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婚姻史:明朝贞节牌坊的历史与意义

中国婚姻史:明朝贞节牌坊的历史与意义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还有一类,就是官府为一些贞女烈妇修的贞节牌坊,这种情况早在明太祖时就开始了。太祖还令巡方督学,岁上其事,著为规条,大者赐祠祀,次者亦树牌坊表。二十四史中有关这类的记载均没有超过《明史》的。一块块表彰贞节的匾额挂起来了,一座座表彰贞节的牌坊建起来了,这匾额遮盖着多少妇女的血泪,这牌坊的基石是无数妇女的枯骨。

中国婚姻史:明朝贞节牌坊的历史与意义

年纪稍大一点的人们在一些集镇上,一定看到过许多样子像大门的牌坊。一个像样的集市,这种牌坊可以有几十座。牌坊种类很多,过去的人做了官,为歌功颂德,表彰闾里,就可以修造牌坊。但还有一类,就是官府为一些贞女烈妇修的贞节牌坊,这种情况早在明太祖时就开始了。洪武元年,太祖有这样一个诏令:

“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11]

寡妇守节,不但是本身旌表的光荣,本家的差役还可以免除,这样哪家不希望寡妇守节?太祖还令巡方督学,岁上其事,著为规条,大者赐祠祀,次者亦树牌坊表。这种奖励寡妇守节的措施,远是前代所没有的。后来许多家庭为了贪图荣利,都把寡妇的年纪冒填,所以宪宗成化元年奏准:

“如有夫亡时,年纪三十以上,及寡居未及五十岁妇人,增减年甲举保者,被人首发或风宪官覆勘得出,就将原保各该官吏里老人等,通行治罪。”

寡妇守节,为图荣利至于作弊,还有什么意思?但是,明代毕竟是节烈妇女最多的年代。二十四史中有关这类的记载均没有超过《明史》的。《明史·列女传》云,清人修明史时发现当时的节烈传记“不下万余人”。即掇其尤者,也还有三百零八人。《明史·列女传序》云:

刘向传列女,取行事可为鉴戒,不存一操。范氏宗之,亦采才行高秀者,非独贵节烈也。魏、隋而降,史家乃多取患难颠沛,杀身殉义之事,盖輓近之请,忽庸行而尚奇激,国志所褒,志乘所录,与夫里巷所称道,流俗所震骇,胥以至奇至苦为难能。而文人墨客往往借俶傥非常之行,以发其伟丽激越跌宕可喜之思,故其传尤远,而其事尤著。然至性所存,伦常所系,正气之不至于沦澌,而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载笔者宜莫之敢忽也。”

撰者认为魏隋以后的贞节观念,都是以至苦为可贵,来表扬正气,鉴别人禽。传序又云:(www.daowen.com)

“明兴,著为规条,巡方督学岁上其事。大者赐祠祀,次亦树坊表,乌头绰楔,照耀井闾,乃至僻壤下户之女,亦能以贞白自砥。其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不下万余人。虽间有以文艺显,要之节烈为多。呜呼!何其盛也。岂非声教所被,廉耻之分明,故名节重而蹈义勇欤?”

明代的确是把贞和节分得十分清楚。《列女传》记载了一位张烈妇的事,传云:

明代的贞节牌坊

“妇政和游铨妻,倭入寇,所至淫掠,妇数语其女曰:‘妇道惟节是尚,值变之穷,有溺与刃耳,汝谨识之。’铨闻以为不祥,妇曰:‘使妇与女能如此,祥孰大焉。’未几,贼陷政和,张度不能脱,连呼女曰:‘省前诲乎?’女颔之,即扑井。张含笑随之并死。”

这种把节看得至为重要的现象,在前代是不曾有的。宋代著名的“淮阳二节妇”便是两位再嫁的妇女。一位是张生的妻子卓氏,她在绍兴末年被金军头目俘获之后,“即与之配”。不久金军溃败,卓氏趁机拔刀斩其后夫,赓即寻访前夫,破镜重圆。另一位姓氏无可考,她夫死改嫁,过了三年,生了两个孩子,这时才知道后夫是杀害前夫的凶手,马上“走投保正,擒盗赴官”。这两位妇女,假若在明朝,一定生不逢时,免不了要遭到士大夫的口诛笔伐,厚诬之为失节已深。可是,在宋代情状恰恰相反:“闻者交称”,赞许“此二女志义相望于百年间”。[12]由此可见,在明代“贞”“节”意义又有了新的发挥。节在前代是指人格而言,明代以后则从生理上去要求。

在明代著名的节妇不但能得到朝廷的旌表,甚至还可以免除本家徭役,因而也就发生了许多族人干涉孀妇再嫁,强使其守节之事。一块块表彰贞节的匾额挂起来了,一座座表彰贞节的牌坊建起来了,这匾额遮盖着多少妇女的血泪,这牌坊的基石是无数妇女的枯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