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庸的涵义:运用中和的道理

中庸的涵义:运用中和的道理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中庸”一词可以解读为:经常运用的中和的道理。朱熹对“中和”做了进一步的解说。由此可见,在“中庸”这两个字中,“中”为主,“庸”是对“中”的进一步说明。因此,不能以是否居“中”来判断是否“中庸”。比如,不能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居于中间,说成是“中庸”。“中庸”要求做人做事时不受喜、怒、哀、乐情感的影响,当然会表现在行为上。

中庸”一词,历来都区分为“中”和“庸”两字分别加以解释。“中”解读为“中和”,依据是《中庸》第一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庸”有两种解读:一是解读为“用”,一是解读为“常”。郑玄把“中庸”解读为“中和之为用”,并说:“庸,用也。”同时又在解读《中庸》第十三章所言“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曰:“庸,犹常也,言德常行也,言常谨也。”孔颖达疏曰:“庸,常也。谓自修己身,常以德而行,常以言而谨也。”这里的“常”指的是“经常”。所以,“中庸”一词可以解读为:经常运用的中和的道理。

那么,什么是“中和”呢?朱熹对“中和”做了进一步的解说。把“中”解读为“不偏不倚”,把“和”解读为“无过不及”。“不偏不倚”又分“不偏”和“不倚”,“不偏”指的是做的“正”而不歪斜,“不倚”是指“中”而不靠向任何一边。就“不偏”与“不倚”二者来说,只有做的“正”而“不偏”,才能不靠向任何一边,做到“不倚”,所以,“不偏”更为根本。朱熹《中庸章句》一开始就引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无过不及”又分“无过”和“无不及”,“无过”指的是不要过头,“无不及”是指不要做不到。

同时,朱熹对“中庸”的“庸”做了不同于前人的解说,说:“庸,平常也。”并在解读《中庸》第十三章所言“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曰:“庸,平常也。行者,践其实。谨者,择其可。”也就是说,行平常的品德,说平常的话。所以,朱熹把“中庸”解读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平常道理。

由此可见,在“中庸”这两个字中,“中”为主,“庸”是对“中”的进一步说明。“中”即“中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中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呢?

如前所述,“中和”这两个字来自《中庸》第一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见,“中和”首先是对人的情感、情绪的控制。什么叫“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什么叫“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人的行为是由大脑控制的,大脑活动而称为“心”。心有知、情、意。知是对事物的认知,包括感觉、知觉、回忆、思维、想象等;情是对事物的态度,包括喜、怒、哀、乐等情感;意是人的意志。孔颖达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者,言喜怒哀乐,缘事而生,未发之时,澹然虚静,心无所虑,而当于理,故‘谓之中’。”也就是说,人在做事而喜、怒、哀、乐的情感并没有发动,这时候的心理状态就是“中”。这个时候可以有认知和意志,但是不带有个人情感。换句话说,当我们做事时,高度的专注,而不受喜、怒、哀、乐的影响,不因喜、怒、哀、乐而有所偏颇,做事就是做事,不受个人喜欢或不喜欢、高兴或不高兴的影响,这就是“中”。

但是,人有情感,有喜、怒、哀、乐,孔颖达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者,不能寂静,而有喜怒哀乐之情,虽复动发,皆中节限,犹如盐梅相得,性行和谐,故云‘谓之和’。”也就是说,当喜、怒、哀、乐的情感发动的时候,中规中矩,恰到好处,这就是“和”。换句话说,当我们做事时,所带有的喜、怒、哀、乐的情感,与所做的事相和谐,这就是“和”。其实,这时的情感仍然是受到控制的,不是情感的自由宣泄,所以还是出于做事的高度专注,而不受喜、怒、哀、乐的影响,还是“中”。因此,就“中和”这两个字而言,“中”更为根本。

