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虽然加入了战争,却并没有一支有能力和英法并肩作战的军队。美国的常备军规模非常小,只有13 万人,没有坦克,飞机数量也少得可怜,但为了表示诚意,美国立即将一支由一个步兵师和两个海军陆战旅组成的象征性部队派遣到了法国。但在美国人对欧陆战事做好准备之前,将至少花上一年的时间招募、训练和部署新军。
在西线,僵局仍在继续。德军已经收缩到了一个戒备森严的防线内,英国人称之为“兴登堡防线”,而德国人则称之为“齐格菲防线”。协约国的将军们仍旧幻想着取得决定性的突破,但每一次突破德军防线的尝试都以挫败和溃退告终。
1917 年4 月,英国和加拿大的军队在法国北部城市阿拉斯遭遇冰雹加暴雪,军队在齐脚深的淤泥中越陷越深。数天的激战过后,三名英国将军对巨大的损失恐慌不已,竟违背陆军传统直接向他们的上级道格拉斯·黑格上将表达了抗议。但黑格下令攻击继续,毫无疑问,他认为英军还可以创造更大的战果。
艰难的阿拉斯战役一直延续到了5 月中旬才得以叫停,在德军战线打出了一个宽4 英里(约6.4 公里)的缺口。但在陆地战事里,唯一有重大意义的战果只有加拿大军队夺得的维米岭,该岭位于阿拉斯以北的维米镇附近。这些有限的战果让英军付出了15 万人伤亡的代价,虽然德国人的损失也差不多,但他们迅速重整了工事,阿拉斯的战局重新成为牵动整个西线的僵局。如今在阿拉斯战场旧址的四周,坐落着100多座公墓,是当时阵亡的协约国士兵的安息之地。
英军在阿拉斯激战的同时,在阿拉斯以南130 英里(约209 公里)的地方,法军也发动了攻势,意图穿越埃纳河,法军的目标是一条植被茂密的山脊,该山脊极具战略价值,又被称为“贵妇小径”。法国上将罗伯特·尼维尔预计本次攻势将“势如破竹”,按他自己的估计,这将成为一次结束战争的决定性进攻。然而,他的部队行进极为艰难,雨雪、大雾极大地阻碍了他们,仅仅突破了德军防线几公里之后他们便停下脚步,从未抵达德军纵深。在10 天血战之后,法军伤亡13 万人,其中29000 人阵亡,进攻被迫叫停,尼维尔上将也因此被撤职。
尼维尔的失败极大地挫伤了法军的士气,几乎熄灭了法军的战斗意志。之后,紧接着“贵妇小径”行动的大败,法军便发生了历史学家称之为“1917 年叛乱”的士兵哗变[1]。但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这算不上攻击上级的哗变,更像是一种工人罢工,在这期间,法军成建制[2]地拒绝回到战壕或参与新的进攻。战争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将近100 万男性战死,而法国的男性人口总共也就只有2000万而已。惊人的死亡率动摇了法国人在这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中继续战斗的决心。
菲利普·贝当上将接替了尼维尔总司令的位置,开始通过游说,而不是简单的惩罚来平息这场叛乱。军事法庭审判了数千名士兵,其中49 人被枪决。但对于听从他指挥的大部分人,贝当进行了军队改革,包括给予士兵们更长的休息时间,更多的探亲假期,更好的食物供应,并且下令暂停发起新的进攻。贝当解释道:“我会立即开始处理那些严重的违纪行为,并且将会一直严格地执行下去,但我不会忘了那些士兵曾同我们一同在战壕里奋战的三年,不会忘了他们也是我们的战友。”
一名法兵在掩体中休息。
在1917 年接下来的时间里,法军在德军的进攻下坚守着防线,他们将捍卫自己的祖国,但再也没有冲出战壕进攻。
正当法军爆发了指挥官们称之为“集体违纪行为”的叛乱时,俄军也正在崩溃,并且俄国自身也陷入了混乱骚动之中。大多数的俄国人都一度团结一心支持战争,然而腐败无能的沙皇政府以及战事中惨重的伤亡已经挫伤了军队的士气,给俄国大众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1917 年3 月,罢工和暴动席卷了整个俄罗斯,士兵们支持这些示威者,拒绝效忠沙皇,并通过投票来决定是否加入俄国革命的大潮中。
