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形象思维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形象思维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要接触大量的化学形象、化学过程,再运用形象思维对它们进行分析和加工。离开了形象思维,单纯依靠符号和数据来思考问题,则形成的概念、规律会失去具体化学对象的支撑而成为空中楼阁。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挖掘形象思维的内涵,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不能只满足于形象展示的层面上。通过直观性教学,对各种现象的类比,对各类知识的迁移,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助一臂之力。

形象思维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加强直观性教学

直观性与化学现象、化学实验是不可分割的。直观性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着最直接的联系。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直观性不仅仅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它还是学生形象思维产生的源泉。只有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和领会,才能在脑海中建立起事物的形象,才能以此为基础对遇到的问题加以想象和形象化,最终才能培养出形象思维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表象,加强形象知识的有效积累,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

化学概念和规律是对化学现象的共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它们的形成过程必须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过程,即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首先要接触大量的化学形象、化学过程,再运用形象思维对它们进行分析和加工。离开了形象思维,单纯依靠符号和数据来思考问题,则形成的概念、规律会失去具体化学对象的支撑而成为空中楼阁。例如:怎样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这是一道既紧扣教材,又灵活性大的好题目,一方面强调了两种气体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即都是棕红色气体,有气味);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重视两种气体的不同的化学性质(特性)来鉴别。问题提出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用独创的最佳设计方案鉴别,这样一来课堂显得非常活跃,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鉴别方法,像这道题就提出了五种不同的方法来鉴别。

(1)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AgNO3溶液中,能产生淡黄色沉淀的那种气体是溴蒸气[因为:

(2)将两种气体分别溶于水,能得到橙黄色溶液的是溴蒸气(因为:,而溴微溶于水,仍显橙黄色)。

(3)分别注入适量的苯,振荡后,在苯层中颜色变成红棕色的是溴蒸气,苯层无色的是二氧化氮。

(4)利用二氧化氮分解放出氧气的性质来鉴别,即用点燃火柴,分别伸入两种待检气体中,能使火柴继续燃烧的气体的是二氧化氮,火柴立即熄灭的是溴蒸气,因为NO2大约于150℃时开始分解出,此时生成的O2便可使火柴燃烧。

(5)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分别检验这两种气体,能使试纸变蓝的是溴蒸气,另一种为二氧化氮。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大家都在思考这些方法都可以鉴别吗?哪种最好呢?这时引导大家通过分析对比进行了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前四种都可以作为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的方法。指出第一种方法是最佳方案,利用了两种物质的不同特性,第二三种方法简单,现象明显,特别是第四种方法富有创造性。强调第五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二氧化氮和溴蒸气氧化能力相似,都会使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而使KI淀粉试纸变蓝,从而分不出二氧化氮和溴蒸气。这样的讨论就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使发散性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

2.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加强

课堂教学中注重强调启发式教学,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进行实验时训练和培养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确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怎么观察?怎么思维?怎么想象?我经常根据教学的需要来精心组织一些简单,效果明显又具有启发性的实验。例如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究竟Cl2通入水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安排了以下一组实验:

(1)打开装有氯水的瓶子,让学生闻一下气味。(www.daowen.com)

(2)取出少量氯水,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

(3)在蓝色石蕊试纸上滴上一滴氯水。

在实验(2)中发现有白色沉淀,说明一部分Cl2已经和水发生反应,产物中有Cl。通过实验(3)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试纸中间发白,四周显红色。经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四周发红,说明溶液显酸性,而中间发白,说明溶液中还有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微粒,从而引出次氯酸。这些简单而又形象、富有启发性的实验,激起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思多问,能于无疑处见有疑。在作业练习上,搞好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并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变化命题条件和推广问题的结论,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考试命题上,逐步增加能启迪学生创造性的试题。在学科联系上,注意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在课外活动中,发扬让学生自由发展,互相激励,独立探讨问题,提出新见解的好风气

3.有利知识的横向迁移

一种学习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成为迁移。学生的学习应该要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不同的知识之间的迁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作为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各门学科间的知识进行迁移,如化学与数学、化学与生物、语文等知识的相关整合,对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相联系的内容有着更多的想象力、情感性、意象性,它不仅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表象,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联系的内容要以化学学科为本,选择的时候要本着严谨、慎重、尊重科学的态度,避免形式主义

4.发挥理想化方法的教学功能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形象思维是高于形象的思维,但它不仅仅停留在具体的形象上也不仅仅是“对形象的思维”,它是借助储存在记忆中的形象去创造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因此形象思维不仅包括感知,还包括想象、类比等形式。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挖掘形象思维的内涵,采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不能只满足于形象展示的层面上。通过直观性教学,对各种现象的类比,对各类知识的迁移,必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助一臂之力。

形象思维过程是一个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是从众多的已有表象中,根据某种需要,分析出某些共同的本质要素,然后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综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独特形式之一,乃是典型化,也就是根据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出新的典型形象的过程。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则称之为理想化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理想化方法表现为:其一,理想模型。就是建立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化学形象,并赋予它一定的化学概念。其二,理想过程。就是用一个理想化的化学过程形象,近似的反映某些实际化学过程的主要特征形象。其三,理想实验。就是以一定的实验观察为基础,而在大脑中进行的一种理想化的思维过程。它不是实践活动,而是“思想中的实验”。理想化方法用化学表象信息和化学概念信息激发整个大脑,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辅相成,以便认识化学世界的奧秘,它的具体应用贯穿整个化学教学之中;化学教学处理任何问题都要首先确定研究对象,而所有的化学对象都是理想模型;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一步是分析化学过程,而所有的化学过程都是理想过程;化学问题的研究,又往往要进行理想实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