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进入官方祀典自唐代始,在武成王(姜尚)庙中作为配祀,此后经历了或立或废的多次反复。唐虽以武力开国,但因承平日久,崇尚科举入仕,社会风气渐转向重文轻武。为扭转这一趋势,朝廷试图以祭祀武成王礼仪的方式,来抬高武人的地位,维持朝野的尚武风气。[17]上元元年(760),朝廷诏令尊太公为武成王,选择历代良将十位作为“十哲”陪侍,但未有孙膑。至建中三年(782),采纳礼仪使颜真卿的建议,增列历代良将六十四人作为武成王庙配祀,始有孙膑:
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诏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越相国范蠡,齐将孙膑,赵信平君廉颇,秦将王翦,汉相国平阳侯曹参、左丞相绛侯周勃、前将军北平太守李广、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18]
这是目前所见将孙膑列入官祀的最早记载。不过,至德宗贞元二年(786)二月,朝廷采纳刑部尚书、知删定礼仪关播的建议,孙膑等诸将不再配享,“唯享武成王及留侯,而诸将不复祭矣”[19]。此后群臣对于武成王庙制多有非议,发生辩论,反映了文人群体对以武立国风气的怀疑。[20]
宋时沿袭唐制仍设武成王庙,在陪祀武将人选和等级位次上多予调整。其中,关于孙膑能否作为武成王配祀争议很大。乾德元年(963)四月,孙膑的武成王配祀资格被撤掉:
初,上(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胡为受飨于此?”命去之。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令终,不宜在配飨七十二贤之列。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癸巳,昭等共议……退魏吴起、齐孙膑……凡二十二人。[21]
在这一事件中,早已作古的孙膑等是否有配祀资格,其实是朝廷政治导向的“棋子”。最初,宋太祖对于在武成王庙中祭祀“起杀已降,不武之甚”的秦将白起极为不满,下令去除。知制诰高锡为了投合宋太祖心理,又揪出“不克令终”的王僧辩也不宜配享,于是宋太祖设定“功业始终无瑕者”的考核原则,裁撤大批名将的配祀资格。显然,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武将跋扈在宋太祖心中阴影未消,他不仅直接采取了“杯酒释兵权”等强硬措施,而且通过调整武成王庙陪祀人选和位次的方式,显示了皇权的绝对权威。与此同时,他还通过提高文官及士大夫的地位,提倡儒家伦理道德等方式,达到贬抑征伐武功、彰显文治德治的政治目的。[22]当然,并非所有朝臣都明晓宋太祖的这一政治意图,也有大臣对此不表赞同,认为这是在吹毛求疵。[23]秘书郎、直史馆梁周翰在奏言中还以孙膑等人为例,认为其尽管是“刑余之人”,难称完美,但其功业名称已为乡野樵夫熟知,列将通侯追慕,去除武祠并非善策。这一奏章的结果,是“上以升降之制,有所惩劝,不报”[24]。武成王庙配祀有所升降,意在对朝臣敲山震虎,有所惩劝,宋太祖对梁周翰的奏章当然不会批准。
既然意在政治导向,宋太祖关于武成王庙配祀制度的调整终究是灵活的。时过境迁,开宝三年(970),宋太祖又让人重新评定历代功臣名将。言官将孙膑等二十四人列为“勋德高迈,为当时之冠”者,连同“为之次”者八人、“又次之”者三人一起上报。最终,确定为孙膑等二十三人,各置守坟三户,余则“功名次者八人,各置两户”“功名又次者三人,常禁樵采,不得侵耕”:
又诏,前代功臣、烈士,详其勋业优劣以闻。有司言:“齐孙膑晏婴……等,皆勋德高迈,为当时之冠……”[25]
开宝三年十月五日,诏前代帝王已创兴祠庙,修葺园陵,仍据事迹高卑,各置守陵庙户外,其功臣烈士,今定名德高者二十三人,各置守坟三户。孙膑、陈平、韩信、周亚夫、长孙无忌、魏徵、李、尉迟敬德、浑瑊墓十,并破损……所置守坟户,并以侧近中等以下户充,二税外免诸色差役。庙宇常须洒扫,无致摧圮;坟陇林木,常禁侵伐,无林木者,常令栽植。委逐县检校,每岁终,具有无破损申州。[26]
可以看出,这则诏令的下达是针对特定的孙膑祠庙,但具体地点尚不得而知。[27]
至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孙膑恢复了配祀地位,“自张良、管仲而下依旧配享,不用建隆升降之次”[28]。此后,孙膑等的地位有所提升,其中孙膑在宣和五年(1123)获封“武清伯”:
