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历中,对一份经历描述内容的优化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工作事项的分类与STAR结构的应用。但使用了这两个方法后,就一定能写出一份好简历吗?未必。
在企业招聘时,决策的核心要点是“你适不适合”,而不是“你优不优秀”。面对上面情况,哪怕你的工作经历描述得再完美,也不会获得HR的垂青,因为你的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不匹配。就像我口渴得不行了,要找水喝,你却给了我两个大馒头。
在职场表达中,除了语言结构逻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你的内容本身是否合理、正确。我称之为表达是否有行为逻辑。
行为逻辑就是在沟通表达过程中话术内容之外的思考行动思路。有时候,我们会说“某某人的这个行为不符合逻辑”,这句话背后传递的信息是指一个人应该基于他的身份、环境、场合等因素采取合适的行为方式。
例如你是学生就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请教,是领导就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这就是我们做一件事情的行为逻辑。在表达上,前辈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样的场合说什么样的话,这就是行为逻辑在表达上的体现。
很多沟通场景中,沟通结果不理想,不是因为你讲的内容是错误的,而是你的行为逻辑出现了问题。比如和女朋友吵架,对方在气头上时你跟她讲道理,你的道理越正确,她反而越生气;越是生气,吵架越会不断升级。但如果你先安抚她的情绪,等她气消了再慢慢跟她讲道理,你就会发现,其实她并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甚至对道理的认知比你透彻。因此,沟通过程中的行为逻辑的重要性甚至高于语言的逻辑。
放在写简历求职的场景下,正确的行为逻辑是先思考一个问题——信息接收者的需求是什么。
你所投递的岗位是什么?招聘录用标准是怎样的?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如何证明自己具备相应的能力?HR在阅读简历时关注哪些信息?简历内容重点应该是什么部分?这些都是我们在开始写一份简历前应该思考的问题。(www.daowen.com)
绝大多数人写简历的步骤是“百度搜索简历模板—根据模板填写简历内容—完稿投递”。通常,按照这个流程写出来的简历质量都比较一般,因为行为逻辑错了。
经历的描述方法、语言结构,这些只是写简历的工具,但在使用这个工具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用这个工具要解决什么问题。简历要解决的问题,是说明“我适合”,而不是“我优秀”。很多刚进入求职市场的同学会用一份简历去投不同的岗位,这也是很多人投递了许多岗位却迟迟没有面试邀请的重要原因。
方向不对,再怎么努力都是错的。要想让求职简历从茫茫简历中脱颖而出,写简历时,我们的流程应该是这样的:分析目标岗位要求;围绕目标岗位要求,整理相关经历事项;用合理的语言结构,描述经历事项;简历书写,并修改。
采用这个流程写出来的简历,通常质量不会太差。同样,在职场沟通过程中也有行为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分别,比如汇报工作时,首先要想的是在什么时间点进行汇报、汇报的方式是什么、需要汇报哪些信息等。这些问题明确之后,再通过结构化的语言进行汇报内容的表达,不仅能让你的表达更有条理,还能更好地实现沟通目标。
根据职场表达的行为逻辑分析,可以整理出完成一次表达的流程,包含以下三个步骤:沟通目标确认、沟通内容整理、内容表达与传递。
在这个流程中,内容表达只是最后一个步骤,前面两个步骤准备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表达质量。职场沟通是一项需要充分准备的行动,如同《论语》中说的“三思而后行”,在职场沟通中,我们也应该“三思而后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