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建造孔子庙,过去学界多以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立孔子庙于京师”[25]为最早,笔者参与的《世界孔子庙研究》将国立学校建造孔子庙确定为始于东晋。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尚书谢石建议:“修复国学,以训胄子,班下诸郡,普修乡校。”“烈宗纳其言,其年选公卿二千石子弟为生,增造庙屋一百五十五间。”[26]陈朝顾野王《舆地志》说,国学“在江宁县东南二里一百步右御街东,东逼淮水,当时人呼为国子学。西有夫子堂,画孔子及十弟子像,西又有皇太子堂,南有诸生中省。门外有祭酒省、二博士省。旧置二博士”[27]。
南朝时,有的地方学校也建造了孔子庙。南齐江祀任南东海太守,“治下有宣尼庙,久废不修,祀更开扫构立”[28]。南齐享国仅二十三年,这座宣尼庙(以西汉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得名)“久废不修”,很可能是前朝的遗构。梁元帝萧绎任荆州刺史时(526―539年)也曾建造州学孔子庙,“起州学宣尼庙”,“帝工书善画,自图宣尼像,为之赞而书之,时人谓之三绝”[29]。
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立孔子庙于京师”,十九年将京师由大同迁往洛阳,几次下诏营建国学等教育设施,直到延昌元年(512年)下诏限期完成才全部就绪,“迁京崇县,年将二纪,虎帷阙唱演之音,四门绝讲诵之业”,“可严敕有司,国子学孟冬使成,大学、四门学明年暮春令就”[30]。
北魏除京师外,有的地方学校也建造了孔子庙。恒农太守刘道斌“修立学馆,建孔子庙堂,图画形象”[31]。此外,相州刺史李平“修饰太学,简试通儒以充博士,选五郡聪敏者以教之。图孔子及七十二子于堂,亲为立赞”[32],不知图画孔子形象的堂是否是孔子庙。(www.daowen.com)
北齐将孔子庙推向地方学校。高洋建立北齐,当年八月诏命郡国修建学校。《隋书》记载,后齐学校制度说“郡学则于坊内立孔颜庙”,应该是是年将孔子庙推向郡学的。
唐贞观四年(630年),“诏州县学校皆建孔子庙”,从此孔子庙遍布各级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