1917 年年初,食物和燃油的严重短缺在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即圣彼得堡)引发了罢工和暴动,士兵们并没有向抗议人群开枪镇压,反而加入了他们。暴乱很快演变成了革命,军队开始拒绝效忠沙皇。当年3 月,在反复地镇压,动乱和革命爆发之中,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
亚历山大·克伦斯基组建的新民主政府发誓,将继续为了捍卫俄罗斯祖国母亲而战。当年夏天,俄军短暂的攻势在德国人的反击下宣告失败,防线随即崩溃,所有的部队都拒绝继续战斗,撤退演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大溃败。数万人当了逃兵,用行动表示选择和平,走上回家之路。1917 年9 月,德军开始向俄国首都进军之时,克伦斯基政府手中的权力开始滑向俄罗斯共产党布尔什维克领袖——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11 月,共产党人最终掌握了政权,列宁“和平、面包和土地”的口号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他立即要求同德国签订一份停战协议,以此让俄罗斯退出一战。新的革命政府开始对土地进行“社会化改革”:当士兵们离开前线回到家乡,便能够认领之前被征用的土地。此时,前线的俄军已经开始解散。
随着俄罗斯陷入混乱以及法军基层开始抗命,意大利军队在奥意边境崎岖的山间遭受了惨重失败。上图所示为:第十二次伊松佐河战役期间,意大利军队正在山路上运输重炮。
1918 年3 月,在诸多耽搁和犹豫之后,俄国终于签署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向德国投降,并割让三倍于德国领土的土地。这块土地有着四分之一的俄国人口,三分之一的耕地,以及将近半数的重工业。之后,德国人开始把他们最精锐的部队从东线调往西线,在那里,他们计划在美国人抵达之前,向英法发动一场新的攻势。
在奥地利边境山区的伊松佐河一带,协约国联军再一次被击退,自1915 年夏季开始,意大利和奥地利军队便一直在此激战。随着俄国人的战败,德国便有能力向奥地利派遣增援。1917 年10 月,在边境小城卡波雷托附近,奥地利人和他们的德国盟友取得了一次意想不到的突破,此役便是“第十二次伊松佐河战役”。意大利的整个战线崩溃,失去了在前两年里以高昂代价换来的所有战果。败退的意大利军队从山区一直被赶到平原,数十万意军士兵投降或逃亡,消失于乡野之间。意军最终在离皮亚韦河80 英里(约为128.7 公里)的后方才重新收拢军队,但就像法国人一样,意军已无力在本年度继续发动攻势。
1917年夏季到秋季的这段时间里,英军在西线伊珀尔打响了“第三次伊珀尔战役”(又称帕斯尚尔战役),一位历史学家称此次战役为“整个战争中最臭名昭著的一次行动”。这座比利时村庄是英军进攻的最终目标,在战争期间遭到彻底摧毁。(www.daowen.com)
随着法军的停滞不前,英国上将黑格坚信战争的胜负将取决于他所指挥的军队。黑格担心,迟迟不到的美国人无法及时挽救协约国落败的局势,他认为在比利时法兰德斯一带发起新攻势将为英军带来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这片旧战区围绕已经摧毁的伊珀尔城。战斗目标是突破德军防线,向比利时沿海推进,并夺取由德国U 艇作为前进基地的海港。黑格的攻势由英国军队、加拿大军队和澳新军团共同完成,他们的开局异常顺利,但战事最后却几乎让所有英国人心碎。