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除本传已有封爵者,其未经封爵之人,齐相管仲拟封涿水侯,大司马田穰苴横山侯,吴大将军孙武沪渎侯,越相范蠡遂武侯,燕将乐毅平虏侯,蜀丞相诸葛亮顺兴侯,魏西河守吴起封广宗伯,齐将孙膑武清伯……”[29]
北宋宣和五年这次赐封,与北伐收复燕云地区的战役获胜有着莫大关系,朝廷借封祀显示对于武功的重视。整体看来,宋朝上承唐末五季兵戈战乱之后建国,故统治者急于结束动乱、重建社会秩序,与此同时也力图扭转重武轻文的社会风尚。随着军功集团的快速消亡和文官士大夫当政局面的形成,因礼制惯性延续而设置的武成王庙,逐渐被赋予传统的儒家道德观,统治集团以正统的伦理标准为其定位,将武功纳入文德的范畴之内。在此背景下,不仅武成王庙的礼仪明显低于文宣王庙,其场所还不时被派作其他用途,且对内中从祀武将有裁撤之举。后来,不断调整配祀人员的武成王庙,逐渐演化为文宣王庙之附庸,成为宋朝推行“崇文抑武”国策的辅助工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30]此风延至元代。“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31],武成王配祀只保留了“十哲”,孙膑被取消配祀资格。以征伐天下为能事的元代,却特别注意复兴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家礼仪。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太祖诏以历代名臣从祀帝王庙,对唐宋元以来所祭祀的武成王“罢庙祭,去王号”[32],相沿600多年的武成王庙制度被废除,武成王遂成为附祀历代帝王的三十七名臣之一,孙膑被排除配祀之列,消失于国家礼制之中。
综上所述,朝廷礼制彰显的是皇权意志,孙膑作为前朝武将的入祀与废祀的变动,反映的是历朝皇帝的政治导向。足智多谋、战功显赫,是孙膑得以进入朝廷祀典的重要资本,而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良臣择主而事”的战国时期的社会观念,与自身的残疾特征,以及不得善终的结局,则导致他在国家正祀中处于边缘状态并最终被撤废。不过,孙膑崇拜自明代始在国家礼仪中的退出,则又为其在民间的兴盛打开了方便之门。(www.daowen.com)
开宝三年十月五日,诏前代帝王已创兴祠庙,修葺园陵,仍据事迹高卑,各置守陵庙户外,其功臣烈士,今定名德高者二十三人,各置守坟三户。孙膑、陈平、韩信、周亚夫、长孙无忌、魏徵、李、尉迟敬德、浑瑊墓十,并破损……所置守坟户,并以侧近中等以下户充,二税外免诸色差役。庙宇常须洒扫,无致摧圮;坟陇林木,常禁侵伐,无林木者,常令栽植。委逐县检校,每岁终,具有无破损申州。[26]
可以看出,这则诏令的下达是针对特定的孙膑祠庙,但具体地点尚不得而知。[27]
至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孙膑恢复了配祀地位,“自张良、管仲而下依旧配享,不用建隆升降之次”[28]。此后,孙膑等的地位有所提升,其中孙膑在宣和五年(1123)获封“武清伯”:
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除本传已有封爵者,其未经封爵之人,齐相管仲拟封涿水侯,大司马田穰苴横山侯,吴大将军孙武沪渎侯,越相范蠡遂武侯,燕将乐毅平虏侯,蜀丞相诸葛亮顺兴侯,魏西河守吴起封广宗伯,齐将孙膑武清伯……”[29]
北宋宣和五年这次赐封,与北伐收复燕云地区的战役获胜有着莫大关系,朝廷借封祀显示对于武功的重视。整体看来,宋朝上承唐末五季兵戈战乱之后建国,故统治者急于结束动乱、重建社会秩序,与此同时也力图扭转重武轻文的社会风尚。随着军功集团的快速消亡和文官士大夫当政局面的形成,因礼制惯性延续而设置的武成王庙,逐渐被赋予传统的儒家道德观,统治集团以正统的伦理标准为其定位,将武功纳入文德的范畴之内。在此背景下,不仅武成王庙的礼仪明显低于文宣王庙,其场所还不时被派作其他用途,且对内中从祀武将有裁撤之举。后来,不断调整配祀人员的武成王庙,逐渐演化为文宣王庙之附庸,成为宋朝推行“崇文抑武”国策的辅助工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30]此风延至元代。“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31],武成王配祀只保留了“十哲”,孙膑被取消配祀资格。以征伐天下为能事的元代,却特别注意复兴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家礼仪。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太祖诏以历代名臣从祀帝王庙,对唐宋元以来所祭祀的武成王“罢庙祭,去王号”[32],相沿600多年的武成王庙制度被废除,武成王遂成为附祀历代帝王的三十七名臣之一,孙膑被排除配祀之列,消失于国家礼制之中。
