祀以少牢,过岱宗,祀以太牢,至鲁,以太牢祭孔子”,祭祀孔子以太牢,与五岳中的恒山、泰山相同,高于四渎中的黄河、济水。皇兴二年(468年),“青徐既平,遣中书令兼太常高允奉玉币祀于东岳,以太牢祀孔子”,用的也是太牢。延兴二年(472年),祭祀“天地、五郊、社稷已下及诸神合一千七十五所,岁用牲七万五千五百”,成为国家的沉重负担,孝文帝诏令改革,“非郊天地、宗庙、社稷之祀,皆无用牲,于是群祀悉用酒脯”[16],但不知孔子庙祭祀用的是牲还是酒脯。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行幸鲁城,“亲祠孔子庙”,次日“拜孔氏四人、颜氏二人为官”,“又诏选诸孔宗子一人封崇圣侯,邑一百户,以奉孔子之祀,又诏兖州为孔子起园柏,修饰坟垅,更建碑铭,褒扬圣德”[17]。虽然没有记载祭品,但此行遣使祭祀泰山是太牢,皇帝亲祠孔子,加封崇圣侯奉祀,并起园柏、修饰坟垅、立碑颂扬等,可见皇帝对孔子是何等的尊崇,应该是以太牢祭祀的。正光二年(521年)孝明帝、永熙三年(534年)孝武帝都亲自释奠国学孔子庙,并听学者讲解儒经,未记载使用的祭品,按照历来的惯例,皇帝释奠使用的应该是太牢。
北齐将皇帝通经释奠改为皇帝听臣下讲经后举行,“讲毕,以一太牢释奠孔父,配以颜回,列轩悬乐,六佾舞,行三献礼”,轩悬乐、六佾舞相当于后世的中祀。皇太子通经仍然释奠,“皇太子每通一经亦释奠”[18]。
北齐还将孔子庙列入水旱疠疫时祈祷的庙宇。“祈祷者有九焉:一曰雩,二曰南郊,三曰尧庙,四曰孔颜庙,五曰社稷,六曰五岳,七曰四渎,八曰滏口,九曰豹祠。水旱疠疫皆有事焉,无牲,皆以酒脯枣栗之馔。若建午、建未、建申之月不雨,则使三公祈五帝于雩坛,礼用玉币,有燎,不设金石之乐……孔颜庙则遣使祈于国学,如尧庙”[19],在遇到水旱疠疫灾害时国家祈祷的九座庙宇中,孔颜庙位于第四,在社稷、五岳等之上,可见地位是很高的。
北齐制定了孔子庙祭祀的一系列制度。“新立学,必释奠,礼先圣先师;每岁春秋二仲常行其礼;每月旦,祭酒领博士已下及国子诸学生已上、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已下、太学诸生阶下拜孔揖颜,日出行事,而不至者记之为一负,雨沾服即止。”北齐首先将孔子庙推行到郡国学校,也规定了郡国学校孔子庙的祭祀,“郡学则于坊内立孔颜庙,博士已下亦每月朝云”[20]。新立学释奠先圣先师,每年春秋释奠,每月初一拜孔揖颜,如逢下雨,能够沾湿衣服则不举行,诸生未按规定参加祭祀的要给予处分。这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最完备的祭祀制度,但可惜的是没有祭祀的等级。
隋初曾明确祭祀的等级:“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地祗、神州、社稷、宗庙等为大祀;星辰、五祀、四望等为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及诸星、诸山川等为小祀”[21],内中并无孔子庙,不知孔子庙祭祀属于哪一等。但国家制定了孔子庙的常祀制度,“隋制: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郡学则亦春秋仲月释奠,州郡县亦每年于学一行乡饮酒礼”[22],国学每年四次释奠,州郡学两次。既然是释奠,那么按照惯例使用的就应该是太牢。“释奠则唯用登歌而不设悬”,隋朝释奠只用登歌而不设悬,祭祀等级应该降低了。
从晋朝开始,几乎每代都制定了祭祀孔子所用的服饰,由此可见各朝对祭祀孔子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