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为白色、柔软而具光泽的贵金属,熔点为961.93℃,密度为10.5克/立方厘米,硬度大于金。具良好的延展性,仅次于金,易拉成丝。银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且有特别强的反光能力,抛光后可反射95%的可见光。银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但在贵金属中最活泼,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极薄的氧化膜。
银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地壳中的存在形式,呈单质状态自然银的较少,多以银的化合物状态存在于其他有色金属矿石中。含银矿物有:辉银矿(Ag2S)、角银矿(AgCl)、淡红银矿(3Ag2S·As2S3)、硫锑银矿(Ag3SbS3)等。世界上75%的银来源于含银的铜、铅、锌、锑的硫化矿和金矿。
古籍《山海经》列举出“银之山”十处。东汉狐刚子的《出金矿图录》和张道陵的《太清经天师口诀》,是记载中国古代利用吹灰法炼银的最早文献。宋代《云麓漫钞》、明代《菽园杂记》等著作,详细记述了银矿的开采和吹灰法炼银技术。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等,均有银与黄金分离技术的记述。
银虽然稳定性较高,但在潮湿且有硫、氯、氧等污染物的环境中,也容易发生腐蚀劣化,引起色变。在大气中银器极易受含硫物质的侵蚀而颜色变得灰暗,这是因为银与二氧化硫或硫化氢,生成黑色硫化银的缘故。古银器表面多有一层薄而均匀并且有些发亮的硫化银黝黑古斑,这种腐蚀矿化层是稳定的,且为年代久远的标志,应予保留。[1](www.daowen.com)
银器埋藏于地下长期受土壤中氯化物的侵蚀,在器表形成氯化银,即角银,此腐蚀产物为微带褐色或紫色的灰色物质,软如泥土,用刀可切开,密度只有5.6克/立方厘米。如仅在表面生成一层氯化银薄膜,会呈现悦目的古斑色调,有时氯化银会被其他腐蚀物染成各种颜色,如被氧化亚铜染成淡红色,被碱式碳酸铜染成绿色等,这些古斑较稳定,且增加艺术魅力,一般也应保存。但腐蚀严重时,会逐渐向器内扩散,使器物膨胀变形,胎体酥松脆裂,导致损坏。
银的腐蚀还来自强光的照射,因光辐射中的紫外线可分解氧分子,产生活化态的氧,银吸收紫外线而转为银离子从而形成氧化银,故银器应避免光线照射。若银器材质为银铜合金,在地下埋藏环境中,由于腐蚀介质的作用,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其中银受到阴极保护,而铜则受到阳极氧化,结果在银器表面形成铜锈覆盖层,若该器有鎏金也会受损害。
当环境湿度过高时,银器表面易凝结成水膜,腐蚀介质易在表面滞留并参与反应,而加速银的变质。大气中的氧会更促进潮湿环境中银的变色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