1917 年6 月,英军炮兵观察员在远处观测炮火笼罩的梅西讷山山脊。
英军的第一个目标是夺取伊珀尔以南的梅西讷山山脊,并将其作为进攻比利时沿海的跳板。数月来,英军的工兵部队都在德军的阵地下秘密挖掘隧道,19 条地下隧道内装了数百万磅的炸药。6 月7 日拂晓前,在一阵大规模炮击之后,英军引爆了德军阵地,巨大的爆炸声甚至传到了140 英里(约225.3 公里)以外的伦敦,梅西讷山的山顶瞬间成了一个喷吐火焰的火山口。当进攻部队抵达山顶时,少数侥幸存活的守军早已惊恐万分,再也无力抵抗。
对于梅西讷山山脊的进攻,在战术上十分成功。但当7 月末英军开始主攻后,战事又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噩梦,同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相比甚至更为可怕,更毫无意义。瓢泼的大雨连同双方持续的炮击将战场变为了一片无法通行的沼泽。“10 英尺(约3 米)下的土地都被翻了上来,黏稠得就像粥一样,”英军炮兵指挥官报告,“弹坑中间的土地实在过于泥泞,人很容易就被淤泥吞没……这里之前起码死了上百个德国人,现在他们的尸体又被自己人的炮火从土地里翻了出来。”
1917 年6 月7 日,英军重新夺回后的瓦显蒂村,该村位于伊珀尔附近。
1917 年8 月,在齐膝深的淤泥中,担架员奋力将伤员抬往安全地带。
伤兵深陷沼泽,无法挣脱,只能在一片淤泥中死去。尽管伤亡数字不断上涨,但黑格上将决心继续进攻,毫不顾及已经雨水泛滥的战场,他告诉将领们:“敌军正在溃退……一次成功攻击将会为我们带来决定性的胜利。”
英国军官埃德温·沃恩这样形容他的部队前进时的情景:“我们蹒跚地爬上了大路,炮弹就在我们的身边爆炸。一个人在我面前突然停了下来,我生气地骂了他一句,并用膝盖撞了撞他,他轻声地说道:‘我看不见了,长官。’并把脸转了过来,他的眼睛和鼻子都被炮弹碎片给炸飞了。我说道:‘天呐,对不起,孩子,继续前进吧,’然后留下他一个人在黑暗中跌跌撞撞。”
“黑暗中,伤兵的呻吟和哀号从四面八方的弹坑里响起,声音微弱,经久不息,还有痛苦的抽泣声和绝望的尖叫声。可以想见,这是多么恐怖的一幅情景,众多身受重伤的人为了寻求掩护,爬到了新的弹坑中,如今大雨让弹坑中的水不断上涨,这些人却已经没有力气动弹,只能慢慢淹死。这些已经残废的人就待在那儿,他们本相信战友能够找到自己,但最后也只能在一片漆黑中慢慢死去,身旁只有死尸相伴,而我们对此却无能为力。”
一对法国老夫妇找到了他们之前的家,现在只剩下了一片废墟。
在两天两夜的激战后,沃恩的部队撤了下来,他带领幸存的部队回到了后方。第二天早上,沃恩重新集合了他的部队,“我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吃早饭的只剩下四小队全身泥污、胡子拉碴的士兵,军需官中士正在问他们哪些战友已经阵亡或者受伤。名单惨不忍睹,我们本有90 人的小队现在只剩下了15 个人。”
黑格上将命令他英勇的部队在帕斯尚尔的断壁残垣中一直战斗,直到1917 年11 月10 日,加拿大军队最终占领该地。至此,英军以伤亡24 万人,其中7 万人阵亡的代价,在法兰德斯地区的淤泥地上前进了5 英里(约8 公里)。
次年3 月,帕斯尚尔再度失守,直到1918 年夏季,协约国联军才重新收复该地。
至1917 年,协约国对于德国港口的封锁已在德国境内造成了日益严重的食物短缺。图中,在柏林郊区的士兵们挤在一起,等待移动火炉旁的女人分发食物。
【注释】
[1]哗(huá)变:指(军队)突然叛变。
[2]成建制,军事术语,即整个班、整个排,整个连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