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婚姻史:汉代妇教的压迫性教育及其对夫妇关系的影响

中国婚姻史:汉代妇教的压迫性教育及其对夫妇关系的影响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代妇教是对妇女进行压迫性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开端。刘向所拟定的几个题目,是为妇女提供生活准则的。可是一百年后,女圣人班昭作《女诫》就能看出某些蛮横的味道。这些说法虽早已有之,但很散漫、浮泛,前人刘向虽有整理,仍不过是罗列一些史事,直到班昭才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一把牢固的铁锁,套在妇女的脖子上。班昭更无理地把夫妻的关系看成一种恩的关系。这恐怕就是造成夫妇间有恩无爱的原因。

中国婚姻史:汉代妇教的压迫性教育及其对夫妇关系的影响

汉代是我国社会传统形成的重要时期。汉代妇教是对妇女进行压迫性教育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开端。这时不但朝廷提倡礼法,社会上也有人以礼法裁定女子的生活西汉刘向作过一部《列女传》,目的是见成帝后宫荒乱,用以鉴诫的。现存七篇: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每篇十五传。东汉班昭作《女诫》七篇: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叔妹。这两本书成为后代讨论女子生活的范本。

《列女传》前五篇中的名传,都是刘向以他所悬拟的标准,采录妇女的佚事所作的简单传记。据他所说:

母仪标准是:“行为义表,言则中义。胎养子孙,以渐软化。既成其德,致其功业。”

贤明标准是:“廉正以方,动作有节,言成文章。咸晓事理,知世纪纲。”

仁智标准是:“豫知难易。原度天理,……归义从安……专专小心。”

贞顺标准是:“避嫌远别,……终不更二,……勤正洁行,精专谨慎。”

节义标准是:“必死无避。……诚信勇敢,……义之所在,赴之不疑。”

刘向所拟定的几个题目,是为妇女提供生活准则的。他并不希望妇女条条均能做到,只要有一善可录,便是他要赞颂的。后来列女传,多重视“节义”,比刘向苛刻多了,相较之下,刘向还有点通情达理。

可是一百年后,女圣人班昭作《女诫》就能看出某些蛮横的味道。班昭是史学家班固的妹妹,家学渊源深厚。其夫曹世叔死后,和帝召她入宫,命皇后、贵人师事之,号称“曹大家”。后又为其兄续作《汉书》,公卿大儒如马融等辈都曾跟她问业。在这些方面班昭是有成就的。可是她作的《女诫》一书却极力压抑自己的同性,其中包括男尊女卑的观念,夫为妻纲的道理,三从四德的典型等等。这些说法虽早已有之,但很散漫、浮泛,前人刘向虽有整理,仍不过是罗列一些史事,直到班昭才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一把牢固的铁锁,套在妇女的脖子上。

《女诫》共七篇,约一千六百字,主要是讲男尊女卑、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义。班昭说:

“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18]

“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尪(wāng,弱);生女如鼠,犹恐其虎。”[19]班昭所谈的女子阴弱,以至如此。她在谈到夫妻的关系时又说:

“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违也。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20]

夫妻之间有天壤之别,丈夫是女子的家长,曲不能争,直不能讼。她在“敬慎”中讲到,夫妇之好应当终身不离,要想终生不离,就不要使丈夫发脾气。怎样才能使丈夫不发脾气,就在于不要有侮辱丈夫的想法。怎样做到这点,就是千万莫与丈夫开玩笑,应当把自己看成是丈夫的附属品。

班昭更无理地把夫妻的关系看成一种恩的关系。夫妻结合是丈夫对妇女的一种恩,这种思想不知毒害了多少女子。不但夫妇之间如此,就是桑间濮上男女路遇野合,在女的方面,总以为受了他的恩惠。这恐怕就是造成夫妇间有恩无爱的原因。

班昭还对妇女生活立了一个总的原则。这就是常说的“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对此班昭在《女诫》中还有所说明:

“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择词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曹大家班昭所作《女诫》,是以女性身份写给妇女的规范读本

“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专心纺织,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汉代“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一些传统观念形成了。前者是束缚中国人精神上的枷锁,后者又专门为中国妇女造了一副脚镣。(www.daowen.com)

【注释】

[1]见《汉书·宣帝本纪》。

[2]见《通典》卷五十八。

[3]见《汉书·王莽传下》。

[4]见《后汉书·列女传》。

[5]《后汉书·戴良传》。

[6]《潜夫论·浮侈》。

[7]见《汉书·宣帝本纪》。

[8]见《汉书·外戚传》。

[9]见《汉书·荆燕吴传》。

[10]见《后汉书·寇荣传》。

[11]见《汉书·枚乘传》。

[12]见《汉书·孔光传》。

[13]见《后汉书·梁节王畅传》。

[14]《汉书·匈奴传》。

[15]《汉书·匈奴传》。

[16]《史记·匈奴列传》。

[17]《汉书·西域传》。

[18]《女诫·卑弱》。

[19]《女诫·敬慎》。

[20]《女诫·夫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