综上所述,朝廷礼制彰显的是皇权意志,孙膑作为前朝武将的入祀与废祀的变动,反映的是历朝皇帝的政治导向。足智多谋、战功显赫,是孙膑得以进入朝廷祀典的重要资本,而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良臣择主而事”的战国时期的社会观念,与自身的残疾特征,以及不得善终的结局,则导致他在国家正祀中处于边缘状态并最终被撤废。不过,孙膑崇拜自明代始在国家礼仪中的退出,则又为其在民间的兴盛打开了方便之门。
开宝三年十月五日,诏前代帝王已创兴祠庙,修葺园陵,仍据事迹高卑,各置守陵庙户外,其功臣烈士,今定名德高者二十三人,各置守坟三户。孙膑、陈平、韩信、周亚夫、长孙无忌、魏徵、李、尉迟敬德、浑瑊墓十,并破损……所置守坟户,并以侧近中等以下户充,二税外免诸色差役。庙宇常须洒扫,无致摧圮;坟陇林木,常禁侵伐,无林木者,常令栽植。委逐县检校,每岁终,具有无破损申州。[26]
可以看出,这则诏令的下达是针对特定的孙膑祠庙,但具体地点尚不得而知。[27]
至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孙膑恢复了配祀地位,“自张良、管仲而下依旧配享,不用建隆升降之次”[28]。此后,孙膑等的地位有所提升,其中孙膑在宣和五年(1123)获封“武清伯”:
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除本传已有封爵者,其未经封爵之人,齐相管仲拟封涿水侯,大司马田穰苴横山侯,吴大将军孙武沪渎侯,越相范蠡遂武侯,燕将乐毅平虏侯,蜀丞相诸葛亮顺兴侯,魏西河守吴起封广宗伯,齐将孙膑武清伯……”[29]
北宋宣和五年这次赐封,与北伐收复燕云地区的战役获胜有着莫大关系,朝廷借封祀显示对于武功的重视。整体看来,宋朝上承唐末五季兵戈战乱之后建国,故统治者急于结束动乱、重建社会秩序,与此同时也力图扭转重武轻文的社会风尚。随着军功集团的快速消亡和文官士大夫当政局面的形成,因礼制惯性延续而设置的武成王庙,逐渐被赋予传统的儒家道德观,统治集团以正统的伦理标准为其定位,将武功纳入文德的范畴之内。在此背景下,不仅武成王庙的礼仪明显低于文宣王庙,其场所还不时被派作其他用途,且对内中从祀武将有裁撤之举。后来,不断调整配祀人员的武成王庙,逐渐演化为文宣王庙之附庸,成为宋朝推行“崇文抑武”国策的辅助工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30]此风延至元代。“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31],武成王配祀只保留了“十哲”,孙膑被取消配祀资格。以征伐天下为能事的元代,却特别注意复兴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家礼仪。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太祖诏以历代名臣从祀帝王庙,对唐宋元以来所祭祀的武成王“罢庙祭,去王号”[32],相沿600多年的武成王庙制度被废除,武成王遂成为附祀历代帝王的三十七名臣之一,孙膑被排除配祀之列,消失于国家礼制之中。
综上所述,朝廷礼制彰显的是皇权意志,孙膑作为前朝武将的入祀与废祀的变动,反映的是历朝皇帝的政治导向。足智多谋、战功显赫,是孙膑得以进入朝廷祀典的重要资本,而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良臣择主而事”的战国时期的社会观念,与自身的残疾特征,以及不得善终的结局,则导致他在国家正祀中处于边缘状态并最终被撤废。不过,孙膑崇拜自明代始在国家礼仪中的退出,则又为其在民间的兴盛打开了方便之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