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父母安排子女相亲,女生要是看上对方了,就对父母说:“女儿还小,终身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要是看对方不顺眼,就说:“女儿还小,还想在父母身边多侍奉些日子。”
每当遇到拒绝他人的话题,我总会想到这段对话。故事中,女生拒绝他人的方式不仅不会让对方认为是自身问题而感到尴尬,还传递了自己孝顺父母的形象,让彼此都能接受。
如何拒绝他人,是一个人情商的体现。
我们往往不习惯拒绝他人,因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帮助他人是一件应该的事情。“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帮助他人变成了一种责任、义务,但并不是每次答应他人的事情都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意愿。不习惯拒绝的人,往往会有以下特点。
会因拒绝他人而感到愧疚。
在意别人的评价,担心因拒绝他人影响自身形象。
无法自由地表达自身感受及意愿、设立自身的边界、维护自身合理的权益。
希望通过接受对方要求而在其心中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担心拒绝他人的要求会影响双方的感情、关系。
不是所有人都有上面的问题,但有这些问题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些感受的产生,根源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相处方式。拒绝他人的核心不在于有哪些话术可以帮助我们拒绝他人,而在于如何正确认识拒绝他人这件事情。
面对一件外部施加给我们的任务、要求,在同样都是接受的情况下有两种方式: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主动接受背后的感受是“我很乐意帮你这个忙”“能给你提供帮助,让我很开心,有成就感”“我有条件在不影响自身工作的情况下,把这事做好并且帮助到他人”;而被动接受的感受是“我不想做这件事情,但你这么说我又不好意思不做”“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要帮你做这事,烦躁”“又使唤我做事情”。
这些感受的区别,总结起来其实就一个问题:你在帮助他人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www.daowen.com)
被动式的接受往往让我们不开心、不满,甚至愤怒。往往我们不会将这种情绪传递给提出要求的人员,可负面的情绪总归需要一个发泄口,于是身边最亲近的人就成了宣泄的对象,久而久之我们成了他们眼中的“负能量者”“人肉吐槽机”。
你的主管天天让你下楼帮忙买咖啡,你不好意思拒绝,时间久了你跟你同事吐槽:“我真受够主管了,把我当佣人一样使唤,他就不能自己下楼买咖啡吗?”
你去出差一趟,出发前同事跟你说:“听说那个地方的××质量特别好,你刚好出差就帮我带一些呗。”你从出差变成代购,回来的路上拎着大包小包,回到家里和家人吐槽:“我那个同事真把我当免费代购了,出差一趟给他带的货比我的行李还多。”
很多吐槽、负面信息的宣泄,源头只是一次没有说出口的拒绝而已。
做设计师的朋友肯定经常遇到 “帮我设计一份logo吧”此类请求,因为外行人不知道其中的工作量,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你既然做设计,就顺手帮我做做,也不占用你什么时间,这点忙你要是都不帮,实在是太不够意思了”。你碍于情面,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可是手上确实有很多工作,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做了一份好的设计方案。
拿给你朋友一看,朋友心里想“给别人做的设计都那么好,帮我做的时候就敷衍一下”,或者在朋友表露出对设计不够满意时,你的心里想“我都免费帮你做设计了,你还要怎样”,从此彼此看不顺眼。
原本希望传递给对方的形象是“我乐于助人”“我在帮你解决问题”“我是有责任感的人”,但很可惜,这件事情发生后,对方的感受是“你并没有尽全力帮我”“你不重视我、敷衍我”。
如果因为希望通过接受他人的要求来建立良好个人形象而不习惯拒绝他人,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一点是:不拒绝他人,从来不会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只有把结果做到对方的预期甚至超出对方的预期,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对接触到的人最好的评价是两个字——靠谱。而所谓的靠谱就是“凡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每一件答应的事情都全力以赴,言出必行、有始有终,形成闭环。答应别人就意味着承担责任,为结果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他人对你“靠谱”的评价。
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也不可能帮助所有人。在职业发展中,适当“自私”点并不是一件坏事。拒绝他人,是每个人的权利。
帮助他人、成就自己是对的,合理拒绝他人也是对的。事事都接受的人往往很难建立起他人的认同感,甚至向他人传递“软柿子”“好好先生”的形象,没有见过哪个软柿子在职场上能发展得很好的。
答应他人,然后不情愿地去做好一件事情;或者答应他人,又随意去做一件事情,要么是伤害自己的感情,要么是伤害他人的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