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方法

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方法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在上某一新课型之前,要给学生介绍这种课型的特点及预习方法。虽然现在课程标准多提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但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这些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我们教师不能抛弃。抓住典型例题,循思设疑、引导探索,使思维向纵深发展,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指点。

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方法

1.指点预习方法

经过预习,学生知道课程的内容,知道问题所在,才能带着问题听课,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中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虽有较强的求知欲和一定的独立思考与钻研能力,自学能力却比较差。他们即使看书,也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找不出重点,也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显然,这样做“疲劳有余,效果不足”。为此,在上某一新课型之前,要给学生介绍这种课型的特点及预习方法。如对概念理论课,或是要求对重点概念精读细梳,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关键字、词要注意标记和理解,或是针对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编排相应预习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去找答案,达到预习目的。对于实验课,首先强调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特别注意成败及安全问题,然后要考虑实验计划,写出预习报告。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课型,则要求学生遵照“性质是核心,性质决定存在、制法和用途”的思路去有效地进行预习。这样一来,学生将逐渐学会如何把握教材内容,如何提出问题和抓住重点,如何概括总结,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2.指点听课方法

课堂上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化学课尤其是这样,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才能使课堂上的45分钟发挥出最大效益。宋代朱熹在他的“三到读书法”中说过:“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所以听课必须专心。结合化学课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四到”,即:眼到、心到、耳到、手到。

所谓“眼到”,就是要善于观察,一要观察老师的面部表情,因为化学课上许多概念、理论通过老师的眼神、手势往往会表达得更生动、更形象,这样可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理论的理解与记忆;二要学会观察化学实验,因为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手段,教师必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和对比观察等方法,学会根据观察的现象说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等等。

“心到”就是要求学生会思考。在学习的全过程,始终要把思考放在首要位置,那么应该怎样去思考呢?首先要教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又能促进深入思考。在预习、听课和复习时,都应多提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并顺着这些问题认真思考。如在讨论硫的性质时,有学生提出: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铁为正三价,而硫和铁反应,却生成硫化亚铁,铁为正二价,这是什么原因?我马上给予鼓励,并要求他自己解答,带动了全班学生,效果很好。

“耳到”就是要求学生会听,要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听完一节课,概念原理要明确,主次内容要分明。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醇与酚,硝基化合物与硝酸酯,吸水与脱水,烟与雾,无色与白色,溶解与熔化,溶液与熔液,蒸发与挥发,等等,一定要听清教师的严谨语言表达,区分异同。

“手到”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按严格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二是要学会做笔记,因为笔记不是录音,要求学生根据老师讲课的特点及板书习惯,抓住中心和实质,记下重点、难点和思路,有时也可记下老师生动、形象的描写、比喻,深入浅出的分析等。笔记记得好,可使思维有逻辑,复习有依据。

显然,在上面“四到”中,“心到”是关键,善于动脑,勤思考是学好化学的先决条件。虽然现在课程标准多提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但它们之间并不矛盾,这些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我们教师不能抛弃。

3.指点复习方法

复习就是对知识的记忆、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指点学生复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针对复习的内容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常用的主要有:

(1)类比分析法

化学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即不是意义相近,就是意义相反,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溶解与结晶等,这一对概念的意义恰好相反。再如,分子和原子、原子和元素、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等,它们的意义相近。在学习化学概念时,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各组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2)特征(数字)概括法

化学上的许多知识往往具有一定的特征和顺序性,运用特征(数字)概括知识,可以把繁多的知识用极简单的文字概括起来,便于记忆,减轻负担。如催化剂的概念应该抓住“一变二不变”的特征去记,对于原电池电解池可用“阳——氧”谐音特征记忆,以确定电极反应情况。又如过滤的操作要点,可用“一贴、二低、三靠”六个字来概括和归纳,便于学生领会要点,便于接受、易于记忆、利于应用。(www.daowen.com)

(3)联想思维法

通过联想思维,寻找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有关内容,像“滚雪球”似的由少到多地扩展知识和积累知识,从而逐渐使获得的知识形成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及化合物时,可以以物质性质为核心,联想到物质的制法、用途、鉴别、分离和贮存。也可以讨论某一种物质的性质与制法中,联想到另一种物质与制法,由此把分散内容整理成一个系统或规则。

(4)知识归纳法

化学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一段化学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归纳方法有多种,直观形象的图示法,简单明了的列表法都是最常用的归纳形式。

4.指点解题方法

例题教学既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抓住典型例题,循思设疑、引导探索,使思维向纵深发展,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指点。

(1)举一联三,发散和辐合并重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不断反复交替的过程。在例题讲解过程中要有计划、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抓住关键字句,不断转变问题情境,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如在学习“碳酸钙”时,我选了这样一道题:向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一定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5.6克,求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为多少克?我把题目稍微改动一下:在干燥后加两个字“灼烧”,说明5.6克不是碳酸钙而是氧化钙;再改:将“足量石灰水”换成“含7.4克氢氧化钙的澄清石灰水”,这就要考虑二氧化碳过量问题。要求学生每遇到类似题目,人为地改变题设条件,培养学生举一联三,灵活机变的思维品质。

组织多向性训练,把各种的可能类型都列举出来。诸如哪些物质有还原性,哪些物质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哪些烃分子满足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先发散后复合,并把这种思维方法运用到解其他题型中去,既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又培养了能力。

(2)习题归类,进行类比思维训练

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建立在旧知识巩固和发展的基础上的,复习时,教师可将大量已掌握的信息作为条件,启发援引,通过类比思维将知识纳入,在开拓求知的过程中,培养更广泛的创造性能力。具体地说,就是在单元或总复习中,将习题归类,重点突出,逐类比较,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思路清晰,运用起来,灵活自如。

(3)重视题型变化,让模仿与创造接轨

近年来,高考考题本着“两个有利”“两个不超”的原则,对考题的形式做了调整。客观性命题多,理论应用命题多;覆盖面大,思维跨度大;偏题难题少,答案数字少。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和生活、生产及科研成果联系密切的新信息题,这类考题要求学生不能只会依葫芦画瓢,更应从新知识中总结规律,通过思维变通,“现场自学”,促进知识迁移,使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接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掌握各类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开设专题讲座,讲述各类题型的特点和基本解题方法,并配合适量练习。专题训练短时期内的效果往往不佳,这就需要教师广泛收集信息、注意积累、充实教学,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上,确保大部分同学解这类题目时,畅通无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