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孔子庙祀典研究:尊号及追谥加封的历代王朝举措

孔子庙祀典研究:尊号及追谥加封的历代王朝举措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表达对孔子思想的尊崇和对孔子的敬意,历代王朝在奉祀孔子的同时不断对孔子追谥加封。封号很普通,没有特别的意义。“先师”是隋文帝取消孔子先圣地位后对其的尊称,“尼”应该取自孔子的字,“父”是古代对男字的美称。除尊称外,唐代还多次追赠封谥。“文”和“宣”是谥号,“王”是尊位,不是唐代皇帝以下王侯的王,而是孔子时代周天子武王、成王的王,此封号提高了孔子的等级。

孔子庙祀典研究:尊号及追谥加封的历代王朝举措

为了表达对孔子思想的尊崇和对孔子的敬意,历代王朝在奉祀孔子的同时不断对孔子追谥加封。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首开追谥加封孔子的先河。《谥法》说,“安民立政曰成”,“圣善周闻曰宣”。《谥法》无“褒”字和“尼”字,“褒”字本意为衣襟宽大,引申为广大、赞美;“尼”字有亲近、安、和等意。这个谥号虽然长了点,但内容还是不错的,抓住了孔子思想让人亲近、安和的特点,突出了孔子思想治国安民的作用。“公”虽然是爵位,但“立志及众曰公”,意义也是很好的。

其后历代王朝相继仿效。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孝文帝改称“宣尼”曰“文圣尼父”,并告谥孔子庙。《谥法》说,“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憨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民”,除最后的“赐民爵位”外,应该说都是很合适的。孔子虽然没有亲自治理天下,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孟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是对孔子个人的赞颂;“慈惠爱民”“憨民惠礼”反映了孔子思想爱民重礼的特点;“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虽然与人们理解的圣人有很大差距,但也部分反映了孔子及其思想的特点。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静帝下诏加封孔子为“邹国公”,诏书说“盛德之后是称不绝,功施于民义昭祀典。孔子德惟藏往,道实生知,以大圣之才,属千古之运。载弘儒业,世叙彝伦。至如幽赞天人之理,裁成礼乐之务,故以作范百王,垂风万叶。朕钦承宝历,服膺教义,眷言洙泗,怀道滋深。且褒成启号虽彰故实,旌崇圣级犹有阙如,可追封为邹国公。邑数准旧并立后承袭。别于京师置庙,以时祭享”[12]。邹国公有食邑,子孙世袭,并在京师建造家庙,按时祭祀。封号很普通,没有特别的意义。

隋大业四年(608年),炀帝在加封孔子后裔的诏书中尊称孔子为“先师尼父”,“先师尼父,圣德在躬,诞发天纵之姿,宪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蕴兹素王,而颓山之叹忽逾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存于百代。永惟懿范,宜有优崇,可立孔子后为绍圣侯。有司求其苗裔录以申上”[13]。“先师”是隋文帝取消孔子先圣地位后对其的尊称,“尼”应该取自孔子的字,“父”是古代对男字的美称。

唐代尊称孔子为“宣父”。此尊称始于武德二年(619年)的高祖诏书,“粤若宣父,天资睿哲,经纶齐鲁之内,揖让洙泗之间,综理遗文,弘宣旧制。四科之教历代不刊,三千之文风流无歇”[14]。此后,不论官方文书还是日常口语都以“宣父”称孔子,礼书亦然。《大唐开元礼》皇太子、国子监、诸州、诸县祭祀孔子都作“释奠孔宣父”。“宣”是谥号,“父”则是美称。