由此可见,“中庸”不是做人做事的方法,而是做人做事所应有的心态;“中庸”不是教我们怎么做,而是教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做。当然,如果做人做事的心态也属于方法,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当然也可以说“中庸”是做人做事的方法。对于做人做事,心态非常重要,心态决定一切。也就是,在做人做事时,要高度专注,不受喜、怒、哀、乐的影响,同时又使喜、怒、哀、乐的情感与所做的事相和谐,这就是“中和”。(www.daowen.com)

对于“中庸”,有一种错误的理解,以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不能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只有去除喜、怒、哀、乐的情感,才能达到“中”。所以,宋代有些人讲静坐,以为压制住喜、怒、哀、乐的情感就可以达到“中”。其实,“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不是说在做事时不能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而是要求不受喜、怒、哀、乐情感的影响,把喜、怒、哀、乐情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即使是遇到情感方面的事,情感的宣泄也有一个度。所以“中庸”不是压制喜、怒、哀、乐的情感,当然也不是情感的完全自由宣泄,而是在这二者之间,对情感做出合理的控制和调适,以至于不受喜、怒、哀、乐情感的影响。

“中庸”要求把喜、怒、哀、乐情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受喜、怒、哀、乐情感的影响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且还认为这是平常的道理。正是由于是平常的,所以是不容易改变的,理所当然的,恒久的。朱熹《中庸章句》一开始除了引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还引“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

既然“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平常的道理,那么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人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并经常影响人的心态。久而久之,那些平常的道理反而难以做到。我们经常看到旅游区“到此一游”的涂写。原本不涂写是平常的道理,但是现在不涂写反而很难做到。而要做到不涂写,就要对喜、怒、哀、乐的情感做出控制,不受情感的影响。

把“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说成是“平常”的道理,是为了说明“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心态是应当有的、理所当然的心态,是要人们以这样的心态去做人做事,而不是刻意地做出个“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样子。因此,不能以是否居“中”来判断是否“中庸”。比如,不能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居于中间,说成是“中庸”。走路走在马路中间,那是违规。比赛争中间名次,那是傻瓜。排队看病,只排在队伍的中间,那真是有病。实际上,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要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要做得个不好不坏的样子,而为了要把事情做好,就不能受到个人喜、怒、哀、乐情感的影响。当然,为了把事情做好,势必要投入情感,如果对于这件事过于爱好,以至于过于专注,那也是受到情感的影响,所以,要不受情感的影响,很难。

“中庸”要求做人做事时不受喜、怒、哀、乐情感的影响,当然会表现在行为上。比如,为了调解两个人的争吵,有人是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心态,以公正的心态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最后发现那两个人各自都有错误,经过权衡,各打五十大板;这就是“中庸”。为此,又有人把各打五十大板看作是“中庸”,并喜欢用这样的方式处理争吵,所以,一上来,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虽然这与前者的结果相同,但并不是“中庸”。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公正心态去解决问题,后者完全听由个人的偏好去行事。所以,“中庸”,重要不是在于各打五十大板,而是要有“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公正心态。

“中庸”的“中”是一种“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心态,而这种不受喜、怒、哀、乐影响的心态实际上就是一种真诚而真实的心态,这就是“诚”。比如,有喜事,心中自然高兴。按照“中庸”所说,不受喜、怒、哀、乐的影响,所以,有人为了表明自己对于情感的控制,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这根本不是“中庸”。“中庸”是要求在为喜事而高兴时自然而然,既不要为了让别人知道而过分夸张,也不要因为害怕别人知道而深藏不露;既不要不加控制而高兴过度,也不要过分压抑而若无其事。“中庸”就是自然而然,就是“诚”,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做人就是做人,做事就是做事,不受喜、怒、哀、乐影响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就是“诚”,同时也就是“中”。所以,“中庸”的“中”,既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中和”,又是不受情感的影响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心态,这种心态是真诚的心态,换言之,以真诚的心态做人做事,实际上就是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和”的心态做人做事,而用这样的心态做人做事就是“中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