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初中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初中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国家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这时,我们就得借助文中的注释查找它的读音和意义。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此外,还有反问句、判断句、互文等。

初中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是国家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要求。这是一种独立阅读的能力,对增加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都有莫大的好处,而且能使我们终身受益。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呢?

一、正确理解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阅读文言文,常常会遇到生僻字,使我们不能顺利读下去。这时,我们就得借助文中的注释查找它的读音和意义。另外,对文中无注释而自己没有把握读准、理解的字,就要翻字典或词典,查明它的读音和字义。

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有三种情况:一是同音通假,如“以”通“已”;二是双声通假(两个字声母相同),如“胡”通“河”;三是叠韵通假(两个字韵母相同),如“属”通“嘱”等。

2.古今异义。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意义,由于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古今词义有很大的差别,认读时就要注意,不能用今义解释古义。如:“先驱曰:‘天子且至!’”(《周亚夫军细柳》)这一句中的“先驱”,今义是指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走在前端的人,而古义却是“先行引导的人员”之义。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多,词性一变,词义也就跟着改变,认读时就不能根据这个词原来的词性、词义去理解了。如“介胄之士不拜”(《周亚夫军细柳》)中的“介胄”本是名词,这里名词用作动词,作“披甲戴盔”讲。阅读时要高度关注这种词类活用的现象。

4.一词多义。所谓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两个或多个意义。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一般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最初的叫本义,常用的叫基本义,从本义或基本义推演引申来的叫引申义,通过用本义或引申义比喻另一事物而固定下来的叫比喻义。如:兵,其本义(初始义)为兵器,如“兵不血刃”;基本义(常用义)为士兵,如“草木皆兵”;引申义(由基本义引申)为军队,如“兵败如山倒”。(www.daowen.com)

二、善于思考,正确认读词义

要读懂文言文,最重要的是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知识。我们可以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和工具书去理解句子意思。书里有注释,阅读文言文时对照注释去读,似乎就能读懂其内容了,其实不尽然。如:“使人称谢”(《周亚夫军细柳》)这一句,结合课文里的注释可译为:“(皇上)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表示问候。”虽然翻译成现代汉语了,但是否每个词的意思都弄懂了呢?比如“谢”,注释相应解释为“致意”,意思是不错,但它的真正意思是否明白呢?这就需要借助工具书了。“谢”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8个解释:①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予表示感激;②认错,道歉;③推辞;④凋落,衰退;⑤告诉,询问;⑥逊,不如;⑦古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⑧姓。这8个解释,你选哪一个呢?这就要动脑子,做正确的选择了。自然,这里宜作“告诉”讲。所以,当你查到某个实词或虚词有多个义项、用法时,你必须反复推敲、认真思考,采用“代入法”比较,看哪一个义项、用法讲得通,就选哪一个,这才能真正读懂文言文。

三、重视对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句式上大多是一致的,只是一部分文言常见句式即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而文言特殊句式课文不一定会做注解,所以,如果要真正读懂文言文,你还得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

1.省略句。古汉语中某些词或某些成分经常省略,省略的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都是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但省略的成分却要广得多,如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等。如“聚室而谋曰”(《愚公移山》),此句中省略了主语“愚公”。

2.倒装句。倒装句是为了强调、突出词语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颠倒后句意不变,句法成分也不变。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常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

3.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如“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为”表被动,主语“天子”是被动者。

此外,还有反问句判断句、互文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