除尊称外,唐代还多次追赠封谥。乾封元年(666年),高宗追赠孔子为“太师”,“朕闻德契机神,盛烈光于后代;化成天下,元功被于庶物。鲁大司寇宣尼父孔某资大圣之材,属衰周之末,思欲屈已济俗,弘道佐时,历聘周流,莫能见用。想乘桴而永叹,因获麟而兴感,于是垂素王之雅则,正鲁史之繁文,播鸿业于一时,昭景化于千祀。朕嗣膺宝历,祗奉璇图,宪章前王,规矩先圣,崇至公于海内,行大道于天下,遂得八表乂安,两仪交泰,功成化洽,礼备乐和。展采东巡,回舆西土,途经兹境,抚事兴怀。驻跸荒区,愿为师友,瞻望幽墓,思承格言。虽殿寝荒芜,旧基尚在;灵庙空寂,微烈犹存;孟轲曰自生民以来未若孔子者也。微禹之叹既深,褒崇之道宜峻,可追赠太师。庶年代虽远,式范令图,景业维新,仪刑茂实”[15]。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追封孔子为“隆道公”,谥“文宣”,确定了孔子谥号。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弘我王化,在乎儒术。孰能发挥此道,启迪含灵,则生人已来,未有如夫子者也。所谓自天攸纵,将圣多能,德配乾坤,身揭日月。故能立天下之大本,成天下之大经,美政教,移风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到于今受其赐。不其猗欤!於戏!楚王莫封,鲁公不用,俾夫大圣,才列陪臣,栖迟旅人,固可知矣。年祀寝远,光灵益彰,虽代有褒称,而未为崇峻,不副于实,人其谓何?朕以薄德,祗膺宝命,思阐文明,广被华夏,时则异于今古,情每重于师资。既行其教,合旌厥德,爰申盛礼,载表微猷。夫子既称先圣,可追谥为文宣王”[16]。“文”和“宣”是谥号,“王”是尊位,不是唐代皇帝以下王侯的王,而是孔子时代天子武王、成王的王,此封号提高了孔子的等级。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亲临曲阜,“先是诏有司检讨汉武帝、唐高宗、明皇褒宣圣故事,且命辅臣议定。初欲追谥为帝,或言宣父周之陪臣,周止称王,不当加以帝号,故第增美名,续奉敕改谥至圣文宣王”[17],加封制书说“王者顺考古道,懋建大猷。崇四术以化民,昭宣教本。总百王而致治,丕变人文。方启迪于素风,思丕扬于鸿烈。先圣文宣王道膺上圣,体自生知。以天纵之多能,实人伦之先觉,元功佯于简易,景铄配乎贞明,惟列辟以尊崇,为亿载之师表。朕以寡昧,钦承命历,曷尝不遵守彝训,保乂中区,属以祗若元符,告成乔岳。观风广鲁之地,饬驾数仞之墙。躬诣遗祠,缅怀遐躅。仰明灵之如在,肃奠献以惟寅。是用征简册之文,昭聪睿之德;聿举追崇之礼,庶申严奉之心。备物典章,垂之不朽。诞告多士,昭示朕怀,宜追谥曰:玄圣文宣王”,五年因为“玄”字犯讳,改称“至圣文宣王”。“玄圣”本指有大德而无其位的圣人,首见于《庄子》,“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汉代历史学家班固首先以此尊称孔子,“悬象而恒文乖,彝伦斁而旧章缺,故先命玄圣,使缀学立制,宏亮淇业”。玄圣总给人以玄虚的感觉,不如至圣更好一些。至圣就是最高的圣人,在古代圣人很多,如孟子就说伯夷是圣之清者也,伊尹是圣之任者也,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也,孔子是圣之时者也,而至圣就将孔子置于所有圣人之上。“至圣”最早来自司马迁的赞语:“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18]

西夏人庆三年(1146年),西夏仁宗尊称孔子为“文宣帝”,可能由于不知文宣王的王即周天子的王,也就是后世的帝,为了显示对孔子的尊崇而加谥。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七月,新即位的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制曰: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纂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可加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於戏!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至教之遵;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元”[19]。加称的“大成”来自《孟子》,孟子赞颂“孔子,圣之时者也”后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之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20]赞颂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www.daowen.com)

明嘉靖九年(1530年),孔子庙经历了一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事件,即厘正文庙祀典。这次事件其实是一出双簧演出,大学士张璁在前,明世宗在后,“璁缘帝意”[21],张璁根据世宗的旨意上疏,请求厘正文庙祀典。

张璁上疏首先论证孔子封王的不合理:“夫子圣人,生不得位,没而以南面尊之,似矣。然王,君号也,夫子人臣也,生非王爵,死而谥之,可乎哉?盖名者实之著也,无其实有其名,谓之淫名。夫子生不获有尺寸之土,今而以有天下之号归之,曾谓无实之称,足以荣圣人乎哉?《书》‘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古者治教之职不分,君即师也。二帝三王,尽君师之责也。若夫子则不得君而师者也。师也者,君之所不得而臣者也,故曰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彼以王爵之贵为隆于称师者,习俗之见也。且历代帝王所以尊孔子者,尊其道也。道之所在,师之所在也。故以天子而尊匹夫,不嫌于屈,使孔子无其道,虽王天下岂足当万代之祀。称帝称王,岂若称先圣先师之合礼乎?”其次论谥号之非:“有若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也’,岂一言一行之善而可以节惠立谥?文之为言,《谥法》有所谓‘经天纬地’者,孔子亦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以谥固亦几矣。若夫‘宣’之为言,《谥法》美者不过‘圣善周闻’而已,岂足以尽圣人之大德哉!”最后论祭祀孔子使用天子礼乐之非:“八佾十二笾豆,天子之礼,所以用于郊庙者也。古之诸侯,惟杞、宋得用先代礼乐,他虽周公有大功于鲁,用天子礼乐孔子亦不欲观,以其僭也。况今各府、州、县可僭天子礼乐乎?推孔子敬天之心,肯安然享之而同于天乎?”[22]因此,他建议取消孔子和附享人物的封号、降低祭祀孔子的级别等。

