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孝女曹娥:中国传统礼俗与文化整合

孝女曹娥:中国传统礼俗与文化整合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有包括曹娥在内的宋辽金元时代的《二十四孝图》的流传,虽然在影响较大的被认为是元代的《二十四孝》中并没有曹娥,但从历代正统文化的倡导流布来说,曹娥的孝女形象已确定无疑。新的曹娥庙会已是一个新策划的现代文化活动,从各项活动来看,可知其主旨就是弘扬孝文化的。目前没有如此早的资料来推测曹娥作为水神的大致形成过程。

孝女曹娥:中国传统礼俗与文化整合

关于曹娥的孝女形象,从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来看,先是东汉元嘉元年(151)上虞知县度尚奏请朝廷表曹娥为孝女,之后建曹娥庙立曹娥碑,这是以曹娥为孝女最早的行为表达,之后的一切可以说皆因此而生。后有包括曹娥在内的宋辽金元时代的《二十四孝图》的流传,虽然在影响较大的被认为是元代的《二十四孝》中并没有曹娥,但从历代正统文化的倡导流布来说,曹娥的孝女形象已确定无疑。[3]而从当下社会来看,这种倡导一直在延续,并正在被充分利用和重新建构。自20世纪80年代曹娥庙会开始复兴,因为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基本上是现代文化活动节了,且不说内涵和规模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传统庙会最精彩的、反映当地特色的“迎神”“巡会”至今也没有恢复。但彰扬孝文化的主旨是非常明确的,体现了地方政府把孝文化作为传统符号彰显地方文化的意图。新的曹娥庙会已是一个新策划的现代文化活动,从各项活动来看,可知其主旨就是弘扬孝文化的。至今,以虞舜、曹娥的孝道为主题重构地方文化的有效性已经体现,至少从网络资料和旅游信息可以反映,过去人们只了解绍兴大禹文化,现在也知道了上虞的孝文化。

以2006年6月23日到7月2日的曹娥庙会为例,其大致有以下一些节目:

1.演出越剧《孝女曹娥》

2.演出莲花落

3.第三届“庙会杯”摄影展览

4.《曹娥碑史迹图》和《二十四孝图》展览(www.daowen.com)

5.古越民间剪纸展览

虽然,其中有些标题没有反映出孝文化,但因为主办方的宗旨是孝文化,最后展现的内容也基本百变不离其宗。近期,如同很多地方出现的文化重构那样,当地政府对于曹娥文化的利用更为深化,把孝文化作为宏大主题,以大舜庙和曹娥庙为中心开发的“曹娥景区”已经完备。从对现在的曹娥庙会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大致的倾向性:地方政府是把曹娥作为历史人物进行传播的,因为在此前提下的孝女曹娥才有可能是真实的;而民间社会是把曹娥作为万能神灵进行信仰的,虽然其内涵置换的目的可能也不单纯却是符合生活需求的。

但是,我们并不能说曹娥的孝女形象都是官方行为,也有可能是民间最早发掘并传布的。在很多历史资料中提到为曹娥立庙树碑时,都会出现类似“为纪念曹娥的孝心立庙祀之”的意思。虽然这有可能是事后记载的附加,但从143年起经过了七八年,直到151年上虞知县才奏请朝廷表曹娥为孝女,如果曹娥故事确有其事,我们就可推测当时的乡邻,在向朝廷奏表曹娥为孝女之前就可能把曹娥作为孝女的表率,此后又可能通过文字、口耳的传播,孝女形象才广为流传。当然,这只是推测。目前没有如此早的资料来推测曹娥作为水神的大致形成过程。要说曹娥和水神的最早联系只能根据传说故事,只有“曹娥是为救祭祀水神伍子胥父亲而亡”这一点了,因为信仰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在主流文化大力倡导孝文化的背后,在民间作为水神的曹娥信仰仍然发挥着实际的功能性,即便如此,因为长期受历史上官方文化之影响,在民间社会曹娥的孝女形象业已定位,而且,民间的曹娥水神信仰,其中也反映了当时的朝廷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钱塘江、曹娥江水运交通发生变化以后,在民间,人们也逐渐淡忘了作为水神的曹娥,曹娥信仰的内涵可能不是以水神为主要功能了,但也不会就此消亡,因为曹娥的复合神格中也包含水神的功能,只是适应时代的变化多元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