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新加坡潮州工夫茶,以两批人最具有代表性。第一种是茶商或茶艺界人士,如百年老茶行的第四代传人白进火;新加坡茶馆的蔡友潮;茶渊茶馆的江志平等。由于行业的接触,加上维护传统茶文化的信念,他们对潮州工夫茶有深入的研究,能以娴熟的手法演绎一套近廿式的潮州工夫茶泡法。
江志平泡潮州工夫茶时,将潮州红泥炉放在离茶桌七步之遥,这一步骤在梁实秋写的《喝茶》“潮州工夫茶”一文中就有提到:他到一位潮州富商家喝茶,炉火与茶具相隔七步,沸水之温度方合标准。
蔡友潮先生亲自示范潮州工夫茶的泡法。首先他取出珍藏的武夷岩茶“铁罗汉”,将茶叶置于干燥的横把紫砂壶内,放在酒精炉上,小火烤约30秒钟以提香,让茶叶的精华在温热中开始释放出来。第二个步骤是将茶叶置于一张约20cm的四方形白纸,区分茶叶的粗细,再慢慢将茶叶置入一个四杯紫砂壶,粗的茶叶放在靠在壶嘴和底部,中层放茶末,上层放中粗茶叶,中间用手指戳开茶叶,形成一个小空间。第三个步骤,矿泉水流过蔡先生特制的磁铁倒入大陶壶中,等水滚至起鱼眼大小的气泡,提起大陶壶,沸水沿着小紫砂壶的边缘慢慢冲入。第四个步骤,茶水舍去,当温壶、洗茶、洗杯,洗杯沿用潮州人的滚杯法,利用大拇指与食指在热水或热茶中滚动横放的小瓷杯。第五个步骤,第一遍奉客的茶汤舍去头,就是舍去先倒出的茶汤,第二遍的茶汤取头舍尾,第三遍的茶汤取中间段。
蔡先生是潮州人,长年与茶为伍。他总结喝茶的经验是:三根手指、两个小时、一生一世。茶的行内人士或品茶高手,唯美地将潮州工夫茶的古老泡饮方式重新演绎,强化了传统潮州工夫茶的雅文化层次,古人尤其是文人视品茶为一项高雅的活动。(www.daowen.com)
第二种代表性人物是真正喝潮州茶长大,现在已是中老年的茶痴,只要到潮州餐馆、肉骨茶店就会遇到这些人。洪少民先生是最典型的其中一位,他今年七十多岁,是船务公司的老板,他一星期有六天早上光顾新加坡河边的双喜肉骨茶店(星期一没有营业),双喜肉骨茶店几经搬迁已经营超过半个世纪。儿时洪先生随祖父来,风雨不改数十年如一日。早晨的新加坡河边凉风习习,这一天洪先生和一位朋友对坐,长桌边上摆着一个小煤气炉,炉上的铁壶冒着热气,一个盖碗、三个小杯,还有一个铁的水盂,当然桌上还有一锅热腾腾的肉骨茶。他盛情地请我喝他泡的大红袍,三次冲泡之后,他从专门装着茶叶的袋子又掏出了昂贵的陈年普洱茶,边谈话边从容不迫地继续泡茶。爱喝茶的人一般性格爽朗、慷慨、富有人情味,乐意与人分享好茶。
洪先生说从前的潮州阿爷(财主)有钱又有闲,喝茶极为讲究,地方要优雅清静,泡茶前要先洗手、漱口。不管多贵的茶,一壶茶叶只冲三遍便丢弃,如命根子的紫砂壶决不让人随意触摸。他说卖茶的人俗称“乌面贼”,是看茶客的身份而卖茶,有些豪客是不贵不买。那个年代喝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以洪少民先生为例的潮州嗜茶者,在日常生活中同时享受潮州工夫茶与美食,二合为一,平民化的饮食体现了潮州工夫茶接地气的俗文化层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