明世宗将张璁的奏疏随即转交礼部会同翰林诸臣商议,但遭到群臣的反对。翰林院编修张兖、徐阶和都给事中王汝梅等极言不可。礼科都给事中王汝梅率领同官抗论说:“陛下万几之余,留神典礼,甚盛举也。但恐生事之臣望风纷起,今日献一议谓某制当革,明日进一说谓某制当复,国家自此多事矣。况祖宗成法守之百六十余年,纵使少不如古,循而行之,亦为未过,何必纷纷更易乎?”[23]言辞不甚激烈,明世宗读过奏文后只是斥责他们违旨,并没有处罚他们。徐阶上疏陈述不能改易孔子封号的理由,字里行间则是直接批评:“陛下自即位以来,动以太祖高皇帝为法,太祖之在御,尝厘岳渎诸神之号,而独于孔子仍其王封,盖有不轻变之心焉。抑亦神岳渎而人孔子,其义固有辩也。”明世宗因徐阶的上疏而大怒,将徐阶贬谪为延平府推官。

孔子神牌尊号

明世宗更改文庙祀典志在必得,亲自上阵,撰写了《正孔子祀典说》和《正孔子祀典申记》。张璁也配合明世宗撰写了《孔子庙祀典或问》上奏。明世宗将它们全部交与礼部,令其速议更正。明世宗先严惩徐阶以示警戒,但此举并没有吓倒群臣。御史黎贯带领同官联名上疏说:“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圣祖登极,追崇德、懿、熙、仁四祖皆为皇帝,是亦周人推本之意,不以位论也。且初正祀典,天下岳渎诸神皆去其号,惟先师孔子如故,良有深意。陛下疑孔子之祀上拟祀天之礼,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虽拟诸天亦不为过。”[24]“今必欲去其王号,以极尊崇之实,减笾豆乐舞以别郊祀之礼。夫有王号而后享王祀,居王居。若云先师则如高堂生、毛公、伏生之流。非惟八佾十二笾豆为僭,六佾十笾豆亦为僭矣,非惟像当毁,复屋重檐亦当毁矣。”[25]疏中还说:“莫尊于天地,莫尊于父师。陛下敬天尊亲,不应独疑孔子王号为僭。”反对取消孔子的封号和谥号、降低文庙祭祀的等级。明世宗读出了影射他追尊生父为皇帝的意味,勃然大怒:“贯等谓朕已尊皇考为皇帝,孔子岂反不可称王,奸逆甚矣,其悉下法司按治。”幸亏都御史汪鋐施以援手,建议只处理倡议一人,黎贯被削职为民,其他御史幸免于难。[26]

也许因为此前不久大礼仪之争的教训,朝臣们不愿再领受廷杖的滋味,所以这次厘正文庙祀典没有经过太多的争辩,明世宗就取得全面胜利:取消孔子等所有奉祀人物封号,废除孔子等人的塑像,将孔子由原来的“大成至圣文宣王”改称“至圣先师”,大成殿改称“先师庙”,大成门改称“庙门”,等等。

清顺治二年(1645年),国子监祭酒李若琳上疏说:“臣闻备古今之至德者,宜享古今之隆称。昔孔子之赞乾坤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曰‘大成’,曰‘至圣’,洵非孔子之德配乾坤者,莫能当之。今称‘至圣’而遗‘大成’,得毋乾坤之义未备乎?至曰‘文’曰‘宣’,按之《谥法》:‘经天纬地曰文,圣善周闻曰宣。’又洵非孔子之德兼君师者,莫能当之。今止称‘先师’而遗谥号。然则古今之英君谊辟,止曰‘某君某王’,而去圣、神、文、武之谥,可乎?”他建议“仍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之位’,庶至德鸿名,昭代倍为阐扬,祀典于焉有光矣”。皇帝将奏疏交由礼臣讨论后,改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但此称号仅延续了十二年又改回“至圣先师”。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封孔子嫡孙孔德成先生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奉祀官”,孔子称号改为“大成至圣先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